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去负荷比目鱼肌高频强直收缩疲劳性的动态变化

发布时间:2018-05-20 14:10

  本文选题:失重模拟 +  ; 参考:《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0期


【摘要】:目的 :探讨肌纤维膜离子通道变化对骨骼肌强直收缩疲劳性产生的可能影响 .方法 :采用离体骨骼肌条灌流技术 ,观测模拟失重 1,2和 4wk大鼠比目鱼肌 (SOL)等长收缩的阈刺激电压与高频强直收缩功能的动态变化 .结果 :与同步对照组相比 ,模拟失重 1wk组引起SOL等长收缩的阈刺激电压呈非常显著性增高 (P 0 .0 1) ;2wk组无差别 (P 0 .0 5 ) ;4wk组又出现明显增高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 ,悬吊 1wk大鼠SOL高频强直收缩的最大张力 (Po)降低 32 .8% ,但统计学无差异 (P 0 .0 5 ) ;悬吊 2wk组降低 6 0 .1% (P 0 .0 1) ;4wk进一步降低至 77.6 % (P 0 .0 1) .对照组大鼠SOL的强直收缩张力在第 33s处衰退 18.0 %~ 2 6 .0 % ,而悬吊 1wk组衰退 4 0 .9% (P 0 .0 5 ) ;2wk组衰退 5 1.1% (P 0 .0 1) ;4wk组则衰退 73.1% (P 0 .0 1) .结论 :短期模拟失重即可引起比目鱼肌肌纤维的兴奋性降低 ,同时导致高频强直收缩疲劳性增加 .而去负荷SOL膜离子通道的变化可能是其高频强直收缩疲劳性增加的内在机制之一 .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on channel changes of muscle fiber membrane on the fatigue of skeletal muscle ankylosis. Methods: in vitro skeletal muscle strip perfus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reshold stimulation voltage and high frequency tetanic contraction function of soleus muscle under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1 / 2) and soleus muscle (SOL) in 4wk ra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synchronous control group, the threshold stimulation voltage of SOL induced by SO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1wk group (P 0. 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 0. 0 5)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again in the 4 wk group (P 0. 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maximum tension Poe of SOL was decreased by 32. 8%,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0. 05). In 2wk group, 60. 1% P 0. 01) for 4 wk was further decreased to 77.6% P 0. 01). The contractile tension of SOL in the control group declined from 18.0 to 26. 0% at 33s, while in the suspended 1wk group it declined by 40. 9% or P 0. 05) in the 2 wk group, the depression was 51. 1% P 0. 01) in the 4 wk group, the decline was 73. 1% P 0. 01). Conclusion: short term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can decrease the excitability of soleus muscle fiber and increase the fatigue of high frequency tetanic contraction. The change of deloaded SOL membrane ion channel may be one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s of the increase of high frequency rigidity fatigue.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
【基金】:第四军医大学创新工程项目 (CX0 2A0 0 5) 第四军医大学骨干人才 (2 0 0 4年度 )资助项目
【分类号】:R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放,余志斌,程九华,冯汉忠,张立藩;4周悬吊大鼠比目鱼肌强直收缩力降低及其机理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琦;高云芳;樊小力;;尾部悬吊对达乌尔黄鼠比目鱼肌形态及mATP酶活性的影响[J];动物学报;2007年01期

2 曹新生,张乐宁,吴兴裕,张立藩,吴燕红,郝卫亚;间断性头高位45°对抗措施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3 马进,,陈杰,丁兆平,张立藩;模拟失重九十天对大鼠长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4 余志斌,张立藩;模拟失重大鼠裸露心肌纤维的张力-pCa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5 谭雄进,孙永建,王前,郑磊;模拟失重对不同发育阶段大鼠骨代谢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6 周继斌,樊小力,吴苏娣,许临平;模拟失重对大鼠比目鱼肌肌重和形态结构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1999年02期

7 余志斌,张立藩;失重/模拟失重对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4期

8 吴大蔚,沈羡云,董颀,王圣平,程张红,张淑静;尾部悬吊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4期

9 刘春,张立藩,张乐宁,倪鹤鹦,张远强,孙岚;间断性头高位倾斜对模拟失重大鼠肌萎缩的对抗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6期

10 孙磊,汪德生,任维,向求鲁;尾部悬吊7d大鼠肺动脉反应性的变化(英文)[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军;模拟失重下血管分化性改变的局部调节机制—L-RAS与收缩蛋白[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罗冬梅;运动对大鼠长骨发育作用机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付兆君;短、中期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钾与钙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暴军香;模拟失重大鼠血管、心肌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孙标;不同生理系统对间断性人工重力反应性差异问题的地面模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6 郝从均;模拟失重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马进;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8 毛秦雯;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结构及其神经支配的可塑性变化[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9 鲍岚;神经肽Y的Y_1受体在心脏和血管中的定位及在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中的分布[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10 宿长军;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在正常或模拟失重状态下对血压变化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形态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标;间断性人工重力以抗失重对骨骼肌与心肌不良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陈秉耀;成年大鼠脊髓不全横断后的自发运动功能恢复及脊髓全横断模型的建立[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袁林天;模拟失重大鼠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的变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4 王俊锋;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5 付崇建;模拟失重条件下对骨髓体外成骨能力及承重骨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6 高放;萎缩骨骼肌强直收缩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机理[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王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模拟失重大鼠脂质代谢和骨代谢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冯汉忠;去负荷比目鱼肌膜离子通道的变化及其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9 罗伟;头低位预置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4年

10 徐志鹏;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Gx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汉忠,余志斌,谢满江,孙标,宋华,张立藩;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肌钙蛋白I异构体的转化与睾丸萎缩[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建辉;梁宏;廖苹;马永洁;;共词聚类在失重模拟领域研究热点分析中的应用[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曹中平;韦明;严洪;;模拟失重下基于心音信号的心脏储备测试方法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3 彭远开;费锦学;张宝兰;刘钢;张华;徐国林;;模拟失重对吸4%二氧化碳人体生理反应的影响[A];全国第一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万玉民;秦岭;白延强;邓一兵;谭锦辉;王红晖;凌树宽;李莹辉;陈善广;;阻抗振动对“地星”1号—60d头低位卧床所致骨丢失的对抗作用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专稿 马晓研;印度要建太空司令部[N];世界报;2009年

2 徐军 肖志军 范勤;笑看银河卷星浪 梦圆“飞天”书传奇[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从均;模拟失重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2 王俊锋;模拟失重肺组织蛋白组学变化和药物干预对一氧化氮表达及凋亡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3 李静;模拟失重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异常和红花甙修复效应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会品;间断性头高位对模拟失重兔静脉顺应性和组织形态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李辉;骨骼肌收缩模式对p38/Akt磷酸化水平与疲劳恢复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14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914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c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