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本文关键词: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微生物学通报 Microbiology
tongbao@im.ac.cn
JAN 20, 2009, 36(1): 97~105 ? 2009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专论与综述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侯晓姝 胡宗利 陈国平* 李 勇 王炳琴
李栀恩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重庆 400030)
摘
要: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小分子肽, 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稳定性等特点, 其
本身不易产生耐药性。不仅具有杀菌作用, 还能抑杀真菌、寄生虫、病毒以及肿瘤细胞且对正常 细胞毒性较小。新颖抗生素发现的缺乏, 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 抗菌肽有可能成为一种新 的抗生素替代品。本文介绍了抗菌肽的结构特点、生物活性, 并重点阐述了其抗菌机制及最新临 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 抗菌肽, 抗菌机制, 临床应用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and Therapeutic Use
HOU Xiao-Shu HU Zong-Li CHEN Guo-Ping* LI Yong WANG Bing-Qin LI Zhi-En
(Bioengineering College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Abstract: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 cluster of small peptides secreted by the majority of creature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with activity against a wide range of microorganisms including bacteria, protozoa, yeast, fungi, viruses and even tumor cells. These peptides have some features such as broad spectrum , high efficacy and stability, little drug resistance. A lack of new antibiotics combined with emerging multi-drug resistance issues demands that new antimicrobial strategies be explored for treating these infections.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s might form the foundation for a new class of clinically useful antimicrobials. We review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molecules in construction features and bioactivity, with the focus on the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Keywords: Antibacterial peptides, Mechanism of antibiosis, Clinical application 近年来, 在临床治疗中结构新颖的抗生素发现 匮乏, 在过去的四十几年中仅有 3 类新的抗生素药 出现, lipopeptides, oxazolidinones 和 streptogramins, 且这几种均针对革兰氏阳性细菌 。新的治疗革兰 氏阴性菌抗生素的缺乏导致抗药菌群迅猛发展, 使 某些感染性疾病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 因此新的抗 菌策略问题急待解决。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
[1]
是天然免疫的主要成分, 具有广谱性、高效性、选 择毒性、稳定性及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 自发现 和研究至今被认为是现有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 其 研究及应用已成为生物制药领域中的热点。目前不 同类型的抗菌肽已从各种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植 物、昆虫、两栖类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 和人体中分离出来并得到鉴定。抗菌肽代表了一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600044, No. 30771463); 国家“863”计划项目(No. 2006AA02Z138) * 通讯作者:Tel: 023-65112674; : chenguoping@cqu.edu.cn 收稿日期:2008-06-26; 接受日期:2008-10-15
