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期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延胡索乙素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5年
中药分期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的临床观察
朱玲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方疏肝调血汤联合祛瘀止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的临床疗效,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门诊最终共收集60例确诊为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患者的完整病例,其中治疗组30例,予中药疏肝调血汤非经期内服、祛瘀止血汤经期内服;对照组30例,予黄体酮胶囊内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分别于服药前、服药的第3个月的月经期第3天早晨空腹、静息状态下抽前臂静脉血和做妇产科彩超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E2、P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疏肝调血汤联合祛瘀止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愈显率为70.00%;黄体酮胶囊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愈显率为26.67%。两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3.33%,愈显率分别为80.00%和2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愈显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两组中医主症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53.33%,愈显率分别为66.67%和30.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愈显率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平均积分值、主症积分值比较:治疗3月、停药3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症状平均积分值下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组间比较,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3月,两组中医症状平均积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与治疗3月积分值相比,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3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月经期长、经血紫暗有块、经前乳胀三个中医主症积分值下降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月经期长症状积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余主症积分值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3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月经期长、经血紫暗有块、经前乳胀三个中医主症积分值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两组组间比较,三个主症积分值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3月与治疗3月比较,治疗组三个主症积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积分值有所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两组治疗前后经期天数及BBT高温相持续时间比较:治疗3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经期天数均有明显缩短(P0.01);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3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经期天数亦均有明显缩短(P0.01);两组组间比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3月与治疗3月相比,治疗组经期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经期天数有所回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3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BBT高温相持续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1);两组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3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BBT高温相持续时间亦均有明显缩短(P0.01);两组组间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3月与治疗3月相比,治疗组BBT高温相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BBT高温相持续时间有所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4.两组治疗前后月经第3天血清E2、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值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变薄(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调血汤联合祛瘀止血汤对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中医证候,停药后疗效稳定。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HPOA)的功能,健全卵巢黄体功能,促使黄体按时萎缩,使子宫内膜及时脱落而缩短经期,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71.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志坚;高丽萍;;自拟止血汤治疗月经经期延长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1期
2 汪电雷;陈卫东;徐先祥;;茯苓总三萜的抗炎作用研究[J];安徽医药;2009年09期
3 刘爱敏,武海军,杨玉梅;丹皮酚的镇痛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吴旭,王武军;蜕皮甾酮对亚砷酸钠致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5 杨萍;郭彤;罗利琼;;丹皮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崔广智;;芍药苷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年04期
7 周霞;王兴文;;祛瘀止血胶囊治疗经期延长95例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2年09期
8 王孜涵;王靖博;张晓丹;;张晓丹教授治疗血瘀型经期延长经验[J];光明中医;2012年11期
9 卢苏;夏桂成治疗经期延长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1年12期
10 陈忠伦;段劲峰;吴孝萍;唐宇凤;苏牟萧;李作孝;肖顺汉;;三七通舒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凌;同基源赤芍、白芍的药学及主要药效学对比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杨娟;延胡索乙素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世华;;中医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71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2 李峰;刘延吉;宗绪岩;于瑞洪;祝寰宇;;草本刺嫩芽根多糖脱蛋白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3 申利红;王胜利;;益母草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4 张先淑;胡先明;;茯苓三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5 李景辉;陈才法;李雯雯;;蒲黄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6 王庆奎;赵海运;吕志敏;陈成勋;邢克智;;口服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7 夏勤;郑雪平;张兴德;周玲玲;;清凉巴布剂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J];安徽医药;2010年03期
8 陈文实;张锋;李仁柱;;益气活血汤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9 刘文婷;何聪芬;董银卯;;抑制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生物学机理及相关中草药[J];北方园艺;2011年01期
10 宁永滨;;益气活血温阳通痹法治疗胸痹临床体会[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宁;;茯苓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杜业勤;王庆全;哈木拉提·吾甫尔;;中药内服方治疗癌性疼痛用药规律分析[A];第六届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0年
