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在失重骨丢失中的作用
本文选题:失重 + 雄激素 ; 参考:《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4年04期
【摘要】: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雄激素在骨质疏松症病因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在航天失重环境所导致骨量丢失中的作用仍然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失重引起机体中雄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雄激素对骨质疏松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另外,对雄激素可能参与航天失重导致骨质丢失发生以及在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也进行了探讨。
[Abstract]: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androge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tiology of osteoporosis, but the role of androgen in bone loss caused by weightlessness in space is still unclea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hanges of androgen levels in the body caused by weightlessness and the effects of androgen on osteoporosis. In addition, the role of androge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one loss caused by weightlessness in space is also discussed.
【作者单位】: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
【基金】:总装备部试验技术重点课题(O1103301)
【分类号】:R852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广民;腺病毒介导骨形态蛋白-7促进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椎体骨形成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谭雄进;模拟微重力对大鼠负重骨骨代谢及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2 杨志;不同重力环境下流体剪切应力对人骨肉瘤成骨样细胞Cbfa1表达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王攀;重力变化对人骨肉瘤成骨样细胞和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增殖及周期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天;;航天员的健康问题[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4年02期
2 王洋;刘长庭;;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在微重力下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3 刘彦;张丽芬;耿卫艳;王林杰;汤楚华;施生根;牛忠英;;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唾液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4 ;载人航天为什么这样难?[J];太空探索;2011年09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霞;刘沐青;张明;王晓云;文效忠;冯金升;穆加金;白延强;李勇枝;;激光针灸是否可有效预防大鼠吊尾失重导致的后肢骨质丢失[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2 田宗成;狄升蒙;高翔;骞爱荣;商澎;;失重条件下破骨细胞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3 商澎;骞爱荣;田宗成;孟芮;;骨组织中多种细胞在空间失重性骨丢失中的作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4 万玉民;秦岭;白延强;邓一兵;谭锦辉;王红晖;凌树宽;李莹辉;陈善广;;阻抗振动对“地星”1号—60d头低位卧床所致骨丢失的对抗作用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5 吴斌;黄伟芬;宿双宁;;航天员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黄庆生;薛小平;阎岩;商澎;骞爱荣;贾斌;傅增祥;尹大川;;人与小鼠myostatin siRNA载体的构建及突变型myostatin propeptide的重组表达[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孙喜庆;姚永杰;吴兴裕;郝卫亚;;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反应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傅骞;胡素敏;周鹏;杨佳佳;李瑾;佟海英;;尾部悬吊3周及中药干预对模拟失重大鼠全身骨密度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9 孙联文;王超;栾会芹;樊瑜波;;主动运动耦合振动对抗尾吊大鼠骨丢失的效果研究[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骞爱荣;张维;胡丽芳;高翔;商澎;;抗磁悬浮模拟失重对骨细胞结构功能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微米薄束”真空失重方显超导体本色[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 记者 张梦然;美提出“太空人”锻炼新方式[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栾海;直上青天览星月[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记者 栾海;三种宇航装置将在俄测试[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赵雁 杨永桢;住在太空(下)[N];科技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贾婧 实习生 陈昂;霍金上太空 把握有多大[N];科技日报;2007年
7 栾海;俄专家提出登火星须闯七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亮;太空转轮:宇航员的练身房[N];科技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孙燕燕;太空育种是否被神话了?[N];北京科技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管晶晶;太空旅游离我们还有多远?[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勇;模拟失重环境下BMP-2对成骨细胞诱导作用变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张林;模拟失重加辐射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和太空燮理汤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伯原;电刺激对空间失重所致骨丢失作用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郭芮;模拟失重对下颌骨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3 冯岱雅;失重条件下人体心血管系统反应的仿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朱超;短臂离心机锻炼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5 谭雄进;模拟微重力对大鼠负重骨骨代谢及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6 付崇建;模拟失重条件下对骨髓体外成骨能力及承重骨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7 孙标;间断性人工重力以抗失重对骨骼肌与心肌不良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简炼;锶盐对模拟失重大鼠骨组织中细胞凋亡的防治效应[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杨锐;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50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05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