98
微生物学通报
2009, Vol.36, No.1
新的抗生素替代品, 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有望 成为治疗耐药性抗药细菌的一个方法。本文结合近 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道, 介绍了抗菌肽的结构特 点、生物活性并重点阐述了其抗菌机制及临床应用 情况。
defensins 可以增强或抑制细胞内功能如趋化性、编 程性细胞死亡、基因转录以及细胞因子生产等 [10]。 3) 免疫激活:感染或损伤处所分泌的 Cathelicidins 和 defensins 对效应细胞具有趋化性, 诱导化学激活 素的转录及分泌和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 这些反应 一起则能促进先天的及获得性免疫细胞的补充 [11]。 4) 炎性及免疫抑制:哺乳动物抗菌肽除了具有促炎 性反应外, 也能阻止有害的炎症应答。Cathelicidins 能够抑制致炎细胞因子如 TNF-α 和 IL-6 的相关基因 转录、促炎症反应物质的释放及避免细菌感染后啮 齿类的脓毒症, 还能防止引起阻止损伤和炎症的毒 性组分的产生, 如 PR-39 抑制活性氧簇的生成。5) 免疫增强:抗菌肽可以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的功能 和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作用于先天及获得性免疫 界面 [12]。LL-37 能够诱导初期的单核细胞衍生的树 突状细胞的分化, 增加细胞内吞能力, 调节吞噬细 胞受体的表达和功能, 同时上调 CD86 的表达及增 加 Th1 细胞因子的分泌作用 [13]。
1
抗菌肽结构特点与生物活性
抗菌肽一般由小于 10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存
在很多赖氨酸、精氨酸及大于 30%的疏水性氨基酸, 大多带有一定量的正电荷。抗菌肽的家族成员十分 庞大, 目前已经有超过 900 种的抗菌肽被从各种生 物中分离鉴定出来。由抗菌肽的二级结构可以将其 分为 4 种种类:(1)带有 α 螺旋结构的线性肽如 cecropin A[2]、magainin[3]; (2)β 折叠肽如植物防御素 γ-2-purothionin 、hepcidin ; (3)具有环形结构的肽 如 subtilosin A[6]; (4)线形肽, 该类型抗菌肽通常带 有一个或多个占主导地位的氨基酸, 如从牛的嗜中 性细胞里分离出来的 indolicidin 由 13 个氨基酸残 基组成, 其中就含有 5 个色氨酸 [7]。前 2 种类型是 自然中最常见的抗菌肽类型。还有一些肽并不具有 以上单一的结构或者结构较为新颖, 人类 β defensin 2 既具有α螺旋也有 β 折叠结构 [8]。 从海洋两栖动物 中以螃蟹为食的蛙 Rana cancrivora 皮肤中首次分离 得 到 一 种 抗 菌 肽 cancrin, 氨 基 酸 序 列 为 GSAQPYKQLHKVVNWDPYG, 分析发现其一级结 构与已有的抗菌肽无相似性, 不能简单将其划分为 以上的任何一类抗菌肽 [9] 。除了天然存在的抗菌肽 之外, 还存在着许多人工合成的抗菌肽异构体, 现 在已经有许多专门收录各种抗菌肽的数据库, 如 APD 数 据 库 : , ANTIMIC 数 据 库 : Templar/DB/ANTIMIC/。 抗菌肽的活性与许多因素有关, 包括抗菌肽的 大小、序列、电荷、结构和构象、疏水性及双亲性 等, 其生物功能可以分为几个方面:1) 直接杀菌作 用:抗菌肽除了能杀灭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 菌外, 对病毒、寄生虫、真菌也具有活性。2) 免疫 系统调节物:最近许多研究认为在生理性环境里, 在先天免疫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及上皮细胞)和连接 先天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的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 胞、树状突细胞)中, 抗菌肽激发了一系列与炎症、 先天免疫及获得性免疫有关的生物效应。哺乳动物
[4] [5]
2
抗菌肽抗菌机制
抗菌肽能够选择性抑制细菌生长并杀死细菌,
细菌细胞膜脂质富含像磷脂酰甘油、心肌磷脂或丝 氨酸磷脂之类的磷脂首基而带有负电荷。与之相反, 哺乳动物细胞膜则主要由两性离子磷脂如脑磷酯、 磷酸卵磷酯、鞘磷脂等组成, 此外哺乳动物细胞膜 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成分胆固醇, 可以与抗菌肽相结 合并降低其活性, 因此细胞膜成分的不同是抗菌肽 选择性杀伤细菌的一个主要因素 [14]。 目前多数研究者主要用磷脂膜模型体系来研究 抗菌肽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也有些研究者利用膜 潜在的敏感染料和荧光标记肽段来研究抗菌肽与细 胞的相互作用 [15]。关于抗菌肽的抗菌机制目前还没 有在研究者中达到一致意见, 根据现有的研究报道, 可以大致将其分为 4 个阶段(如图 1 所示):1) 抗菌 肽与细胞膜的初级接触阶段, 2) 抗菌肽阀浓度及构 象变化阶段, 3) 膜透化阶段, 4) 细胞死亡阶段。
2.1
抗菌肽与细胞膜初期接触 关于抗菌肽与细胞膜的初期相互作用目前主要
存在两种说法, 分别是静电相互作用及受体介导的 相互作用。抗菌肽通过静电作用与微生物细胞膜结 合早已被普遍认可, 以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例, 1997 年 Hancock 提出抗菌肽与细胞膜最初结合时, 与
