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模拟失重对成体侧脑室下区OX42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29 14:53

  本文选题:模拟失重 切入点:尾部悬吊 出处:《神经解剖学杂志》2008年03期


【摘要】:为了观察大鼠模拟失重后侧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OX42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雄性SD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将20只大鼠分为4组:即模拟失重2周组(TS2W),模拟失重4周组(TS4W)和相应的正常对照(CON2W和CON4W)2组。用特异性标记小胶质细胞的OX42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察大鼠模拟失重后OX42阳性细胞在SVZ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显示:TS2W和TS4W组侧脑室下区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数显著增多,并呈显著活化状态,表现为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本研究结果提示小胶质细胞可能参与失重的病理生理过程。
[Abstract]:In order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SVZOX42 positive cells in subventricular subventricular area after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in rats, a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tail suspension in male SD ra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ody weight pairing, 20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group (2 weeks),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group (4 weeks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CON2W and CON4W)2 groups). Immunohistochemical ABC staining was performed with specific OX42 antibody labeled microglia. The morphologic and quantitative changes of OX42 positive cells in SVZ were observed after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in ra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OX42 positive microglia in the subventricular region of the rats in the TS4W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OX42 positive microglial cells in the subventricular region of the rats was significantly activated.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microglia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of weightlessness.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临床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临床教研室
【分类号】:R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承珉,张汝果,付宏伟;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4期

2 毛秦雯,张立藩,张乐宁,马进;模拟失重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壁超微结构的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琦;高云芳;樊小力;;尾部悬吊对达乌尔黄鼠比目鱼肌形态及mATP酶活性的影响[J];动物学报;2007年01期

2 曹新生,张乐宁,吴兴裕,张立藩,吴燕红,郝卫亚;间断性头高位45°对抗措施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3 高蓓,兰莉,饶志仁;脂多糖诱导大鼠延髓神经元FOS和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水平的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4 孙会品,孙喜庆,王冰,姚永杰,耿捷,石菲;间断性头高位45°对模拟失重兔颈静脉及肠系膜静脉顺应性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马进,陈杰,,丁兆平,张立藩;模拟失重九十天对大鼠长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6 余志斌,张立藩;模拟失重大鼠裸露心肌纤维的张力-pCa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7 谭雄进,孙永建,王前,郑磊;模拟失重对不同发育阶段大鼠骨代谢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8 周继斌,樊小力,吴苏娣,许临平;模拟失重对大鼠比目鱼肌肌重和形态结构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1999年02期

9 张汝果,王承珉,付宏伟;模拟失重条件下高浓度氧对大鼠肺脏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4期

10 余志斌,张立藩;失重/模拟失重对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乐宁;模拟失重下脑血管的适应性变化及间断性重力作用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孟庆军;模拟失重下血管分化性改变的局部调节机制—L-RAS与收缩蛋白[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罗冬梅;运动对大鼠长骨发育作用机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付兆君;短、中期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钾与钙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暴军香;模拟失重大鼠血管、心肌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周立霞;大鼠脑胶质瘤伽玛刀治疗的疗效观察及穹隆下器的变化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7 孙标;不同生理系统对间断性人工重力反应性差异问题的地面模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马进;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9 毛秦雯;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结构及其神经支配的可塑性变化[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10 鲍岚;神经肽Y的Y_1受体在心脏和血管中的定位及在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中的分布[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标;间断性人工重力以抗失重对骨骼肌与心肌不良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陈秉耀;成年大鼠脊髓不全横断后的自发运动功能恢复及脊髓全横断模型的建立[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袁林天;模拟失重大鼠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的变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4 王俊锋;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5 付崇建;模拟失重条件下对骨髓体外成骨能力及承重骨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6 邱勇;直线加速器半脑照射后大鼠脑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早期反应—Fos和S-100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7 岳勇;模拟失重条件下家兔股静脉顺应性变化及其相关组织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高放;萎缩骨骼肌强直收缩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机理[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王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模拟失重大鼠脂质代谢和骨代谢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10 冯汉忠;去负荷比目鱼肌膜离子通道的变化及其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乐宁,马进,张立藩;模拟失重引起的大鼠基底动脉收缩反应性增强[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1期

2 宋为,蔡英年,邓希贤,龚伊红,董继红;缺氧时肺腺泡内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表型变化[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宪英,潘明达,柏志华,李雨宁,俞正茂,朱应芬,侯晓玲,范乐业;下体负压对家兔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5年01期

