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颅脑火器性伤早期软脑膜血管管径及血流量变化
本文选题:创伤 + 枪击 ; 参考:《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摘要】:目的研究猫在低速弹所致火器性颅脑损伤(CMW)后软脑膜微循环的改变。方法用气枪制作猫CMW模型,观察损伤前后软脑膜微血管的管径(D)、血流速度(V)、血流量(Q)及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1)软脑膜细动脉Da、Va和Qa在伤后5~20min期间明显降低,45min后逐渐恢复,并且Qa和Da超过伤前水平。(2)伤后软脑膜细静脉Dv即超过伤前水平,而Vv伤后一直偏低,Qv在45min后升高超过伤前呈淤血状态。结论(1)CMW后出现微循环障碍,导致脑缺血缺氧,引起神经功能障碍;(2)CMW45min后挫伤区、震荡区脑微循环出现代偿性微血管血流量增加,进一步导致缺血后再灌流损伤。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pia meningeal microcirculation in cats after firearm craniocerebral injury (CMW) induced by low velocity projectile. Methods Cat CMW model was made with air gun. The diameter (D), blood flow velocity (V), blood flow (Q)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erebral tissue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injury. Results (1) Da Va and Qa of the pial arteriol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5~20min and gradually recovered, and the Qa and Da exceeded the preinjury level. (2) the Dv of the pia fine vein exceeded the preinjury level. However, the QV of VV was lower after 45min than that before injury. Conclusion (1) after CMW, there is microcirculation disturbance, which leads to cerebral ischemia and hypoxia, which leads to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2) after 45 minutes of CMW, the cerebral microcirculation in contusion area and concussion area increases in modern compensatory microvascular blood flow, which further leads to 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ischemia.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基金】:军队九五军事医学科研课题(96M067)~~
【分类号】:R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峰;现场可控非致命的次声武器研究[J];兵工学报;2002年03期
2 安波,蒋建伟,蒋浩征;高速钢球对水介质侵彻时瞬时空腔形成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1998年03期
3 朱红胜,郭燕舞,徐如祥;高温高湿环境下猫颅脑火器伤后生命体征变化特点[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4 史文进,李慧增,孙远,杨军,刘荫秋;口腔颌面部爆炸伤与枪弹伤的对比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05年03期
5 刘鲁岳;颅脑火器伤的实验研究现状[J];创伤外科杂志;1999年03期
6 陈菁,李兵仓,王建民,张良朝,吴国萍,陈志强,陈向阳;超高速武器对犬的致伤效应及其量效关系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7 王自然,周广贤,李钢;24例爆震伤的成功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8 黄宏,王正国,周萍,赖西南,王丽丽,张良潮;海水浸泡弹道伤骨骼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J];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9 王昭领,王彦亮,雷德林,刘彦普,周树夏;采用球形点爆源颌面部爆炸伤实验模型[J];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10 赖西南;常用的火器伤实验模型[J];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军;胸部火器伤后多器官损伤变化及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王昭领;颌面部高速破片+冲击波复合伤致伤机制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黄柒金;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后HSP70、p38 MAPK变化及其作用机理[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4 张明;颌面部创伤合并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孙鸿涛;伤口急救保护剂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6 楚燕飞;AQP4在颅脑爆炸伤后脑水肿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吴洋;颌面部5.80mm枪弹伤早期救治及炎症细胞因子与创伤愈合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8 朱晓天;颌面部枪弹伤软组织中一氧化氮与组织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9 侯军;β转化生长因子的制备、鉴定及其在火器伤下颌骨缺损早期修复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3年
10 何黎升;钛种植体—血管化骨移植早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斌;孙永;吕高红;卢金福;方泰惠;;电针配合贯叶连翘提取物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脑微循环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1年03期
2 史振乾;黄文起;;CT、MRI诊断脑颜面血管瘤病体会[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09期
3 李小红;;静脉输注胺碘酮致局部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1年21期
4 徐世军;马涛;张文生;王永炎;;解毒益智胶囊活血通络作用的实验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张伟红;晋晓飞;李灵芝;闫红莲;;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诊断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10期
6 刘金有;;CT诊断Sturge-Weber综合征的临床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15期