侯晓姝等: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99
图1
Fig. 1
抗菌肽抗菌机制图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LPS 结合的二价阳离子被抗菌肽竞争性代替, 且抗 菌肽与 LPS 的结合能力比阳离子 Ca 和 Mg 的结合 能力高出 3 个数量级
[16] 2+ 2+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 少数抗菌肽是通过受体 介导与细胞膜相结合, 其中研究最多的是 Nisin。 Nisin 能够与细胞壁合成的基本前体 Lipid Ⅱ特异性 结合, 促使革兰氏阳性细菌膜上形成孔洞从而对细 菌有很强的杀伤性。通过高分辨核磁共振分光检定 法(High resolution NMR)研究 nisin 和 Lipid Ⅱ 在 SDS 胶束中的相互作用, 结果认为 nisin 的 N 端首先 结合到 Lipid Ⅱ上, 发生结构重排, 而 nisin 的 C 端 则激活孔洞形成 [18]。另外发现不是所用的天然的 L 型抗菌肽与其 D 型异构体都具有一样的活性 [19], 因 此受体介导的相互作用对某些抗菌肽与微生物表面
。革兰氏阳性细菌缺乏细胞
外膜或者 LPS, 不过其细胞被膜上含有丰富的带负 电 荷 的 磷 壁 酸 和 糖 醛 酸 磷 壁 酸 。 Staphylococcus aureus 含有一种未知的抗菌肽抗性机制, 对防御素 不 敏 感 , Peschel A 等 人 研 究 发 现 其 抗 性 与 基 因 mprF 密切相关, mprF 控制 L-赖氨酸修饰磷脂酰甘 油的过程导致膜表面负电荷的降低, 而 mprF 缺失 的突变株对抗菌肽的敏感性增加 [17]。尽管关于抗菌 肽与细胞膜的静电相互作用在研究者中已达到共识,
100
微生物学通报
2009, Vol.36, No.1
的结合及随后的杀伤活性十分重要。
肽至少是有 22 个氨基酸的 α 螺旋结构的肽, 或者是 有 8 个氨基酸的具有 β 折叠构象的肽 [23]。这个模型 已经提出超过 10 年了, 不过几乎还没有一个十分确 切的证据来证明此机制。 2) “环形孔”(虫孔)模型:“虫孔”模型首先 由 Hara T 等人在研究α螺旋肽 mafainins 和 PGLa 时 提出来, 最近有很多研究支持该模型, 其与“桶板” 模型最主要的不同在于脂类与抗菌肽一起形成跨膜 通道。通过 NMR、荧光淬灭及 CD 等方法证实, 胞 外的抗菌肽在与带电荷及疏水的细菌细胞膜相互作 用时, 形成α螺旋构象 [24]。 结合到细胞膜上的肽的疏 水残基极性头移位造成疏水域的裂口及引起细胞膜 正向弯曲拉伸。裂口与拉伸进一步破坏了膜的完整 性, 当抗菌肽与脂类的比率达到一定临界值时, 抗 菌肽开始垂直定向于细胞膜, 单环开始自我聚集, 形成动态的肽-脂类超分子复合物 [25]。 该环形孔的形 成及易位决定于抗菌肽与脂类的比率, 抗菌肽浓度 太高时由于其正电荷侧链静电排斥作用导致孔稳定 性降低。 有研究报道, 当脂类与 mellitin 的比率达到 50 时, 有直径 2.5 nm~3.0 nm 的孔的形成, 另外当该 比率增加时, 孔的直径随之增加 [20,26]。Magainin 诱 导生成的“虫孔”直径较 大, 内径 大约 为 3.0 nm~ 5.0 nm, 外径则为 7.0 nm~8.4 nm, 每个孔仅有 4~7 个 magainin 单体, 却有约 90 个脂质分子 [27,28]。 3)“毡毯”模型:阳离子抗菌肽平行排列在细 胞壁表面形成类似“毡子”的结构, 与其他模型一样, 阳离子抗菌肽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到细胞膜上, 覆盖 在磷脂双层上, 当抗菌肽密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 细胞膜能量恶化, 完整性丧失, 细胞膜出现显著的 弯曲从而破裂。此模型中阳离子抗菌肽的疏水部分 并 不 插 入 细 胞 膜 , 细 胞 膜 也 并 无 槽 的 形 成 [29] 。 Cecropin P1 以 这 种 机 制 作 用 于 微 生 物 , 通 过 对 cecropin P1 进行极化 ATR-FTIR 光谱学分析发现, 该肽最初定向平行于膜表面, 随着抗菌肽浓度的增 加在膜表面形成了肽单体的浓缩层, 最终导致细胞 膜的破裂 [14]。 4)“凝聚”模型:膜的透化作用对于抗菌肽的 抗菌活性是必要的但还不足以解释其杀菌活性, 某 些抗菌肽如 Gramicidin S 在低于其 MIC 时就能引起 最大程度的膜去极化, 这说明单单细胞膜去极化并 不是微生物死亡的最关键的因素。凝聚模型认为抗 菌肽插入到细胞膜后, 由肽和脂质组成胶束复合物,
2.2
抗菌肽与膜结合之后的主要变化
抗菌肽与细胞膜表面结合之后, 进入第 2 个作
用阶段, 可称之为阈浓度阶段。这个阶段首先包括 了抗菌肽在细胞膜表面的积累, 影响阈浓度的参数 很多, 如抗菌肽浓度、自我聚集的倾向和磷脂膜的 组成成分、流动性、首基的大小等
[20]
。可能影响阀
浓度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许多细菌细胞膜的膜电 位(?ψ), 人们推测?ψ牵动着阳离子肽泳向非极性细 胞膜环境, 并有效地降低了孔洞形成的能量障碍。 一些抗菌肽的活性依赖于相当量的?ψ如 nisin, 当其 N 端的赖氨酸被亮氨酸取代之后, nisin 丧失其电压 依赖性
[21]
。
