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武警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9 12:31

  本文选题:独生子女 + 武警新兵 ; 参考:《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摘要】:目的:探讨独生和非独生武警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部队的教育、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53名入伍6个月、演习后1周的士兵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多伦多述情量表(TAS)、自杀问卷(QSA)、防御方式问卷(DSQ)、A型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武警新兵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在抑郁自评分、A型行为的时间匆忙感因子、防御问卷的掩饰因子方面存在差异。结论:武警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部队心理教育应加强自我认知教育、挫折心理应对和意志品质信心的干预、人际交往的心理调试,通过沟通、合作、互助来增强信任、凝聚力,从而加强战斗力。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between single and non only born armed police recruits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ilit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ethods: a total of 253 soldiers who were recruited for 6 months and 1 week after the exercis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N),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TASX), suicide questionnaire (QSAA), 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 (DSQA) and Type A behavior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nly child and the non-only child in the time haste factor of depression self-rating type A behavior and the factor of covering up the defense questionnaire between the only child and the non-only child in the armed police recruits. Conclusion: the new recruits of armed police are in good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f the armed polic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elf-cognition education, the intervention of frustration psychological coping and will quality confidence, the psychological debugging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rust through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and mutual aid. Cohesion, thereby strengthening combat effectiveness.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
【分类号】:R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川云,严进,许涛,刘晓虹,程灵芝,李兆申;1077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薛媛,杨国愉,任辉,冯正直,苗新英;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9期

3 姚富通,高平青,邱国松,冯怀玉,蔡旗,张田,宋玉丽;武警部队新兵心理卫生调查[J];武警医学;1997年03期

4 蔡丽萍,刘少壮,钱敏;症状量表评价武警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结果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李权超,何英强,陈星伟,傅军,焦伟;野战部队军人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邝云洪;;正已烷产业工人的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17期

2 潘昱;安婷;程祺;袁水平;王丽杰;严进;;人格、家庭因素与军人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徐伦;姜宏;刘涛生;;军医大学学员新生军训期间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4 梁勇;王丽杰;程祺;严进;;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5 王一牛,郭辉,王晓伟,马惠,罗跃嘉;军人情绪状态特点与评估方法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6 王海丽;王家同;王建忠;乔富胜;巴图;;武警反恐分队官兵SCL-90测评结果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7 周晓丹;;某野战部队团以下干部体检结果分析[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叶沐昒;孙树林;潘洪峰;许建阳;;武警执行处突任务战士抑郁状况的调查[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唐翔宇;常诚;;军事应激条件下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华北国防医药;2008年05期

10 周增改;刘瑾红;杨晓虹;聂洪鼎;;海军驻京某部官兵心理健康情况调查[J];海军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娟;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赵名娟;军事应激下军人心理状态变化及中西医结合干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3 于显钊;军事应激环境下功能性肠病发病情况及发病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4 车海燕;武警消防官兵职业压力与抑郁的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姜巍;元情绪能力训练对特种新兵心理健康影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王江澜;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对防空兵心理健康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王燕;驻内蒙古戈壁边防军人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8 傅瑜弘;初教级飞行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郝世君;电子对抗兵人际关系特点及教育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10 廖雅琴;军人心理素质结构及其特点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素珍;军人心理问题自我评估结果的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8期

2 胡文东,王涛,李晓京,苗丹民;计算机多媒体群体心理测量系统研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颜爱武,银涛,傅建国;某部新兵SCL-90测定结果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4 俞志利;战斗应激与军事心理训练[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5 姚富通,高平青,邱国松,冯怀玉,蔡旗,张田,宋玉丽;武警部队新兵心理卫生调查[J];武警医学;1997年03期

6 刘素珍,龚殿祥,赵华,吴梦麟;军人焦虑、忧郁情绪研究:Ⅰ环境、文化、军龄及其它[J];心理科学;1999年01期

7 蒋忠军,曾岚,李权超,蓝新友,何英强;生活条件对新兵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2年04期

8 吴辉绪,席云珍,孙均明,陈世望,刘建国,邓建辉;南方部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12期

9 王焕林,崔庶,高柏良,陈继军,李志生,李肖荣,梅桂森,邹华根,余海鹰,陈方斌,孙剑,刘清波,李宁,施建安,程明,毕银花;中国军人个性特征的调查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年03期

10 甘景梨;某部入伍新兵的精神疾病调查分析[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英环,陈中实,刘继宇,邢秀峰,郭爱冰;480名幼儿心理卫生问题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1997年06期

2 李翠华;戴淑凤;;独生子女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护理[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7年04期

3 牟肇蓉!401147,傅以容!401147,肖晓阳!401147;重庆市独生子女心理健康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4 苏林雁,万国斌,罗学荣,杨志伟,李雪荣;湖南省独生子女心理卫生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3年05期

5 王君臣,熊书银;初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4年04期

6 陈明友,胡蕾,于新远,孙文法,唐茂芹;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焦虑状况对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4年04期

7 张迅;独生子女心理卫生问题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1998年02期

8 ;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5期

9 胡伟;林雪梅;崔静;;中年人讲究心理卫生注意要点[J];地方病通报;2006年01期

10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心身医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中;;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卫生特点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师领;;大学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课程的宗旨、名称和内容[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纪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强;傅宁;蔡文杰;;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心理卫生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章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西安市卫生局李顺德副局长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章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8 ;西安市卫生局李顺德副局长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梨菊;陈俊莺;李世凯;;921镇后组合屋筛检与服务-以南投区心理卫生服务中心为例[A];中华护理学会2008“海峡两岸护理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陕西省卫生厅杨芙英副厅长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颖;第二代独生子女是否更孤独了?[N];科技日报;2006年

2 记者杨志;独生子女性格受母亲影响较大[N];广州日报;2003年

3 鹤阳奇;独生子女,究竟该如何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7年

4 雷雪晴;农村独生子女“双女”享受中考奖励加分[N];商洛日报;2007年

5 司成宏;甘肃独生子女夫妻:3年仅6对生二胎[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耿联;全社会都来帮扶独生子女困难家庭[N];新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翁灵娜 实习生 宋鹏;部分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将得到扶助[N];湘潭日报;2006年

8 记者 张丽华 通讯员 王兆波;荣成市独生子女领证率达80%[N];威海日报;2008年

9 吴江华;七十六团退休职工喜领独生子女奖励金[N];兵团日报(汉);2008年

10 记者 朱玉 郑黎;54%流动家庭拿不到独生子女奖励费[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媛;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研究与汶川地震灾区社区居民心理应激状况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2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3 禹卫华;中国大众媒介信息流程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傅一笑;基于双生子的儿童个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过五种感觉通道的交流现象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罗健;中国癌症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8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骥;试论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翁可为;深圳市中小学独生子女人格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詹华勇;独生子女人群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

4 王占吉;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铁生;浙江省普通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芳;流行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6年

7 沈亚芳;独生子女意外伤亡家庭救助金运行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姜晓玲;家庭体育对独生子女成长影响的调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9 曾美瑛;澳门初中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涂晓慧;影响城市未成年人学习行为的家庭环境因素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39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039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f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