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论战创伤急救的时效性

发布时间:2018-07-21 10:45
【摘要】:目的探讨战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对战创伤救治的指导意义。方法围绕平、战创伤死亡统计资料分析战伤、平时创伤死亡与时间的关系;针对重点死亡高峰确定急救时间窗。结果可控制的出血、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应该在“急救白金10分钟”内完成;休克应该在30min内有效地干预并控制;胸、腹、盆腔的内脏损伤出血、严重的颅脑伤应该在“黄金1小时”内进行确定性的救命手术或控制损伤手术。结论提高战创伤急救各阶段的时效性,要从群体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着手,改进军事卫勤理论和技术,才能有效降低战创伤伤员的伤残率与死亡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timeliness of first aid in war trauma for the treatment of war trauma. Method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r injury, peacetime trauma death and time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average and war trauma death, and to determine the emergency time window for the key death peak. Results controllable bleeding, relieving asphyxia and keeping respiratory tract unobstructed should be completed within 10 minutes of "first aid platinum"; shock should be effectively interfered and controlled in 30min; visceral injury and bleeding in chest, abdomen and pelvis,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should be definitively operated or managed within a golden hour. Conclu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war trauma emergency treatment, we should improve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military medical servic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isability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of the wounded in war trauma effectively by popularizing the training of group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the military medical service theory and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304临床部急救部 解放军总医院304临床部急救部
【分类号】:R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忠杰;创伤急救的新概念——白金10分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2 岳茂兴,邹德威,闵庆旺,杨善芝,张坚,刘志国,崔少杰,方伟武,周雪峰,高铁山,化楠;从载人航天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救护谈现场急救新理论的可行性(英文)[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3 何忠杰;白金10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观念与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少波;;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杨彩霞;关颖;;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护车内急救106例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何忠杰;罗良贤;夏晖;于长海;乐冬友;张宪;王永刚;林洪远;;互助型急诊模式对胸部创伤的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2007年05期

4 杨波;杨建;;心脏穿透伤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7年06期

5 郑琦涵;李瑛;岳茂兴;;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6 刘扬;葛书萌;张进军;;51例连枷胸院前救治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2年04期

7 裔红花;;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抢救有机磷中毒过程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年03期

8 罗良贤;单斌;欧阳燕;;高渗盐液在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09年04期

9 阿提开木·买买提依明;茹克亚木·色麦提;;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25期

10 张建波;何忠杰;;初步迅速判断病情——链式流程复苏第一步[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岳茂兴;;灾害救援现场急救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A];江西省第二届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岳茂兴;夏锡议;何东;卞晓星;李瑛;肖厚荣;;“流动便携式ICU急救车”的研制及其在灾害事故急救中的实际应用[A];江西省第二届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岳茂兴;刘志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研究进展[A];江西省第二届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岳茂兴;;严重创伤急救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A];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灾难性成批伤早期救治与创面修复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得溪;张俊晶;谭福勇;;浅谈我国院前急救现状与对策[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七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镐炜;多频生物电阻抗断层参数成像系统基础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张茂;床旁超声在严重创伤快速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力屏;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D];云南大学;2010年

2 柳俊;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城市院前急救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洪飞;苏州地区急症死亡患者流行病学及苏州农村地区一级医院不同级别急救技术开展现状调研[D];苏州大学;2011年

4 涂建锋;严重多发伤患者确定性治疗前时间和预后关系的回顾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翟卓韬;基于MAS的人员疏散仿真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6 刘锋;战伤休克标准化救治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7 肖海峰;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医疗单元总体技术方案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李文涛;长春市警务人员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宋海涛;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吴子敬;沈阳市城市社区护理人员岗位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忠杰,党广博,张宪,赵宇,尹长富,常玉明,姜良松,施志国,郑玉清,吴玉萍,张素霞,任晓文;心肺复苏中氧监测的应用[J];当代医师杂志;1996年11期

2 孟力,杨瑞和,徐洁,,张玲;急诊危重伤病员早期实施确定性抢救治疗的探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3 华积德,杨瑞和,沈炎明,申功恩,闻兆章,孟力;急诊室手术抢救危重伤员的组织[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5年02期

4 杨瑞和;努力做好创伤救治的组织工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6年01期

5 程传苗,孟垂祥,方国恩,陈进清,杨瑞和,霍正禄;发挥军队医院创伤救治优势 建立创伤急救网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9年05期

6 曹建奎,何忠杰,彭国球,张宪,赵晓东,党伟,刘波;急诊创伤死亡原因临床研究[J];武警医学;2004年08期

7 文亮,尹昌林,徐世伟,任小宝,张小军,楚军,王涛;急救部开展创伤急救手术1673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10期

8 王一镗;努力提高我国创伤急诊救治水平[J];中华创伤杂志;1997年04期

9 干建新,陈毅军,马岳峰,江观玉;急诊科一期手术治疗多发伤探讨(附154例报告)[J];中华创伤杂志;1997年04期

10 何忠杰,郭建中,黄庆,曹慧婕,赵宇,谢平初,翁志华,林洪远;对心肺复苏氧代谢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麦惠强;宁晔;;480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7期

2 何忠杰;马俊勋;王永刚;;树立急救白金10分钟理念,提高社区猝死抢救成功率[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忠杰;马俊勋;;论战创伤急救的时效性[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本文编号:2135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135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1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