抗菌肽与细胞膜结合之后发生结构或构象的转 变, α螺旋肽很好地证明了这个说法。研究证明, α螺 旋抗菌肽在水溶液环境中呈无规则构象, 然而与磷 脂双层相结合后则迅速形成严格的两亲性α螺旋构 象。有趣的是, 一些抗菌肽只有与负电荷双分子层 结合时才能完成构象的转变, 如蛙皮肽 PGLa 与由 磷酸卵磷酯和鞘磷脂组成的膜结合时, 显示无规则 构象, 只有与由磷脂酰甘油和脑磷酯组成的膜作用 时, 形成α螺旋构象 [22]。 另有研究认为抗菌肽与细胞 膜结合之后, 抗菌肽之间或抗菌肽与脂质会相互作 用, 可能会形成络合物结构, 不过抗菌肽形成四 级结构的潜力与其自身单体的组成及构象有根本关 系 [14]。 2.3 膜透化机制 关于膜透化作用已经提出了许多机制, 由于微 生物超微结构的差异性, 同种抗菌肽可能通过不同 的抗菌机制作用于不同微生物。抗菌肽也可能用不 同的机制杀死同一个物种, 这决定于一些因素如生 长状态、组织位置、其他免疫机制的存在或缺乏等 等。以下讨论的 4 种机制是目前根据大量的研究得 出的理论, 要指出的是, 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们目 前还没有达到完全的意见一致。 1) “桶板”模型:数量相对较少的阳离子抗菌 肽在电荷的作用下, 结合在细胞膜表面并相互聚合, 肽分子中的疏水面向外朝向细胞膜的酰基链, 而亲 水面形成孔或槽, 形成横跨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离 子通道一旦形成, 外界的水分即可渗入细胞内部, 细胞质也可渗透到外部。由于失去能量, 严重时细 胞膜即会崩解而导致细胞死亡 [21]。形成跨膜的抗菌
侯晓姝等: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101
以凝聚物形式横跨细胞膜, 形成动态的孔, 抗菌肽 透过这种机制也可以进入胞内。与虫孔模型不同, 在此模型中抗菌肽没有特定的取向
[30]
抗菌肽在杀灭一些敏感病菌时效果不如特定的传统 抗生素好, 但其优势之一就是能有效的作用于多重 耐药性菌, 其杀菌作用十分迅速且具有复杂的细菌 胞内作用靶点。 与传统抗生素相比, 抗菌肽具有许多临床应用 的优点 [1]:1) 抗菌肽除了能杀灭细菌、真菌、寄生 虫和病毒之外, 也对癌细胞有一定杀伤作用, 此外 抗菌肽在先天及获得性免疫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 角色; 2) 传统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靶点通常是单一 的个体或者族群(如青霉素结合蛋白、拓扑异构酶 等), 而抗菌肽的作用靶点并不如此特定, 可能存在 多靶点; 3) 在耐药性上, 传统抗生素的抗药性菌产 生频率大约为 10?7 至 10?10, 或者仅仅在亚 MIC 浓 度下几代产生, 而对于抗菌肽来说, 耐药性一般不 能直接产生, 需要在亚 MIC 下诱导许多代后才有耐 药性菌的产生; 4) 抗菌肽由于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其半衰期较传统抗生素要短许多; 5) 抗菌肽可以相 对独立的发挥其抗菌作用, 也可以与其他因子协同 作用, 显示出更高的活性, 抗菌肽之间, 抗菌肽与 传统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 也与乳铁蛋白、溶菌酶 等发生作用以提高活性 [35]。
。
2.4
细胞死亡
仅仅是膜通透性的改变不能完全解释抗菌肽的
强杀菌作用, 细胞膜透化作用和细胞死亡不存在必 然的联系, 某些抗菌肽在最低有效浓度时不会引起 细胞膜的透化但是仍然可以杀死细菌。在细胞死亡 的过程中, 细胞膜的透化作用与细胞内功能的破坏 相比, 对细胞死亡的影响相对较小。许多抗菌肽穿 过细胞膜在细胞内积累并干扰胞内正常功能, 引起 细菌死亡, 因此研究者们认为抗菌肽存在着胞内作 用靶点。胞内杀菌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31]:1) 引起 胞内物质的絮凝反应, 2) 抑制细胞壁生成, 3) 与核 酸物质相结合, 4) 抑制核酸或蛋白质合成, 5) 抑制 酶的活性, 6) 改变细胞膜:抑制隔膜形成。鱼类抗 菌肽 pleurocidin 的衍生物, 在其有效抑菌浓度时可 以抑制 DNA、RNA 的合成而不引起细胞膜的透 化 [32]。两个来源于牛中的抗菌肽 Bac5 和 Bac7, 抑 制 E. coli 和 Klebsiella pneumoniae 中 蛋 白 质 和 RNA 的生成, 并引起 ATP 的下降阻止呼吸作用 [33]。 富组蛋白 Histatins 与真菌细胞膜上的一个受体相结合 后, 进入细胞质诱导正在进行积极呼吸的细胞 ATP 的 大量损失, 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此外还发现 Histatins 可以破坏细胞周期并导致活性氧簇的产生 [34]。 综上所述,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根据其作用细胞 的特异性、抗菌肽自身的浓度、微生物细胞膜的生 物物理性质等不同。与此同时, 在杀灭同一种微生 物时, 抗菌肽可能会运用超过一种机制, 如细胞膜 透化机制与抑制胞内一种或几种重要物质的正常功 能相结合来杀死微生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在研 究中所使用的模拟膜系统、运用的方法、抗菌肽所 处状态的不同, 很可能得出的抗菌机制不同。目前 许多研究者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抗菌肽 作用机理, 以期得到更为可靠的结果。
3.2
抗菌肽临床应用现状
抗菌肽类药物已经开始走入医药市场, 已知的
