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超负荷训练中抗疲劳防损伤方案及L-系列新药的干预效果评估
本文选题:运动医学 + 特种兵强训 ; 参考:《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6期
【摘要】:目的:观察在特种兵超负荷训练中,采用抗疲劳防损伤方案的效果。方法:以某特种兵参训人员中抽出两个班各10名战士为观察对象,其中一个班作为试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两组训练者均进行同样的训练项目。①对试验组战士每次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即刻使用L-1(专治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药物);下肢浮肿者使用L-2(消肿化瘀的药物);足部合并感染者使用L-3(去腐生肌,可使伤口迅速愈合的抗感染中药);防中暑试验使用了L-4(一种防中暑的药物);治疗眩晕呕吐症状时使用L-5(一种抗眩晕药物)。②对照组的损伤均采用常规药物,没有采用L系列药物。每天给试验组实施“K-系列抗疲劳防损伤方案”,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恢复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nti-fatigue and anti-injury scheme in the overload training of special forces. Methods: ten soldiers from two classes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 one a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ther as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same training item .1 the soldier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1 immediately after each acute closed soft tissue injury; those with lower extremity swelling were treated with L-2 immediately after acute closed soft tissue injury; those with lower extremity edema were treated with L-2 immediately after each acute closed soft tissue injury;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edema were treated with L-2 immediately after acute closed soft tissue injury. Drug therapy; foot infection with L-3 (dehumidifying muscle, Antiseptic herbs for rapid wound healing; anti-heatstroke test using L-4 (an anti-heatstroke drug; L-5 for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and vomiting). No L series of drugs were used. The test group was given "K- series anti-fatigue damage prevention program" every da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recovery.
【作者单位】: 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 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 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
【分类号】:R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门鸿烈;周继坤;丁朝阳;张留宝;;特种兵部队脑力疲劳调查[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3年03期
2 ;医学百科全书《军队卫生学》分卷已交稿[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4年02期
3 颜少明;;随机点密码式立体视觉检查图研制及使用[J];海军医学杂志;1984年04期
4 王喜生;刘继鹏;奚金宝;阎志;谭子登;罗玉云;郭业胜;陈水发;蒋京萍;;评价硫胺素营养状况的生化功能试验 四、改良的E—TKA测定方法的现场应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85年02期
5 ;《军队卫生杂志》1987年征订与征稿启事[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87年01期
6 贻良;;一起吸入铀的严重事故及38年的跟踪研究情况[J];国外核新闻;1987年06期
7 尹昭云,刘昭荣,TB永达;某特种兵作训中疲劳症状学调查和生理功能检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89年01期
8 程素琦,汪济民,吕永达,李文选;特种兵部队作训中疲劳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1年06期
9 杨师;;职业与立体视功能[J];职业与健康;1991年04期
10 雷补团;张云;侯锁柱;王发民;李玉琳;杨新选;;高原寒区部分特种兵营养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解文欣;李桂成;;浅述炮击“紫石英”号事件[A];风卷红旗过大江——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途;体验中国特种部队[N];四川政协报;2000年
2 记者 张咏晴;微生物菌团可分解秸秆[N];文汇报;2000年
3 龚彦成 阳全生;新新特战兵[N];战士报;2000年
4 特约记者 念宏图;可直观中国特种兵绝技[N];中国国防报;2001年
5 解红 编译;俄罗斯的“格鲁乌”特种部队[N];中国国防报;2001年
6 朱慧;中国特种兵[N];中国水利报;2001年
7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严国群;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剖析(下)[N];光明日报;2001年
8 张本奎 邓大军 本报记者 郭建跃;“空中猎手” 羽翼渐丰[N];解放军报;2001年
9 余平 黄薇;载起战场生命之舟[N];中国体育报;2001年
10 陈才胜 赵利民;从美军特种兵“炒股”说起[N];解放军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颜爱武;部队中暑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及信息咨询系统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2 姜巍;元情绪能力训练对特种新兵心理健康影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3 杨扬;特种兵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特点与预防对策[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01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90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