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纱布对海水及自来水浸泡的兔后肢枪伤伤道的治疗作用
本文选题:创伤 + 枪击 ; 参考:《中华外科杂志》2004年06期
【摘要】:目的 观察纳米银纱布对海水及自来水浸泡的兔后肢枪伤伤道的治疗作用。方法 兔双后肢致枪伤后伤道分为 2组。组 1:伤道海水浸泡 5h ;组 2 :伤道自来水浸泡 5h。两组实验侧用纳米银纱布 ,对照侧用凡士林纱布换药治疗。各组均于浸泡后 30min和 1、2、3、4、5h取伤道组织活检 ,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组 1:实验侧较对照侧创周炎出现晚 ,程度轻 ,伤道内干燥 ,分泌物少。平均愈合时间 :实验侧入口 (2 9 4± 6 6 )d ,对照侧入口 (36 3± 6 0 )d (P 0 0 1) ;实验侧出口 (2 0 1± 6 0 )d ,对照侧出口 (2 7 3± 5 7)d (P 0 0 1)。组 2 :实验侧仅 1只兔创周轻度红肿 ,对照侧创周均有红肿 ,分泌物多。平均愈合时间 :实验侧入口 (13 0± 1 5 2 )d ,对照侧入口 (16 0± 3 10 )d(P 0 0 1) ;实验侧出口 (11 0± 2 75 )d ,对照侧出口 (15 6± 2 85 )d(P 0 0 1)。结论 纳米银纱布有抗感染和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ano-silver gauze on gunshot wounds in rabbit hind limbs immersed in seawater and tap water. Methods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1 was immersed in seawater for 5 hours and group 2 was immersed in tap water for 5 hours. The two experimental sides were treated with nano silver gauze and the control side with vaseline gauz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each group after immersion with 30min and 5 h biopsy. Results: group 1: the experimental side was later than the control side, the degree was light, the wound canal was dry, and the secretion was less.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was 29.4 卤6.6 days in the experimental side and 36.3 卤6.0 days in the control side (P < 0.01), the outlet of the experimental side was 201 卤6.0 days, and the outlet of the control side was 27.3 卤5.7 days (P 0.01). Group 2: there was only one rabbit on the experimental side with slight redness around the wound, while in the control side, there were redness and more secretions around the wound.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was 130 卤1.52 days in the experimental side and 160 卤3.10 days in the control side (P 0.01), the outlet of the experimental side was 11.0 卤2.75 days, and the outlet of the control side was 156 卤2.85 d (P 0.01). Conclusion Nano-silver gauze has the effect of anti-infection and accelerating wound healing.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科
【分类号】:R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相文;创伤合并海水浸泡与厌氧菌感染[J];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01期
2 黄宏,王正国,周萍,赖西南,王丽丽,张良潮;海水浸泡弹道伤骨骼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J];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3 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谢尚奎,蒋邦好,金浩生;海水浸泡犬腹腔开放伤后血浆电解质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4 吴印爱,王志伟,刘献棠,谢尚奎,蒋邦好;腹腔海水浸泡对大鼠术后肠粘连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5 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孙红宇,柳忠美,谢尚奎,金浩生,胡莹;犬腹腔开放伤并海水浸泡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02年S1期
6 陈强,赖西南,葛衡江;海水浸泡烧伤复合破片伤伤道病理学与细菌学的变化[J];创伤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7 沈宏亮,王强;海水浸泡创伤病理生理变化和救治措施的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8 黄宏,王正国,赖西南,吴国萍,王丽丽,张良潮;海水浸泡弹道伤骨骼肌组织的病理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9 陈强,赖西南,葛衡江,牟江洪;海水浸泡对犬弹烧复合伤多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4期
10 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谢尚奎,蒋邦好,金浩生;大鼠腹腔海水浸泡伤术后并发症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宏亮;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研制及其对海水浸泡创伤的早期治疗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海水浸泡兔股动脉火器伤的病理学及外科处理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2 闫红;复合战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止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3 卜海激;海水中火器伤创伤弹道组织细菌感染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张洪涛;高温高湿环境犬肢体火器伤后机体应激性变化及组织损伤防治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5 马国治;缓释抗菌抗炎药在兔肢体软组织爆炸伤早期处理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6 杨立斌;海水浸泡兔开放性颅脑创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7 陈志雄;高原破片伤的创伤弹道学特点及初期外科处理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8 郑晶;创伤弧菌感染的实验病理学及细菌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9 房文峰;大鼠海水淹溺性肺水肿对创伤性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倪云志;延期植皮在海水浸泡爆炸伤和普通外伤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佳,郭鑫,杨蓉,董国英,孙莉,梁鸿;武警战士创伤病员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武警医学;2001年06期
2 李向泽;论体育运动创伤的急救与处理[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王志纯,张德昌,马贵,李世红,李士建,艾书跃,舒卒;胸部创伤X线检查的有关几个问题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2003年03期
4 罗凤莲 ,邹同恩;创伤性膈疝多种影像学诊断分析——附5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4年01期
5 唐肇普,钱新初,刘三军;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23期
6 何仲恒,吕发金;螺旋CT对60例骨关节创伤的诊断评价[J];重庆医学;2003年11期
7 何建华;胸部创伤影像学诊断[J];河北医学;2003年12期
8 赵欣春,张平,肖绪林;颅脑损伤后CT估价颅内压的方法及意义[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8年08期
9 徐芙蓉;球类活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防治与功能恢复训练[J];四川体育科学;2000年01期
10 周永生,张承惠,谭世奇,黄向明;急性胸部创伤的X线表现[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马常根;;螺旋CT在膝关节创伤中的应用[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2 胡燕;杨陟华;曹珍山;杨文峰;杨志祥;朱茂祥;;贫铀污染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初步机制研究[A];第七届全军防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全军创伤疾病康复中心/西南医院康复专科医院[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斯剑鸿;景新;许飞;;法医临床学典型案例总结[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裴士杰;王萍;朱敏立;;失重对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雷晓华;宁立娜;曹宇静;刘爽;张守兵;段恩奎;;采用NASA研制的旋转生物反应器体外扩增人表皮干细胞及人工三维表皮组织构建的研究[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田伟;王澍寰;荣国威;彭京京;;骨科医学影像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周元礼 本报记者 吴红月;为了抚平“车祸创伤”[N];科技日报;2011年
2 杨占光 特约记者 黄余红;解放军总医院启动战创伤“生物医学治疗”工程[N];解放军报;2011年
3 张献怀 黄晖;航天桥畔筑“高台”[N];光明日报;2011年
4 马小雪 宋德宝;贴心服务赢口碑[N];解放军报;2010年
5 唐娅、田浩;广州总医院获得3项全军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N];战士报;2010年
6 徐铮奎;战地急救需求催生四种突破性医械[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余敏 特约记者 杨亚斌;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控制规模:集中精力为兵服务[N];解放军报;2011年
8 李柰 特约记者 潘正军;优质服务向基层部队倾斜[N];解放军报;2011年
9 陈江文 特约记者 丁顺国;依托社会资源加快医学科技创新[N];解放军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晓艳;湿热环境下创伤兔应用低温输液疗法的可行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高超;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caspase-8表达及其与时间相关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7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01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