有两种局部性和两种全身性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肽类 药物, 局部应用的药物包括 polymyxins 和 gramicidin S, 用来治疗由 P. aeruginosa 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引起的感染, 临床证实其安全及有效, 也 没有发现抗药性。 不幸的是 Polymyxins 和 gramicidin S 都具有很大的毒性, 这阻碍了其作为全身用药的 使用。临床上一般将 polymyxins 和 gramicidin S 一 起用于烧伤后皮肤再生、手术伤口灌洗、消化道选 择性去污染、眼部的表面感染及小伤口感染等。后 续很多研究努力降低其毒性, 效果甚微, 却发现了 colistin (polymyxin E1、 E3)的前体 colomycin, 能 E2、 全身性的用于患有纤维囊泡症的病人的肺部感染[36]。 Daptomycin 是 1 种阴离子脂肽, 针对革兰氏阳性菌 有杀菌作用, 2003 年 9 月, FDA 批准其用于并发性的 皮肤感染, 有趣的是其功能依赖于 Ca2+, 在 Ca2+的 存在下 daptomycin 与细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与阳离 子抗菌肽类似 [37]。 Pexiganan 是 magainin2 的 1 种同系物, 具有 22 个氨基酸, 是第 1 个应用于糖尿病并发症 LocilexTM
3
3.1
抗菌肽临床应用
抗菌肽临床应用优点 抗菌肽具有新的抗生素类所需要的很多特性,
它可以作为单独的抗菌剂使用, 也可以与传统的抗 生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为免疫调制剂或中 和内毒素, 因此抗菌肽的临床应用潜力很大。尽管
102
微生物学通报
2009, Vol.36, No.1
局部治疗的抗生素乳膏。1999 年 FDA 因为其效用 与现有的抗生素相比并不显著否决了这项新药, 尽 管在进行 II 期临床试验时, pexiganan 具有良好的疗 效
[38]
于插管相关的感染, 在已完成的 III 期临床试验中, MX-226 降低了 49%的局部导管感染率和 21%的导 管微生物定植, 2005 年 Migenix 和 Cadence Pharmaceuticals 合作启动了证实其抑制局部导管感染效力 的 IIIb 期临床试验。MX-594AN 是 1 种新的用于治 疗座疮的药物, 2003 年Ⅱb 临床试验完成( migenix.com)。除以上介绍的药物外, 还有一些抗 菌肽类药品进入临床或临床前试验状态, 如表 1 所 示 [1,40?42]。
。Iseganan 是猪的内源性抗微生物多肽
protegrin-1 的类似物, Trotti A 等报道 Iseganan 在Ⅲ 期临床试验中没有能够避免或减轻患有头与颈部恶 性肿瘤的病人在接受放射疗法时的口腔黏膜炎及呼 吸器相关性肺炎
[39]
。 目前应用前景很好的有 MX-226
和 MX-594AN 两种抗菌肽类药物。MX-226 主要用
表1
产品 Product Polymixin B-Collstin-Colomycin Daptomycin Cyanovirin-N Pexiganan Iseganan(IB-367, protegrin) Enfuvirtide, T-20 MX-226(CPI-226) PG-1 protegrin MX-594AN Neuprex P113/P113D Hlf1-11 D2A2 SB006 Plectasin IMXC001 lactoferricin-B HB 50 公司 Company RX Generic Drugs Cubist Pharmaceuticals Biosyn Genaera plymouthMeeting Intrabiotics Trimeris Cadencepharm Intrabiotics Migenix Xoma Corp Demegen/Pacgen AM-Pharma Demegen SpiderBiotech Novozymo Inimex Pharmaceuticals AM Helix Biomedix
抗菌肽类药物开发情况
治疗疾病 Applications 用于 G-引起的皮肤感染 用于 G+引起的皮肤感染, 脓毒症 HIV 病毒 应用于糖尿病并发症 LocilexTM 局部治疗 粘膜炎、胆囊纤维化、肺部感染 艾滋病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等引起的腹膜感染 痤疮 脑膜炎 口腔粘膜炎 同种干细胞移植术中细菌和真菌感染 烧伤、感染 G-引起的感染 G-引起的感染 脓毒症 真菌感染 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引起的伤口感染 开发阶段 Phase of clinical trials 已上市 2003 年 9 月 FDA 批准上市 新药审查中 FDA 否决 Ⅲ期失败 Ⅲ期 Ⅲb 期 Ⅲ期 2003 年Ⅱb 完成 Ⅲ期失败 Ⅱb 期 Ⅱ期 Ⅱ期 临床前试验 临床前试验 临床前试验 临床前试验 临床前试验
Table 1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抗菌肽所具有的生物活性特点使之具有更广泛 的用途, 如被用来研究成为化学避孕套以防止性传 播疾病的传播, 也用来作为探针检测细菌或者真菌 类感染。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多向性抗药(MDR) 是许多癌症化学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通常由于 P糖蛋白的过度表达所引起, 研究证实一些抗菌肽通 过触发编程性细胞死亡或形成离子通道对癌细胞具 有细胞毒性且副作用与现有的传统化学治疗药物相 比要小很多, 其中的一些抗菌肽还可以作用于 MDR 癌细胞 [43]。抗菌肽除了能够直接发挥其抗菌作用外,
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施药载体所必须具备的 2 个 条件是:1) 无毒性或低毒性; 2) 具有渗透细胞的能 力。Laszlo Otvos 将昆虫抗菌肽 pyrrochoricin 和其衍 生物作为施药运载工具, 证实 pyrrochoricin 同系物具 有运载抗原依赖性疫苗的潜力 [44]。Magainin 与溶于 50%乙醇的表面活性剂增强剂 N-月桂酰肌氨酸一起可 以破坏皮肤角质层中的脂质结构, 从而增加了 47 倍的 皮肤透过性, 这一结果对穿皮给药法意义重大[45]。 3.3 抗菌肽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生产成本是阻碍抗菌肽大规模临床应用的最