3 巴德玛;张兴夫;敖长金;;沙葱多糖对肉羊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A];2010植物提取物与营养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邱峰;郑姣妮;龙潇鸿;邱宗荫;;蜕皮甾酮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摄取、跨膜转运及外排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5 雷高明;;柴胡及柴胡口服液的质量分析概况[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廖梅;杨忠诚;孙鹃;毛凤显;龚俞;汤德元;卢源;李翼;罗伟;;补肾生精散对种公牛精液品质和血浆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A];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司远萍;;复方益母草膏治疗药源性闭经的临床应用[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向少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47例临床观察[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陈秋帆;;脐疗的临床应用概况[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陈波;杜艳芳;;多向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惠;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月杰;刺参岩藻多糖对神经干/前体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罗云波;白术茯苓汤调控脾虚大鼠血管活性肠肽的物质基础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纯菁;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万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活性氧的关系及中药骨康的抗氧化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马金;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运动训练对慢性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及左室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毛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证候规律及治疗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于征;健脾运湿法对单纯性肥胖糖调节受损脾虚不运证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抵抗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张登山;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抗炎抗氧化及细胞凋亡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刘培;四物汤类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争;加味小青龙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外寒内饮证的临床疗效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高渐联;益母草总碱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的作用及机理探讨[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3 王玉喜;木防已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王艳宏;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杨柳;加味异功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靳艳江;黄连温胆汤加减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罗金国;清热利湿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刘艳春;中西药结合治疗肾阴虚型经期延长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程堃;理冲生髓饮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苑志慧;香灵乳康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肾虚、痰凝血瘀证)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代银,刘青云,戴敏,訾晓梅,徐先祥;荫风轮总苷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安徽医药;2005年06期
2 龙子江;李中南;宿秀兰;王钦茂;;白芍活血化淤作用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3 杨耀芳,王钦茂,樊彦,边晓松,高志荣,徐志辉;白芍总甙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4 徐红梅,刘青云,戴敏,彭代银,訾晓梅;赤芍总甙抗血栓作用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伍章保;王汀;刘青云;陈礼明;;赤芍总苷抗凝血作用机制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李在留;李凤兰;郑永唐;邹坤;张兴杰;汪植;;文冠果种皮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抗HIV-1活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 金德山,王达平,张成梅,王与章,刘正宏,刘鲜丽;水蛭粉治疗高脂血症15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1989年01期
8 陈锐,郑奕化;中药痛经灵合剂的药理研究[J];北京中医;1999年01期
9 林英光,姚煜东;牡丹皮超临界萃取及其萃取物的应用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2年05期
10 赵小贞,徐剑文,陈春鹏,王玮,康仲涵;黄精口服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远志;川西地区芍药资源与品质评价[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青媛;王惠成;;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变化[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年05期
2 全顺球;;参芎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肺心病心衰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07期
3 王昕耀;治气滞血瘀型睾丸肿痛方[J];新中医;1985年02期
4 包文胜;香灵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病43例[J];河南医药信息;1997年02期
5 王东;;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04期
6 刘菁;刘光瑶;;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80例临床分析[J];四川中医;2008年01期
7 范新霞;;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痰浊壅塞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31例[J];河南中医;2012年09期
8 杨永晖;孙奎;苏国宏;周忠良;;隔三七饼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1期
9 杨大赋;杨颖;沈元良;诸伯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年09期
10 邱财荣;张琰;刘锋;徐立清;陈崇尚;;玄归止痛滴丸治疗100例气滞血瘀型胃痛的疗效观察[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瑞生;宗序华;李小刚;;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气滞血瘀型)的辨证施治[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李力强;黄胜英;宾建平;翟洪;;鳖甲消症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陈用军;石年;王建;倪浩;;增色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临床及试验研究[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杨洪英;徐春燕;周顺文;段明;程韵洲;;浅谈胃康胶囊和胆胃康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食道炎[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延;李策;;降脂复肝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邓倩萍;邬志雄;;穴位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32例临床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温冬艳;;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50例[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今报;[N];民族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士萱;针灸加药物治疗气滞血瘀型肥胖症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艳;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李先兰;浅针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朱玲;中药分期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的临床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周瑞;中药多途径给药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及相关性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吕娜;疏肝化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金梦雪;健肝消脂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气滞血瘀型)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3年
7 李馨;中药“耳聋Ⅱ号”治疗耳聋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冯擎;通任种子汤为主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齐婧;心痛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董益;逍遥舒坤汤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延胡索乙素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4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6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