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固态胺二氧化碳去除系统中反应罐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8-02-27 19:11

  本文关键词: 密闭生态系统 固态胺吸收 水蒸气吸收 反应罐 设计 二氧化碳浓度 出处:《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设计一种能满足长期载人航天器内固态胺吸附 /水蒸气解吸CO2 控制系统要求的反应罐。方法根据系统要求及固态胺本身特性 ,解决如下关键问题 :( 1 )额定的阻力损失需要减少床高与吸附、浓缩需要增加床高的问题 ;( 2 )有限的解吸热量与一定解吸温度保持的问题 ;( 3)微重力下如何适应固态胺的膨胀与收缩的问题。结果成功地实现了CO2 的吸附、解吸及浓缩 ,系统可控制座舱CO2 浓度在0 .5%以下 ,浓缩的CO2 浓度 95% ,可直接进入CO2 还原系统 ,系统阻力低于 1 60mmH2 O ,解吸能耗降到 650W以下。结论设计的反应罐能满足微重力条件下固态胺二氧化碳去除系统的要求。
[Abstract]:Aim to design a reaction tank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O2 control system for solid amine adsorption / steam desorption in long-term manned spacecraf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lid amine itself, To solve the following key problem: (1) rated resistance losses need to be reduced in bed height and adsorption, The problem of how to adapt to th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solid amines under microgravity is a problem of increasing the bed height (2) the limited desorption heat and the retention of a certain desorption temperature. Desorption and concentration, the system can control cabin CO2 concentration below 0.5%, concentrated CO2 concentration 95%, can directly enter the CO2 reduction system, the system resistance is less than 1 60mm H 2O, The desorption energy consumption was reduced to less than 650 W. Conclusion the designed reactor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lid amine-carbon dioxide removal system under microgravity.
【作者单位】: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分类号】:R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抗寒,陆熙瑜,艾尚坤,刘成良;固态胺二氧化碳控制系统中的CO_2浓缩技术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林芳;马磊;王爱琴;刘茜;张涛;;氨基硅烷修饰的SBA-15用于CO_2的吸附[J];催化学报;2007年09期

2 骆培成,焦真,张志炳;填料塔中碳酸钾/哌嗪混合吸收液脱除CO_2的体积传质系数[J];化工学报;2005年01期

3 郑东欢;李玉文;陈兆波;李永峰;;水下航行器舱室内CO_2的去除及O_2再生工艺系统设计[J];环境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4 周抗寒,傅岚,韩永强,李俊荣;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研究及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S1期

5 王康;高峰;;载人航天器环控生保系统50年研制回顾与展望[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6期

6 陈兆文;管迎梅;张强;;潜艇舱室固态胺CO_2清除技术的基础理论分析[J];舰船防化;2007年01期

7 陈兆文;黄华尧;范海明;管迎梅;;潜艇舱室固态胺CO_2清除技术的动力学分析[J];舰船防化;2007年05期

8 陈兆文;徐文国;管迎梅;张强;;潜艇舱室固态胺CO_2清除技术的基础理论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06年04期

9 陈兆文;徐文国;管迎梅;张强;;潜艇舱室固态胺CO_2清除技术的化学热力学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06年06期

10 陈兆文;徐文国;黄华尧;管迎梅;;潜艇舱室固态胺CO_2清除技术的动力学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向华;小型空间站热管理系统动态仿真与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2 杨胥微;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及其在几种酸碱材料研究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东欢;水下航行器中废气处理及再生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毛婷;乘员舱固态胺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何平;多胺基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对CO_2吸附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双生,侯文华,艾为党,王普秀;微生物处理废物实验装置的研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5期

2 尹衍升,张金升,张银燕,马来鹏,庞来学;纳米磁流体密封结构的设计和制造[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3 张绍南,李向明;变形保持架的设计[J];轴承;1987年01期

4 郑钧华;离心式机油滤清器的设计及其临界转速的确定[J];内燃机工程;1987年03期

5 赵敬亭;双吸式离心泵的固液两相流设计探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5期

6 连冠群;圆锥内圈毛坯一次加热两工步挤压工艺[J];轴承;1990年02期

7 李玉佩,王振锁,何益洲;精铸钛合金后封头设计[J];推进技术;1990年02期

8 王乐勤,张景铎,黄载生,郑津洋,邵东华;往复真空泵气阀的设计与计算[J];真空;1991年05期

9 陈勤;工程设计问题求解的2+3模型及其分形性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10 张采来,夏人伟;结构优化专家系统ESSO[J];航空学报;199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祥金;沈娜;;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主动变阻尼减振控制系统设计[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郭满良;刘琼祥;刘臣;张建军;;折面空间网格结构设计概念[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金枝;邹春芽;何广民;李春祥;;应用Visual Basic开发深基坑支护工程数据库的几个问题[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4 王跃;;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概要[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发电单位会员“节水与环境保护”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龚洵迪;田自祥;王雪红;;联合收割机的危险分析与安全标志设计[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唐秋利;;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厚升;李建斌;任丽;;丹江口水电厂150MW发电机增容改造的设计[A];全国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书剑;萧泽新;;指纹图像采集光学系统的设计[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晓林;冯宝富;王伟青;;基于LabVIEW7.1的虚拟信号发生器设计[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午生;辛建卉;蒋爱兵;;郑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欣信VS靳埭强 潘欣信VS林家阳;企业形象·广告个性与设计[N];美术报;2002年

2 张苗;申奥海报设计谈[N];美术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李廉;主办者节后谈节[N];中华建筑报;2002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楚海虹 张景铁;设计西气东输蓝图[N];中国石油报;2002年

5 中国包协理事、设计委员会副主任 曹铭勋;美的历程[N];中国包装报;2001年

6 ;设计的盛会(第29版)[N];美术报;2001年

7 记者 岳双才 秦英;承揽工程设计大幅增加[N];中国石油报;2002年

8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曹远征;国有股减持推出之前话设计[N];中国信息报;2001年

9 付颖;潜心设计 抬头创新[N];中华建筑报;2002年

10 ;从设计视角透视酒店的生命[N];中国旅游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宝义;地下穿孔液压冲击器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3 陈仲;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实用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勇;场路结合并考虑耦合的磁力机械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关荣锋;MEMS器件设计、封装工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宏伟;大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马士国;环境规制机制的设计与实施效应[D];复旦大学;2007年

8 刘树林;本质安全开关变换器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淑梅;黑龙江垦区森林病虫害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10 李延锋;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智君;自吸泵水力设计与自吸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宋智勇;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计费式商务写字楼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魏琴;基于战略管理的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薛枝梅;基于积件思想的初中数学教学资源设计[D];河北大学;2005年

5 刘鹏飞;基于GIS的开封市旅游信息系统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吕天娥;竹材集成材家具的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勇升;XX航空公司薪酬体系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静;化工行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胡桂芳;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林U,

本文编号:1543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543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1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