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微重力与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肺循环变化

发布时间:2018-05-20 18:31

  本文选题:微重力 + 失重模拟 ; 参考:《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4期


【摘要】:微重力或模拟微重力时体液头向转移 ,首先波及肺循环。肺部血液和体液增加 ,并在肺各部之间存在差异。肺血管充盈、扩张 ,并在模拟微重力动物模型中观察到肺微血管损伤。对肺循环调节功能变化的研究较少 ,作者认为对肺血管反应性的观察将有助于了解肺循环变化的机制。
[Abstract]:When microgravity or simulated microgravity, humoral head to transfer, first spread to the pulmonary circulation. Blood and body fluids in the lungs increase,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lung. Pulmonary vessels were filled and dilated, and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injury was observed in a simulated microgravity animal model.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changes of pulmonary circulation regulation function. The authors think that the observation of pulmonary vascular reactivity will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pulmonary circulation change.
【作者单位】: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分类号】:R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承珉,张汝果,付宏伟;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4期

2 汪德生,向求鲁,沈羡云,孟京瑞,董颀;7天头低位卧床对人体心肺循环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03期

3 张乐宁,马进,张立藩;模拟失重引起的大鼠基底动脉收缩反应性增强[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1期

4 马进,张立藩,杨天德,张乐宁;尾部悬吊及恢复过程中大鼠动脉血管收缩反应的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志;刘长庭;李向红;钟梅;汪德生;袁明;李志利;;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清及肺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07年12期

2 孙会品,孙喜庆,王冰,姚永杰,耿捷,石菲;间断性头高位45°对模拟失重兔颈静脉及肠系膜静脉顺应性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王俊锋;吕萍;刘长庭;郝从均;王德龙;;模拟失重对肺组织iNOS表达的影响及地塞米松的防治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张汝果,王承珉,付宏伟;模拟失重条件下高浓度氧对大鼠肺脏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4期

5 鲁力立,仲崇发,杨静生,陶英,赵国璇;头低位-30°对肺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3期

6 汪德生,任维,向求鲁,孙磊;微重力条件下人体体液调节模型的分析与改进思考[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3期

7 孙磊,汪德生,任维,向求鲁;尾部悬吊7d大鼠肺动脉反应性的变化(英文)[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8 姚永杰,吴兴裕,孙喜庆,王忠波,蒋昌林,姜世忠;21d头低位卧床期间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英文)[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9 张乐宁,程九华,倪鹤鹦,马进,张立藩,吴燕红;间断性-Gx对抗尾部悬吊大鼠脑动脉反应性的效果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4期

10 汪德生,孙磊,任维,董建文,马铁民,向求鲁;尾部悬吊大鼠胸主动脉及肺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付兆君;短、中期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钾与钙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鲍岚;神经肽Y的Y_1受体在心脏和血管中的定位及在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中的分布[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3 郝卫亚;不同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反应的仿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4 李天志;模拟失重对大鼠肺循环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高放;模拟失重致大动脉血管的重塑与局部RAS变化以及-G_X重力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王俊锋;模拟失重肺组织蛋白组学变化和药物干预对一氧化氮表达及凋亡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7 王永春;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8 李成林;模拟失重对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与免疫屏障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9 邹琳;模拟失重所致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俊锋;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2 王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模拟失重大鼠脂质代谢和骨代谢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罗伟;头低位预置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4年

4 耿捷;30d头低位卧床期间体育锻炼对下肢肌肉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5 汤浩;两周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及脑动脉Ca_L电流的变化[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张嘉靖;模拟失重对成年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7 王霆;头低位倾斜训练对射击射箭运动员脑电图影响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穆魁敏,刘秉锟,燕生,穆魁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检测[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2 张立藩;微重力心血管生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05期

3 汪德生;小循环心功能检测法及在航天医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05期

4 张乐宁,马进,张立藩;模拟失重引起的大鼠基底动脉收缩反应性增强[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1期

5 陈杰,马进,丁兆平,张立藩;一种模拟长期失重影响的大鼠尾部悬吊模型[J];空间科学学报;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敏,王亚林,薛淮,张纯花,李社荣,蔡伟明;模拟微重力条件下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5期

2 赵民;微重力与减压病低发病率[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3 蔡哲,张岚,舒峻,左萍萍;空间环境因素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4 吕成道,王汉强,李佛金,程尚模;微重力下两相流动沸腾换热研究──关于地面模拟实验的可行性分析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7期

5 汪德生,任维,向求鲁,孙磊;微重力条件下人体体液调节模型的分析与改进思考[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3期

6 李莹辉;21世纪的航天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S1期

7 潘海林;微重力环境中重力梯度加速度引起的流体晃动运动[J];航天控制;1996年03期

8 姜羲,沈力平,郑传先,曾庆堂,范维澄;微重力下燃烧与航天舱内的防灭火技术[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04期

9 魏龙,王文华,王宝义,巨新,吴忠华,奎热西,李毅军,谈晓臣,马勉军;微重力生长HgCdTe材料的微观缺陷[J];核技术;2000年06期

10 王高鸿,李根保,刘永定,童广辉,刘学明,程尔同;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小型水生闭合生态系统的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桂兰;刘宁;阮继生;黄英;;微重力对链霉菌的生物学效应初探[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曲丽娜;陈海龙;毕蕾;黄增明;李莹辉;;微重力下的氧化应激与药物防护[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闫明勤;王嵩;马海峰;李琼;;腹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4 庄逢源;高振岳;李江;;回转细胞培养反应器模拟微重力的机理探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江国健;张擎雪;庄汉锐;李文兰;;化学炉设计及微重力环境下制备AlN复合材料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胡向阳;崔大勇;方建颖;蔡伟明;汤章城;;人参细胞对模拟微重力环境的反应[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温晓刚;;模拟微重力对石刁柏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汪德生;梁文彬;袁明;牛志华;刘朝霞;张淑静;向求鲁;;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抗7d尾部悬吊大鼠心血管脱锻炼效应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张景锋;郭欣政;李莉;张守全;;模拟微重力对小鼠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赵云山;王常勇;郭希民;段翠密;;用模拟微重力生物反应器构建心肌组织[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节水新武器——微重力滴灌[N];山西科技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颖;血管健康决定你的寿命[N];科技日报;2011年

3 ;利用生长因子,争分夺秒催生新血管[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史志勇;人类为什么要进军太空[N];解放军报;2007年

5 丹彤;揭开“太空诱变”之谜[N];中国航天报;2005年

6 尤为;航天生物走进人类生活[N];中国航天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聂翠蓉;幸运的“神舟”游客:太空种苗[N];科技日报;2002年

8 记者 王敏邋实习生 赵进;太空奇瓜异果将上市民餐桌[N];深圳特区报;2007年

9 田勘;太空美,,却非人类家园[N];中国妇女报;2005年

10 徐彬;我科学家提出全新方案[N];中国矿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伟;Egr-1特异诱骗寡核苷酸调控原代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罗伟;层流剪切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血管来源的初步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康春燕;模拟微重力下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及药物干预[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李彦;模拟微重力环境中IGF-Ⅰ对人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5 查世红;空间机器人六自由度浮游目标捕获功能地面验证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华军益;Wnt信号通路与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刘云龙;空间站舱内流动和传热的地面模拟及数值分析[D];清华大学;1997年

8 任建勋;空间站舱内流动和传热的地面模拟及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1998年

9 姚燕生;三维重力补偿方法与空间浮游目标模拟实验装置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刘t

本文编号:1915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915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