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太空环境对甘草生理生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11 04:06

  本文选题:甘草 + 航天 ; 参考:《中国中药杂志》2010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讨太空环境对甘草生理生化诱变作用分析。方法: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甘草,18 d后返回地球(飞行回收舱平均辐射剂量为0.102 m.d-1,飞行远地点距地球350 km,重力为1×10-6m.s-2),搭载种子返回地面后与对照组同时种植于实验田中,对太空搭载后甘草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甘草的蛋白含量以及蛋白电泳进行了考察。结果:甘草经过卫星搭载后,甘草CAT,SOD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明显(P0.05),而且鄂托克前旗比杭锦旗酶活性均高。甘草经过卫星搭载后,甘草蛋白含量有一定程度提高,差异明显(P0.05),同时甘草蛋白电泳也产生了差异,产生了微弱的新的条带。结论:太空环境对甘草蛋白类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变化对于后期选育甘草优良种质奠定基础。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pace environment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utagenesi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Methods: the recoverable satellite was used to carry Glycyrrhiza uralensis back to Earth for 18 days (the average radiation dose of the flight recovery module was 0.102 m.d-1, the apogee was 350km from the Earth, the gravity was 1 脳 10-6 m.s-2.The seeds were returned to the ground and planted in the experimental fiel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The activity of catalase (CAT),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rotein content and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were studied.Results: after carrying Glycyrrhiza uralensis by satellite, the SOD activity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CATO was increased to some extent,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P0.05), and the enzyme activity of Qianqi fla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angjin Banner.The content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protein increased to a certain extent after carried by satellite,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P0.05). At the same time, the electrophoresi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protein also produced the difference, resulting in a weak new band.Conclusion: space environment has some effect on glycyrrhiza protein, and these changes lay a foundation for later breeding of fine liquorice germplasm.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科技大学中药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药材集团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2148,30772732)
【分类号】:R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世恒,祝水金,张雅,王艳芳;航天搭载茄子种子对其SP_1生物学特性和SOD活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4年04期

2 李金国,刘敏,王培生,张健,薛淮,郭亚华;空间条件对番茄诱变作用及遗传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2期

3 高文远,赵淑平,薛岚,肖培根,李向高,祁章年,陈湄,汪恭质;空间条件对红花种子发芽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1997年03期

4 吴岳轩,曾富华;空间飞行对番茄种子活力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8年02期

5 丘明新,刘家琼;我国干旱地区甘草草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J];自然资源学报;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珍,王全德,苑振戈;植物空间环境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2 葛宏华,孙莉宁,张其瑞;家蚕血淋巴蛋白的发育变化和BmLSP的纯化[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孔小卫,李坤,江洪波;二甲亚砜对水稻浸种及苗期的后续效应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叶生梅;多菌联合固态发酵生产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的实验研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叶生梅,王岚岚,欧阳明;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固态发酵初步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6 李卫芳,姚晓群,王忠;小麦Rubisco的纯化、鉴定及其活性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7 王雪峰,沈颂东,迮玉官,杨龙寿,陈天,张锦云;大蒜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8 王侠礼;航天育种的成就与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9 黄磊,吕淑霞,张利,邵立东,张忠泽;航天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10 任国谱,谷文英;谷氨酰胺活性肽营养液对大鼠小肠营养作用的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业先;红壤稻田脲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0年

2 陈明杰;草菇低温应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李宪璀;海藻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机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4 詹亚光;白桦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5 童望宇;人表皮生长因子工艺的应用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6 王俊儒;施氮条件下供水对作物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吕慧平;蝶蛹金小锋卵巢发育和卵黄发生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D];浙江大学;2002年

8 董玉莲;一种海产小杂鱼酶解物生理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与表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9 刘向华;龙须草生物制浆机理研究及工厂化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10 田晶;大豆皂甙的提取、分离及酶解[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晓波;D-核糖生产菌株的发育及其特性研究[D];天津轻工业学院;2000年

2 张锦芳;D-核糖生产菌株的选育——D-葡萄糖脱氢酶与D-核糖产量关系的研究[D];天津轻工业学院;2000年

3 李险峰;猪肾氨基酰化酶纯化及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盖宏伟;几种金属酶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袁静;优良毛头鬼伞的选育及生理特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6 杨宗照;鸭肝炎病毒部分cDNA文库的构建及鸭IgG的特性[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7 谢科;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和巴斯德华赤酵母中的表达[D];广西大学;2001年

