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肺泡巨噬细胞与全氟异丁烯所致急性肺损伤

发布时间:2018-04-27 01:15

  本文选题:急性肺损伤 + 全氟异丁烯 ; 参考:《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摘要】:目的 全氟异丁烯 (PFIB)是一种具有强大肺杀伤作用、可穿透防毒面具的潜在性化学战剂。其毒性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拟就肺泡巨噬细胞 (AM)在PFIB急性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 ,随机分为 4组 ,即对照组、氯化钆 (GdCl3)组、PFIB组和GdCl3/PFIB组。其中PFIB和GdCl3/PFIB组分别在中毒前4 8h及 2 4h各尾静脉iv 10mg·kg- 1GdCl31次 ,对照与PFIB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之后对照组与GdCl3组进行过滤空气暴露 ,PFIB组与GdCl3/PFIB组进行全身暴露PFIB中毒 ,PFIB中毒剂量为 130mg·m- 3× 5min。分别在中毒结束后 8,12 ,2 4 ,4 8和72h ,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总蛋白含量及肺组织湿 /干重比 ;在中毒结束后 2 4h观察组织及超微病理改变 ;并观察在 190mg·m- 3× 5min中毒剂量下小鼠 7d内的死亡率。结果 预先抑制AM功能可显著降低PFIB中毒小鼠死亡率 (P 0 .0 5 ) ,改善PFIB所致的肺组织及超微病理改变 ;在中毒后 8,12 ,2 4h ,可显著降低BALF中总蛋白含量(与相应时间点的PFIB组比较 ,P 0 .0 5 ) ,明显降低肺湿 /干重比 (其中 8,2 4h与相应时间点的PFIB组比较 ,P 0 .0 1;12h与PFIB组比较 ,P 0 .0 5 )。以上各时点的BALF中总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Abstract]:Objective Perfluoroisobutene perfluorobutene (PFIBB) is a potential chemical warfare agent with powerful pulmonary killing effect and penetrating gas mask. The mechanism of its toxicity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alveolar macrophage (AM) in acute inhalation lung injury (PFIB). Methods male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group, gadolinium chloride GdCl _ 3 group and GdCl3/PFIB group. PFIB and GdCl3/PFIB groups received intravenous 10mg kg-1GdCl31 at 48 h and 24 h before poisoning, respectively. The control group and PFIB group were given the same dose of normal saline. After that, the control group and GdCl3 group were exposed to filtered air exposure. The dose of PFIB poisoning was 130mg m-3 脳 5 min. The contents of total protein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F) and the ratio of wet to dry weight of lung tissue were measured at 8: 12, 24 and 72 hours after poisoning, and the hist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24 hours after poisoning. The mortality of mice was observed within 7 days at the dose of 190mg m-3 脳 5min. Results Pre-inhibition of AM func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PFIB poisoned mice (P 0.05) and improve the lung tissue and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ical changes induced by PFIB. The content of total protein in BALF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0. 05) and the lung wet / dry weight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PFIB group at corresponding time point (824 h vs PFIB group at corresponding time point, P 0. 01 12 h vs PFIB group P 0. 05%). The total protein content in BALF at the above time poi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作者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分类号】:R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敏;陈嘉斌;王和枚;徐进;邵志华;丁日高;黄春倩;张宪成;袁本利;阮金秀;;抑制肺泡巨噬细胞对全氟异丁烯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6年03期

2 唐治华,荣曙,丁树标,岑芳桂;小鼠全氟异丁烯急性中毒后的耐受性及病理学改变[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3 孙晓红,赵建,张天宏,侯廷奎,黄春倩,陈嘉斌,张宪成,丁日高;犬全氟异丁烯吸入性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J];中国职业医学;2004年05期

4 林福生,颜松民,袁小妹,肖虎,连兰芬,李维刚;全氟异丁烯急性吸入毒理研究[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年05期

5 荣曙,唐治华,丁树标;全氟异丁烯中毒耐受小鼠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6 唐治华,荣曙,丁树标;DDRT-PCR法研究小鼠耐受全氟异丁烯中毒的相关基因[J];卫生研究;2005年02期

7 荣曙,唐治华,丁树标;全氟异丁烯中毒耐受小鼠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改变[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8 荣曙,唐治华;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的预防效果[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9 唐治华,荣曙,丁树标;全氟异丁烯中毒耐受小鼠的mRNA差异显示分析[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10 孙晓红,张天宏,张宪成,黄春倩,丁日高;全氟异丁烯中毒对大鼠血气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和枚;丁日高;黄春倩;张宪成;余寿忠;瞿文生;袁本利;阮金秀;;抑制肺泡巨噬细胞对全氟异丁烯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李兴旺;金胜威;张冰;;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在内毒素诱导肺泡巨噬细胞表达明胶酶B中的作用[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蒲静;杨汉春;司兴奎;周双海;郭鑫;;PRRSV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贾浩;徐广贤;王玉炯;;牛结核分枝杆菌溶血磷脂酶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IL-6、NF-κB、[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孙树勋;;咽太对吸入煤尘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影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6 钱小顺;朱庆磊;杨洁;尹彤;丁秀云;王士雯;;老龄对大鼠多器官衰竭模型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王和枚;丁日高;袁本利;阮金秀;;内源性一氧化氮与全氟异丁烯急性吸入性肺损伤[A];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黄翠萍;杨和平;;p38蛋白激酶对脂多糖诱导肺泡巨噬细胞NF-κB活化的调控[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谷振勇;齐风英;左连富;丛斌;;应用FCM测定肺泡巨噬细胞存活率和吞噬功能推断死亡时间的实验研究(文摘)[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磨美兰;杨汉春;郭鑫;陈艳红;查振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的影响[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江;全氟异丁烯“两步”生成六氟丙酮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5年

2 白毅;我国防化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康蓓;尘肺病的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冯燕;由“开胸验肺”想到空气“尘毒”[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5 程书权;旧“曲”新“词”魅力重现[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王智民;防治SARS中药筛选过程全记录[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张德雄;为何人家的孩子不感冒[N];健康报;2003年

8 ;汇学术骄子成果展药苑精英风采[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博士 叶俏;与吸烟相关的间质性肺病[N];保健时报;2009年

10 霍学营 杨惠;免疫抑制的发生机理[N];河南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的防治药物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2 谢志坚;创伤大鼠单核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3 尚利宏;NMDA受体激活对肺泡巨噬细胞分泌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张天宏;清开灵对抗全氟异丁烯吸入肺损伤有效成分追踪及毒理药理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5 孟革;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肺气血屏障损伤规律及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6 孙进;格帕沙星和HSR-903在肺上皮黏液层与肺泡巨噬细胞的分布[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7 张旭晨;地鼠实验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某些发病机理探讨及中药肺舒灵防治作用的观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8 黄亚东;兔不同亚型单核/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9 曹国强;细胞凋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10 曹蕾;发育肺炎症损伤和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天宏;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防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2 梁海龙;无泵型体外膜肺氧合对吸入全氟异丁烯所致ARDS的呼吸辅助[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3 张雁华;活性炭血液灌流对家兔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4 夏长江;中性粒细胞在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5 张剑锋;甘利欣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TNF-α、IL-10、IL-18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6 李宏云;脂多糖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F-κB活化及TNF-α 释放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张文凯;急性肺损伤中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和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崔磊;氯膦酸二钠脂质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D];江苏大学;2009年

9 陈天狮;全氟已烷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10 刘秀娟;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变化及胰岛素治疗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08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808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9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