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对人体立位耐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3 08:35

  本文选题:体位改变 + 立位耐力 ; 参考:《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05期


【摘要】:目的验证反复体位改变训练提高人体立位耐力的有效性 ,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6名被试者经受了为期 1 1d共 9次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利用头高位倾斜检查立位耐力。结果训练后 ,被试者在立位耐力检查中的反应得到改善 ,表现为与训练前相比立位中不良症状明显减轻 (症状得分 4.5 0± 1 .0 5vs .2 .83± 1 .60 ,P 0 .0 5 ) ,心率的增量明显降低 [( 2 9.3± 4.3)bpmvs .( 1 3.5± 7.5 )bpm ,P 0 .0 1 ],平均动脉压的增量明显增加 [( 4 .8± 4.4)mmHgvs.( 9.0± 3.0 )mmHg ,P 0
[Abstract]:Objective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repeated posture change training to improve human orthostatic endurance and to explore its mechanism. Methods six subjects underwent repeated posture change training for 11 days and 9 times. Use head tilt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to check orthostatic endurance. Results after training, the reaction of the subjects in standing endurance examination was improved, which showed that the adverse symptoms in standing position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aining (symptom score 4.50 卤1.0 5vs .2 .83 卤1.60 min. P 0.05). The increment of heart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29.3 卤4.3)bpmvs.). (1.3.5 卤7.5bpm) P 0.01], and the increment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4.8 卤4.4 卤4.4mm Hgvs.9.0 卤3.0hgHg] P 0.
【作者单位】: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载人航天工程项目资助
【分类号】:R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武留信,宋蕾,师绿江,强东昌,郑学文,焦志刚,蒿东献,刘广莉,温静;倾斜试验在飞行员晕厥鉴定中的应用[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斌,由广兴,吴萍,薛月英,刘兴华,宿双宁;提高人体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方法的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S1期

2 武留信,强东昌,师绿江,宋蕾,郑学文,焦志刚,蒿东献,刘广莉;倾斜试验在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选拔中的应用[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延勇;基于无创伤逐拍动脉血压测量技术的倾斜实验系统[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2 杨长斌;推拉效应模拟方法及防护训练方案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武留信,师绿江,郑学文,强东昌,宋蕾,焦志刚,蒿东献,刘广莉,朱力军;分次不同角度头高斜位下心率、血压、心率变异与脑血流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01年04期

2 张五星,詹长录,耿喜臣,颜桂定,陆霞,初旭,于心亚;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的心血管效应[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3 孙喜庆,吴兴裕,张立藩,姜世忠;+G_Z重复暴露致脑损伤及其机理[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4 武留信!100036北京,闫春连;倾斜试验临床应用及评价[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华;;礼炮-6号载人飞行医学研究的初步结果[J];国际太空;1981年09期

2 向求鲁,沈羡云,孟京瑞,刘光远;立位加下身负压耐力与+Gz耐力的关系[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6年03期

3 沈羡云,孙亚志,向求鲁,孟京瑞,徐立华,余和t+,阎晓霞,庄祥昌;卧床前后压力感受性反射机能变化的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7年04期

4 沈羡云,向求鲁,阎晓霞,李树春,孙亚志,孟京瑞;几种应激状态下的脑阻抗图[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02期

5 肖一之,王锴,饶才辉,丁祖清,陈定章;坐位下体负压试验评定立位耐力的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6 沈羡云,向求鲁,孙亚志,孟京瑞,徐立华,阎晓霞,李树春,庄祥昌;立位加下身负压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9年01期

7 李士婉;耐力训练后对下身负压的反射性静脉运动反应[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0年04期

8 沈羡云,李树春,向求鲁,孟京瑞,阎晓霞,孙亚志,徐立华,范亚明,庄祥昌;立位加下身负压时的心血管反应[J];空间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9 沈羡云;模拟微重力期间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性——下身负压在对抗立位性低血压中的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1年02期

10 王静;美国正在设计一种新型的航天飞机乘员使用的抗超重飞行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喜庆;Anne Pavy-LeTraon;Claude gharib;;4天头低位卧床对脑血流及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姚永杰;孙喜庆;吴兴裕;郝卫亚;曹新生;姜世忠;;模拟失重致心脑血管功能失调及下体负压对抗作用的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王宝珍;李勇枝;程张红;刘国印;辛冰牧;;观察中药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瘀”证的防治效果[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张舒;孙喜庆;曹新生;徐志鹏;李军;姚永杰;;人力短臂离心机提高心脏功能训练方案的研究[A];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第七届学术会议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孙喜庆;姜世忠;姚永杰;蒋昌林;吴兴裕;;下体负压对抗失重生理影响的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汪德生;梁文彬;袁明;牛志华;刘朝霞;张淑静;向求鲁;;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抗7d尾部悬吊大鼠心血管脱锻炼效应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姚永杰;岳勇;吴兴裕;孙喜庆;;头低位倾斜模拟失重对家兔股静脉顺应性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孙喜庆;姚永杰;吴兴裕;郝卫亚;;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反应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张立藩;;模拟失重所致大鼠股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与动脉收缩蛋白相关[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张立藩;;模拟失重所致大鼠股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与动脉收缩蛋白相关[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吴川生;从“神五”到“神六”[N];科技日报;2005年

2 记者 廖文根 高峰 刘海燕;神舟六号 航天员恢复工作神清体健 远望号完成测控全部凯旋[N];人民日报;2005年

3 Roy Freeman,M.B.,Ch.B. 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贝兹以色列Deaconess医学中心神经科;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1) 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同欣;立位耐力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岳勇;模拟失重条件下家兔股静脉顺应性变化及其相关组织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孙会品;间断性头高位对模拟失重兔静脉顺应性和组织形态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冯岱雅;失重条件下人体心血管系统反应的仿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7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837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d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