8 陈晓波;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微丝的分布格局及其对叶锈菌激发子的反应[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9 陈杰;天然丝素蛋白的酶水解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10 杨彩侠;皖南花猪Est和LDH同工酶及其遗传效应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金国,姜国勇,王培生,张健,蒋兴村;谷子种子经高空气球搭载后的遗传变异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5期

2 李金国,王培生,张健,蒋兴村;中国农作物航空航天诱变育种的进展及其前景[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6期

3 徐建龙,林贻滋,奚永安,蒋兴村,,李金国;高空环境对水稻诱变作用的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3期

4 祁章年,陈湄,李向高,贾向红;卫星舱内粒子注量和剂量的关系[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04期

5 李金国,王培生,张健,王小琴,蒋兴村;空间飞行诱导绿菜花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4期

6 邓立平,郭亚华,张军民,毕宏文,蒋兴村,李金国;空间诱变在甜椒育种中的应用[J];空间科学学报;1996年S1期

7 吴跃进,吴敬德,刘贵富,吴家道,余增亮,邓建国,何建军;离子注入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自由基和SOD酶研究[J];作物学报;1996年03期

8 佘小平,段小磊,薛卫东;预吸胀处理对提高黄瓜种子活力和抗冷能力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4年04期

9 王爱国;罗广华;;植物的超氧物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的定量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四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欢迎您[J];太空探索;2011年08期

2 王民;王啸龙;童欣;郑青山;丁宝财;孟宇;盛平;畅志杰;;载人深空探测的航天生理数据无创检测系统的实现[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7期

3 ;航空 航天[J];全国新书目;2005年01期

4 龙乐豪;刘伟;何巍;;研制重型火箭 支撑航天发展[J];国际太空;2011年08期

5 陈允宗;;联盟号2-1a火箭完成一箭六星发射[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1年04期

6 孙立;;与中国航空市场一起成长[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1年03期

7 天兵;;战术卫星-4:“快速响应航天”计划添新星[J];太空探索;2011年06期

8 葛挺;陆云凤;王文渊;;航天发动机涡轮有限元结构和疲劳分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5期

9 陈允宗;;J-2X发动机首次热试车成功[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1年04期

10 ;航空 航天[J];全国新书目;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勇;李智斌;李果;;现代航天控制工程对控制理论的若干需求[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陈金盾;焦蜀晋;孙海龙;;用增长模型监测航天在研产品的可靠性[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李莹辉;;二十一世纪我国航天基础医学的需求与发展[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徐冰心;岳茂兴;;加强航天辐射防护剂研究[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董永进;乔万里;黄红锦;孟强强;;现代CAD/CAE技术在航天探测器结构设计与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李玉书;田霖;;航天测量雷达[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谢琼;刘志恒;;长期航天中微生物安全监控新技术及再生生保系统中微生物的筛选和利用[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王连馥;闫波;姜正伟;李东君;刘文海;薛峥;刘挺;刘家炜;张海滨;林财威;;航天职工与家属急症患者的全程急救保障657例报告[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绪志;;IP Multicast在航天地面监控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李凤祥;王宪平;;航天无线电测控系统建设与发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编译 杨孝文 任秋凌;国外航天专家竞猜神六真面目[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田兆运;我国航天发射成功率世界先进[N];人民日报;2004年

3 李威 王玫 实习生 刘晓倩 记者 于莘明;航天四院研制出固体火箭发动机[N];科技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朱广菁;“发现”号两度冲出航天灾难阴影[N];大众科技报;2005年

5 记者 姜小伟;航天长峰恢复上市[N];中国航天报;2002年

6 ;世界航天发展史[N];中国矿业报;2001年

7 通讯员 李林;航天研制喜结硕果 运载发射六战六捷[N];陕西日报;2004年

8 新宇;支招航天科普[N];中国航天报;2001年

9 董碧丹;数字航天向我们走来[N];中国航天报;2003年

10 新华社记者 栾海;俄乌航天联手闯市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陶家生;基于模拟实验及计算机仿真的CCD航天相机影像分辨力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李华旺;航天嵌入式现代小卫星软件容错设计及测试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3 王俊;航天光学成像遥感器动态成像质量评价与优化[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4 李强;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庆;航天测试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和配电制式研究与实践[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白洁;航天GPS接收机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4年

3 严由嵘;基于特异航天零件的纤维缠绕线型和建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张新;航天微电子器件单粒子翻转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年

5 刘继锋;几种航天用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定量估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6 叶松林;航天计算机的振动分析与减振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吕丽艳;航天大鼠模型胸腺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8 刘松柏;TT&C侧音测距关键技术研究及FPGA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姜海丽;面向异地协同设计的航天产品开发平台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徐恒;交流伺服控制在转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34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734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0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