侯晓姝等: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103
首要的问题, 现有的抗菌肽价格大约为 50-400 美元 每克, 这对于大多数人都难以负担, 因此急需建立 商业化生产平台。很多研究者在致力于解决生产成 本的问题, T-20 是一种 HIV 结合抑制肽, 由 Roche 公司第一次采用固相-液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其吨级 生产。合成法生产抗菌肽时, 减少肽的大小十分重 要, 很多药业公司开始寻找更小的抗菌肽。运用基 因工程手段, 在微生物中进行重组表达是减少成本 的 另 一 个 选 择 。 Novozyme 公 司 ()报道其利用真菌表达系统表达了符 合临床给药要求的高产量及高活性 Plectasin, 该表 达系统也已被用来生产其他的蛋白质。Plectasin 是 第一个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真菌防御素, 动物实验 证实了其在治疗细菌性腹膜炎和肺炎的有效性 [46]。 尽管很多抗菌肽在体外试验中表现出了抗菌活 性, 但在生理盐及血清条件下, 其抗菌活性几乎消 失。人 β 防御素在高盐浓度的囊性纤维化支气管肺 液中丧失了其抗 P. aeruginosa 能力, 从而导致致命 的慢性感染
[47]
因素, 如可能存在的毒性问题、对抗菌肽的药效学 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不足等, 不过研究者们都 在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寻找更多的适合 大量生产抗菌肽的体系, 酵母菌、大肠杆菌、植物 等等表达体系都被用来研究其生产能力及活性。而 对天然抗菌肽的结构改造, 除了让其分子更小、活 性更高外, 也减少了对真核生物的毒性及缩小生产 成本。受到瞩目的耐药性问题虽然有研究证实其产 生的可能性, 但都是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 经过很 多代的筛选而出现, 实际应用时相对来讲耐药菌的 产生还是很困难的。总之, 在传统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十分严峻的情况下, 抗菌肽的临床应用潜力很大。
4
结束语
抗菌作为天然免疫分子是许多生物抵御病菌感
染的“化学屏障”, 其有效抵御病毒的历史十分久远, 可能随着生物的进化而进化, 而一些研究也表明在 生物体内存在着抗菌肽的信号通路。因此, 可以认 为抗菌肽是生物体的一个部分, 其在生物体内所具 有的作用可能还有一些有待发现。另外其抗菌机制 不同于传统抗生素, 产生耐药性菌株的可能性大大 降低, 因此有很大的潜力成为传统抗生素的替代品 或辅助治疗品。 抗菌肽应用于临床方面有 2 个途径: 1) 直接作为临床应用药物, 杀死病原体; 2) 利用外 界刺激或者分子调控等方法调节内源性抗菌肽的表 达。前者已经有了许多进展, 尽管到现在为止真正 应用到治疗中的抗菌肽类药物很少, 也存在着一些 问题尚未解决, 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 一些大的制药公司也关注于几种抗菌肽并进行其临 床前及临床研究。对于第 2 种途径, 可能是解决很 多现代医疗难题的更好、更彻底的选择, 其面临的 挑战也更大。目前关于抗菌肽的研究十分多, 包括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抗菌肽基因的调控途径, 分析抗 菌肽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人为改造或合成抗菌肽, 找到合适的生产体系以期得到商业化生产, 抗菌肽 药物的临床研究等等。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 问题将一个个被攻破, 抗菌肽将会越来越多的造福 于人类。
。然而有些肽如 polyphemusins 其活
性对盐浓度不是十分敏感, 可以通过改变抗菌肽的 亲水疏水性、电荷及 α 螺旋度来降低多肽对盐的敏 感性 [48]。 抗菌肽抵御细菌等的感染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其抗菌机制决定了敏感性细菌要产生抗药性的话, 其细胞膜结构必须有很大的改变, 而这种结构改变 极可能对细菌本身有着更大的生命威胁, 因此敏感 细菌的耐药性似乎不太可能。而抗菌肽的多样性、 感染方式的不同及抗菌肽作用机制的差异也预示着 天然的细菌群体产生抗药性的产生十分困难。不过 总存在着一定的病菌, 由于有着十分稳定的细胞膜 结构或功能性特点使之具有天生的耐药性。另 外 Perron GG 等报道, 在实验室中对 Escherichia coli 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进行持续不断的筛选, 经过了 600~700 代后, 22/24 的谱系独立进化出了可 遗传的对阳离子抗菌肽 pexiganan 的耐药性 [49]。这 一研究结果显示, 抗菌肽在临床应用时, 也有可能 导致耐药细菌的产生, 虽然其可能性比传统抗生素 小的多, 但也不得不提醒我们在用抗菌肽进行治疗 时进行严格的调控以避免耐药性的出现。 目前抗菌肽用于临床治疗还存在着其他的制约
参 考 文 献
[1] Marr AK, Gooderham WJ, Hancock RE. Antibacterial
104
微生物学通报
peptides for therapeutic use: obstacles and realistic outlook.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 2006, 6(5): 468?472.