2 王向阳;;航宇局打算试验空间站组装设备[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85年05期

3 沈羡云,孙亚志,向求鲁,孟京瑞,徐立华,余和t+,阎晓霞,庄祥昌;卧床前后压力感受性反射机能变化的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7年04期

4 沈羡云,向求鲁,孟京瑞;模拟失重时家兔耳廓微循环的变化[J];空间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5 张其吉 ,魏金河;美国召开首届空间生命科学讨论会[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01期

6 沈羡云,向求鲁,阎晓霞,李树春,孙亚志,孟京瑞;几种应激状态下的脑阻抗图[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02期

7 王金华;苏联航天及模拟失重条件下肌肉变化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02期

8 向求鲁,沈羡云,孟京瑞,刘光远;模拟失重时兔脏器血流量反应特性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1989年02期

9 崔希灵;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举行第十八届学术年会[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9年01期

10 陆军,刘克嘉;模拟失重对人尿皮质醇、17-OHCS及钙离子昼夜节律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燕萍;李庆峰;刘仲昌;徐菊丽;郑海春;张敏;李真;赵东;;模拟失重3周对机体膳食摄入营养状况和头发Zn、Ca、Fe、Cu含量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2 童伯伦;王林杰;古华光;张新颖;;头低位模拟失重对人体姿态平衡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地面模拟失重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4 于志深;沈士良;刘成林;李瑞先;江亚南;刘鼎新;;用~(45)Ca放射自显影术测定模拟失重大鼠恢复期骨盐代谢的初步探讨[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5 沈士良;;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骨形成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6 刘成林;李瑞先;;悬吊模拟失重对大白鼠骨成分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7 熊江辉;李莹辉;杨唐斌;聂捷琳;张德良;赵保路;;一氧化氮对模拟失重下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8 余志斌;张立藩;金建平;;肌钙蛋白的降解调节模拟失重大鼠心肌适应过程[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孙喜庆;Anne Pavy-LeTraon;Claude gharib;;4天头低位卧床对脑血流及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姚永杰;孙喜庆;吴兴裕;郝卫亚;曹新生;姜世忠;;模拟失重致心脑血管功能失调及下体负压对抗作用的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巴黎记者  宋斌;法国完成首例“太空外科手术”[N];光明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徐建东 王静;“新科学宫”:三项东北第一迷少年[N];哈尔滨日报;2006年

3 本报驻法国记者 毛文波;悬浮在空中的手术台[N];科技日报;2006年

4 记者 于莘明;“神七”10月择机实施[N];科技日报;2008年

5 孙彦新;神七10月择机飞天,1名航天员将太空行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闻新芳;“神七”航天员五级筛选两百挑一[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孙欣荣 刘颖 崔宁 刘澜 李家望 翟卫平 陈安波 高阳;为了迈出“神七”的那一步[N];中国航天报;2008年

8 记者 李瑾邋通讯员 王艳梅;“神七”航天员乘组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N];工人日报;2008年

9 记者 任意;神七航天员飞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N];经济日报;2008年

10 曹红艳;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进行在轨训练[N];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乐宁;模拟失重下脑血管的适应性变化及间断性重力作用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张勇;模拟失重环境下BMP-2对成骨细胞诱导作用变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孟庆军;模拟失重下血管分化性改变的局部调节机制—L-RAS与收缩蛋白[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暴军香;模拟失重大鼠血管、心肌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付兆君;短、中期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钾与钙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王冰;模拟失重环境对大鼠骨肉瘤成骨样细胞MAPK信号转导功能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孙标;不同生理系统对间断性人工重力反应性差异问题的地面模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张林;模拟失重加辐射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和太空燮理汤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谢满江;平滑肌离子通道机制在模拟失重致血管适应性变化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郝从均;模拟失重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标;间断性人工重力以抗失重对骨骼肌与心肌不良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袁林天;模拟失重大鼠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的变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王俊锋;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4 付崇建;模拟失重条件下对骨髓体外成骨能力及承重骨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5 谭雄进;模拟微重力对大鼠负重骨骨代谢及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6 岳勇;模拟失重条件下家兔股静脉顺应性变化及其相关组织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高放;萎缩骨骼肌强直收缩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机理[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王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模拟失重大鼠脂质代谢和骨代谢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司建国;模拟失重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10 冯汉忠;去负荷比目鱼肌膜离子通道的变化及其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81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681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5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