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及IGF-1表达影响的研究
本文选题:肌 + 骨骼 ; 参考:《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09期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对中等负荷耐力训练的适应性变化。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进行上坡跑中等负荷运动,观察不同训练阶段大鼠比目鱼肌的超微结构和IGF1表达的变化。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示大鼠比目鱼肌发生了运动性肌肉损伤,且在第3周时损伤最重,出现骨骼肌结构相对“薄弱期”。同时,肌组织中IGF1水平明显升高。肌组织在损伤后即开始自行修复,运动4周后,Z线异常率和IGF1水平逐渐降低,病理改变逐渐减轻。结论肌肉损伤有一个逐渐加重后经修复逐渐减轻的过程,说明在损伤积累的同时,肌肉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apt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to moderate load endurance training in rats. Methods 40 male Wistar rats were subjected to moderate uphill running and the ultrastructure and IGF1 expression of soleus muscle in different training stag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hist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soleus muscle was damaged by exercise, and at the third week, the injury was the most serious, and the skeletal muscle structure was relatively weak. At the same time, the level of IGF1 in muscle tissu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4 weeks of exercise, the abnormal rate of Z line and the level of IGF1 de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gradually decreased. Conclusion there is a process of muscle injury gradually aggravated and gradually alleviated after repair,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uscle shows good adaptability while the injury accumulates.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解放军第150医院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 解放军第150医院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
【基金】:全军“十五”医药卫生科研指令性课题(编号01L005)
【分类号】:R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林辉,余斌;细胞因子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修复[J];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向峥;孙林辉;余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在运动性肌损伤骨骼肌中的表达[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2 陆彩凤;王维群;戴海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运动[J];四川体育科学;2007年04期
3 郭刚;赵海燕;宋吉锐;;白藜芦醇对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微损伤的修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4期
4 陆彩凤;王维群;李道鸿;戴海滨;;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对大鼠骨骼肌VEGF表达、血管增生和形态学结构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肌细胞的对比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胡波;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镇痛作用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刘向辉;Plyometric练习对骨骼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王维群;低氧、运动对大鼠腓肠肌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白云飞;有氧训练和CPE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早期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吕捷,赵春礼,李玉成,张进禄,徐群渊;成人骨骼肌细胞原代培养[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年01期
2 焦岩涛,王大章,韩文利,胡静;bFGF、IGF-Ⅰ及TGF-β_1对人髁突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3 付小兵,杨银辉,蒋礼先,孙同柱,王亚平,盛志勇;三种骨骼肌纤维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特征[J];中华医学杂志;199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海燕;周龙书;;正常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的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2011年13期
2 蒋健;陈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胃肠道间质瘤[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年07期
3 李玉兰;夏广君;刘洋;杨慧科;范业文;薛萌萌;刘慧冬;;人直肠癌淋巴管超微结构的特征[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金美善;谢伟丽;温广武;王子初;张晓东;;β-SiC纳米线对MC3T3-E1细胞毒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毒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5 李建学;于睿;;金纳多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8期
6 陈杰;彭东;牛松青;王伟;;电子显微镜在人体形态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朱少芳;何援利;付霞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超微结构[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胡海翔;方红;罗少波;董静;魏利召;;微波辐射对雷达操作人员精子头部及尾部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0年09期
9 刘声;杨长福;张明雪;李彦军;;软肝解毒煎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防治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7期
10 李盛华;宋渊;李亚军;;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药防治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丽颖;黄耕培;;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骨生长及血清、骨组织IGF-Ⅰ水平的影响[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江静雯;刘建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与缺血性卒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覃汉荣;黄纯炽;杨冬华;陈新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HBV-DNA整合在肝癌演变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晏勇;张华;孟涛;代政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PC12细胞BACE1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爱青;甘卫华;陈荣华;潘晓勤;费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毕黎琦;孙文铸;郭嘉隆;杜娟;周凤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刘重阳;王军;;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丙型肝炎病毒C基因融合表达蛋白对肝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8 巩芷娟;庞芸;黄淑帧;;克隆牛的心、肝、肺和肾组织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基因表达的分析[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陈红梅;邝建;杨华章;崔炎棠;;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吴云林;万荣;;肝硬化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5年全国胃肠激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定槐;站在先进材料研发前沿[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俊言;15分钟训练 全面又省时[N];上海科技报;2008年
3 记者 钱铮;纳米半导体将成现实?[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张中桥;“薄弱期”训练保护可防运动性肌肉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赵承渊;像阿甘那样去奔跑[N];东方早报;2011年
6 吕斌;运动能有效控制绝经期不适[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王新;在破解“瓶颈”中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N];中国国防报;2008年
8 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 张禹;静止胆结石 肝脏也受损[N];健康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邹丽;湖北体育中考防止“突击”过关[N];中国体育报;2007年
10 李德姣;蒋伯龄;朱元莉;实验研究证实:当归补血汤可抑制RGCs凋亡[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屠形超;独特表型簇状混浊先天性白内障的超微结构和疾病相关候选基因的定位和克隆[D];浙江大学;2005年
2 高克祥;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irale, Stagonospora sp.与病原菌、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陈旭;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异位灶影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4 余江;大型海藻龙须菜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初探[D];暨南大学;2008年
5 董英伟;辣椒辣素镇痛作用及安全性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靳红;兔圆小囊在抗原刺激下脑肠肽类物质及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观察[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舒林华;急性肺损伤幼鼠肺Ⅱ型上皮细胞和SP-A及SP-D变化及地塞米松干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8 张艳杰;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费永俊;狗牙根在护坡植被砼上的形态和光合生理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胡劲涛;氧化损伤在低出生体重仔鼠发生代谢综合征过程中的作用及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东;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IGF-1、IGF-1R、MC和超微结构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2 关禹博;全氟萘烷液在眼内应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曾金;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糖尿病性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4 匡琳;糖尿病大鼠肝细胞、毛细胆管超微结构的改变及PPARgamma激动剂对其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陈智颖;慢肾1号方对小鼠系膜增生性肾炎自由基损伤及免疫病理学等超微结构干预的对照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6 刘玉香;二氧化硫对小鼠几种脏器超微结构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5年
7 刘玉双;中国纹吉丁属Coraebus分类研究(鞘翅目:吉丁科)[D];河北大学;2005年
8 张晓莉;生长激素缺乏儿童血清IGF-1和瘦素水平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陈仕生;电离辐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10 李霞;保加利亚乳杆菌超浓缩培养及生物学变化规律[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13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91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