2009, Vol.36, No.1
[15] Powersand JP, Hancock 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ptide structure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Peptides, 2003, 24(11): 1681?1691. [16] Hancock RE, Chapple DS. Peptide antibiotic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9, 43(6): 1317?1323. [17] Peschel A, Jack RW, Otto M, et al. Staphylococcus aureus resistance to human defensins and evasion of neutrophil killing via the novel virulence factor MprF is based on modification of membrane lipids with l-lysine. J Exp Med, 2001, 193(9): 1067?1076. [18] Hsu ST, Breukink E, de Kruijff B, et al. Mapping the targeted membrane pore formation mechanism by solution NMR: the nisin Z and lipid II interaction in SDS micelles. Biochemistry, 2002, 41(24): 7670?7676. [19] Fehlbaum P, Bulet P, Chernysh S, et al. Structure-activity analysis of thanatin, a 21-residue inducible insect defense peptide with sequence homology to frog skin antimicrobial peptid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6, 93(3): 1221?1225. [20] Yang L, Harroun TA, Weiss TM, et al. Barrel-stave model or toroidal model? A case study on melittin pores. Biophys J, 2001, 81(3): 1475?1485. [21] Breukink E, de Kruijff B. The lantibiotic nisin, a special case or not? Biochim Biophys Acta, 1999, 1462(1-2): 223?234. [22] Latal A, Degovics G, Epand RF, et al. Structural aspects of the interaction of peptidyl-glycylleucine-carboxyamide, a highly potent antimicrobial peptide from frog skin, with lipids. Eur J Biochem, 1997, 248(3): 938?946. [23] Lehrer RI, Ganz T. Cathelicidins: a family of endogenous antimicrobial peptides. Curr Opin Hematol, 2002, 9(1): 18?22. [24] Hara T, Mitani Y, Tanaka K, et al. Heterodimer formation between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s magainin 2 and PGLa in lipid bilayers: a cross-linking study. Biochemistry, 2001, 40(41): 12395?12399. [25] Hara T, Kodama H, Kondo M, et al. Effects of peptide dimerization on pore formation: Antiparallel disulfidedimerized magainin 2 analogue. Biopolymers, 2001, 58(4): 437?446. [26] Ladokhin AS, Selsted ME, White S H, et al. Sizing membrane pores in lipid vesicles by leakage of co-encapsulated markers: pore formation by melittin. Biophys J, 1997, 72(4): 1762?1766. [27] Matsuzaki K, Sugishita K, Ishibe N, et al. Relationship of membrane curvature to the formation of pores by magainin 2. Biochemistry, 1998, 37(34): 11856?11863. [28] Matsuzaki K, Sugishita K, Harada M, et al. Interactions of an antimicrobial peptide, magainin 2, with outer and inner membranes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Biochim Biophys Acta, 1997, 1327(1): 119?130.