7 留成胜;黄潮桐;陈隆福;李敬矿;陈冬生;;数字化前臂穿支皮瓣模型构建与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年03期
8 康望妮;;脑挫裂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年23期
9 吴春;刘冲;石群立;王海;周航波;马恒辉;李南云;周晓军;;中枢神经系统黑素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10 关健;李桂林;王任直;杨义;;侵袭性泌乳素腺瘤标记物[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家祥;张庆富;王青;王佳哲;张景;张海华;;实验高压电烧伤软脑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和意义[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吕发金;房文皓;谢惠;张丽娟;蒋孝先;;CT血管造影血管管径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佳川;孟宪丽;黄雷雷;陈小睿;曾瑾;;头风愈滴丸对小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周飞;郭景春;吴根诚;程介士;夏萤;;电针对MCAO大鼠局部脑微循环改变的调节[A];第九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近森;吴哲褒;苏志鹏;鲁祥和;王旭阳;曾博;张宇;郑伟明;;软脑膜下扁桃体切除枕大池重建成形治疗Chiari畸形[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丁美萍;王晶;蒋艳;;多发性硬化的灰质病变[A];2007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新见英幸;;大脑微循环活体电视显微镜研究在亚洲传统医学中的应用[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陈波;刘育英;徐想顺;孙凯;卫小红;杨金辉;王传社;黄巧冰;赵克森;韩晶岩;;丹酚酸B对小鼠脑室内注射TNF-α导致脑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2009学术大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09年
9 霍海如;杜力军;于澍仁;肖培根;;毛绞股蓝皂甙对小鼠脑膜微循环的影响[A];1999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0年
10 刘振寰;钱旭光;马美美;赵勇;李玉秀;;脑性瘫痪患儿的脑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资料及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庆阳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赵瑞文 庆阳县公安局技术中队 宋永祥;法医损伤检验在案件中的重要作用[N];甘肃法制报;2005年
2 沈晓夫;微循环疾病悄然逼近年轻人[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魏鑫;腰穿是抽脑(骨)髓吗?[N];保健时报;2006年
4 ;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救方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5 魏林;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激增[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孟刚;脑膜炎患者必须做腰椎穿刺检查[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7 ;体外降脂可治病[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栾国明 李云林;顽固性癫痫的“麻辣烫”[N];健康报;2005年
9 ;有关微循环改变的名词术语[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10 孙清廉 主任医师;川芎药用探究[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世波;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及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脑微循环调节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2 张钢;急、慢性缺氧对大鼠白细胞流变学行为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3 孟婕;多普勒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方法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彤;出血性卒中致脑组织纤维化机制实验与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5 徐皓亮;消旋和光活丁基苯酞对血栓形成、脑微循环障碍及脑缺血后炎症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6 崔向宁;活血利水法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宋振全;慢性低灌注压下脑微循环动态变化、VEGF表达及BBB通秀性改变[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江奕恒;股前外侧区穿支血管三维重建与修薄皮瓣血供关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9 刘飞;Decorin对SAH后柔脑膜纤维化的干预[D];中南大学;2008年
10 顾建钦;老年期痴呆的中西医结合施治及康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玲;针刺对局灶性脑梗塞大鼠脑微循环灌注状态的影响[D];天津中医学院;2000年
2 朱庆;MF的抗脑血管痉挛和脑缺血作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3 柯家祥;高压电烧伤兔软脑膜微循环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4 商家强;人参皂苷Rg_2环糊精包合物对实验动物微循环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5 郭民;人脑基底神经节微血管的形态计量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房文皓;脑血管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靠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7 王洪生;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对大鼠脑微循环及神经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8 张坤;地塞米松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中TGF-β1和软脑膜纤维厚度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唐耀庭;小儿拇手指再造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李红;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运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050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05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