[2] Holak TA, Engstroem A, Kraulis PJ, et al. The solution conformation of the antibacterial peptide cecropin A: 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dynamical simulated annealing study. Biochemistry, 1988, 27(20): 7620?7629. [3] Zasloff M. Magainins: a clas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Xenopus skin: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active forms, and partial cDNA sequence of a precurso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7, 84(15): 5449?5453. [4] Colilla FJ, Rocher A, Mensez E. Gamma-purothionins: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wo polypeptides of a new family of thionins from wheat endosperm. FEBS Lett, 1990, 270(1-2): 191?194. [5] Douglas SE, Gallant JW, Liebscher RS,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hepcidin-like antimicrobial peptides in bony fish. Dev Comp Immunol, 2003, 27(6-7): 589?601. [6] Lai R, Liu H, Hui Lee W, et al. An anionic antimicrobial peptide from toad Bombina maxima.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2, 295(4): 796?799. [7] Rozek A, Friedrich CL, Hancock RE. Structure of the bovine antimicrobial peptide indolicidin bound to dodecylphosphocholine 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micelles. Biochemistr, 2000, 39(51): 15765?15774. [8] Hoover DM, Rajashankar KR, Blumenthal R, et al. The structure of human Beta-defensin-2 shows evidence of higher-order oligomerization. J Biol Chem, 2000, 275(42): 32911?32918. [9] Lu Y, Ma Y, Wang X, et al. The first antimicrobial peptide from sea amphibian. Mol Immunol, 2008, 45(3): 678?681. [10] Finlay BB, Hancock RE. Can innate immunity be enhanced to treat microbial infections? Nat Rev Microbiol, 2004, 2(6): 497?504. [11] Niyonsaba F, Hirata M, Ogawa H, et al. Epithelial cell-derived antibacterial peptides human beta-defensins and cathelicidin: multifunctional activities on mast cells. Curr Drug Targets Inflamm Allergy, 2003, 2(3): 224?231. [12] Yang D, Biragyn A, Hoover DM, et al. Multiple roles of antimicrobial defensins, cathelicidins and eosinophil-derived neurotoxin in host defense. Annu Rev Immunol, 2004, 22: 181?215. [13] Davidson DJ, Currie AJ, Reid GS, et al. The cationic antimicrobial peptide LL-37 modulates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dendritic cell-induced T cell polarization. J Immunol, 2004, 172: 1146?1156. [14] Yeaman R, Yount NY. Mechanism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action and resistance. Pharmacol Rev, 2003, 55(1): 27?55.
侯晓姝等: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29] Shai Y, Oren Z. From “carpet” mechanism to de-novo designed diastereomeric cell-selective antimicrobial peptides. Peptides, 2001, 22(10): 1629?1641. [30] Jenssen H, Hamill P, Hancock RE. Peptide antimicrobial agents. Clin Microbiol Rev, 2006, 19(3): 491?511. [31] Brogden KA. Antimicrobial peptides: pore formers or metabolic inhibitors in bacteria? Nat Rev Microbiol, 2005, 3(3): 238?250. [32] Patrzykat A, Friedrich CL, Zhang L, et al.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pleurocidin-derived antimicrobial peptides inhibit macromolecular synthesis in Escherichia coli.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2, 46(3): 605?614. [33] Skerlavaj B, Romeo D, Gennaro R. Rapid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and inhibition of vital functions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by bactenecins. Infect Immun, 1990, 58(11): 3724?3730. [34] Kavanagh K, Dowd S. Histatins: antimicrobial peptides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 J Pharm Pharmacol, 2004, 56(3): 285?289. [35] Hancock R E.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cationic peptides. 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 1998, 7(2): 167?174. [36] Ledson MJ, Gallagher MJ, Cowperthwaite C, et al. Four years’ experience of intravenous colomycin in an adult cystic fibrosis unit. Eur Respir J, 1998, 12(3): 592?594. [37] Powers JP, Straus SK, et al. Lipid-specific binding of the calcium-dependent antibiotic daptomycin leads to changes in lipid polymorphism of model membranes. Chem Phys Lipids, 2008, 154(2): 120?128. [38] Lamb HM, Wiseman LR. Pexiganan Acetate. Drugs, 1998, 56(6): 1047?1052. [39] Trotti A, Garden A, Warde P, et al. A multinationa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iseganan HCl oral solution for reducing the severity of oral mucositis in patients receiv-
105
ing radiotherapy for head-and-neck malignancy.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4, 58(3): 674?681. [40] Schr?der JM, Harder J. Antimicrobial peptides in skin disease. Drug Discov Today Ther Strateg, 2006, 1: 93?100. [41] Zhang L, Falla TJ. Antimicrobial peptides: therapeutic potential. 653?663. [42] Giuliani A, Pirri G, Nicoletto S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n overview of a promising class of therapeutics. 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Biology, 2007, 2: 1?33. [43] Kim S, Kim SS, Bang YJ, et al. In vitro activities of native and designed peptide antibiotics against drug sensitive and resistant tumor cell lines. Peptides, 2003, 24(7): 945?953. [44] Otvos L Jr, Cudic M, Chua BY, et al. An insect antibacterial peptide-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 Mol Pharmac, 2004, 1(3): 220?232. [45] Kim YC, Ludovice PJ, Prausnitz MR. Transdermal delivery enhanced by magainin pore-forming peptide. J Control Release, 2007, 122(3): 375?383. [46] Mygind PH, Fischer RL, Schnorr KM, et al. Plectasin is a peptide antibiotic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 from a saprophytic fungus. Nature, 2005, 437(7061): 975?980. [47] Goldman MJ, Anderson GM, Stolzenberg ED, et al. Human beta-defensin-1 is a salt-sensitive antibiotic in lung that is inactivated in cystic fibrosis. Cell, 1997, 88(4): 553?560. [48] Friedrich C, Scott MG, Karunaratne N, et al. Salt-resistant alpha-helical cationic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9, 43(7): 1542?1548. [49] Perron GG, Zasloff M, Bell G. Experimental evolution of resistance to an antimicrobial peptide. Proc Biol Sci. 2006, 273(1583): 251?256.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06, 7(6):
本文关键词: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80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