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行员颈椎病康复治疗方案探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civil aviation pilots. Methods: the relevant data of pilots were obtained by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ccording to the exclusion criteria, 73 pilo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control group (n = 25), treatment group A (n = 24) and group B (n = 24). Treatments include medium-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high-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and cervical traction therapy. The changes of cervical motion,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 and simple pain assessment (BPI) were observed at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bination of 1: 1 could improve the cervical vertebrae activity of pilots, and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in group A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2 VAS scores showed that the selected treatment group could relieve the neck pain of the pilot. At 1 month of treatment, the two treatment groups were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s; at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 of pain relief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3BPI).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treatment of group A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in symptoms of pilots and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pain on their daily life and work. Conclusion: under the selected treatment combination, the frequency of treatment once a week can increase the range of neck movement and improve the degree of neck pain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I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mpact of pain symptoms on their working liv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better once a week, but only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once a week.
【作者单位】: 民航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卫中心;
【基金】:民航局民航科技项目(MHRD2009201)
【分类号】:R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邓志宏;张启山;;空军飞行人员颈椎病职业医学调查[J];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11期
2 尹晓涛;王家同;虎晓岷;尹文;;接受康复理疗颈椎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心理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6期
3 翟宏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4 章岩;;交感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5 罗汉华;郭友华;农文恒;;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6 姜淑云;严隽陶;房敏;左亚忠;龚利;孙武权;;颈椎病患者康复疗效评价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7 魏大成;周贤刚;;影响综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危险因素逻辑回归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年09期
8 王立公;常双超;;广州市中青年不同人群颈椎病发病率的调查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0年05期
9 杨新文;朱远熔;白跃宏;汪志良;曹曼林;俞红;徐义明;;上海市徐汇区颈椎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佳;颈肩痛的流行病学调查[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勇;徐磊;张学云;曹树刚;;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叶宏亮;;点穴配合整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3 王全权;陈海林;宗芳;黄慧敏;章茂森;;穴位注射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郭文乾;王德旗;陈凤侠;任立红;纪宪法;;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1年16期
5 胡开平;;手部肌腱损伤30例临床护理体会[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莫群兵;陈凯涛;黄立标;黄立群;;健康人群颈椎X线摄片在体检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15期
7 陈卓伟;;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6例[J];广东医学;2007年05期
8 高擎擎;黄金月;万巧琴;朱金萍;尚少梅;;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病人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1年12期
9 方习红;马晓辉;;血管性痴呆48例辨证施护体会[J];光明中医;2009年04期
10 李翔;郑良佐;麦用军;;按摩为主配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铁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卓伟;;针推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窦群立;焦海斌;;悬吊牵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世卿;;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镇眩作用[A];全国第六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仲博;房敏;;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进展[A];第十三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高级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6 唐东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颈性眩晕急性期60例临床观察[A];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银海;脊髓损伤康复的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2 于杰;神经根型颈椎病复发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婷;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商连春;基于临床路径的眩晕病分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张旭洁;私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多渠道建设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郭旭;“颈三针”为主与颈夹脊为主治疗气血不足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对照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姚冀;颈髓MR-DTI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何永松;风池透睛明指针推拿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孙大帅;寒邪对颈椎病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罗正军;中药汤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阳期望;针刺“四海之腧”为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杜念念;颈椎舒颗粒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中MMP-3和TGF-β_1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连国;椎动脉型颈椎病非骨性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叶添文,贾连顺;颈椎周围肌肉系统病变与颈椎病的关系[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2期
3 王刚;王军;瓮长水;;神经根型颈椎病病程与愈后的关系[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年09期
4 朱明海;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J];华夏医学;2004年04期
5 戴光远,刘姝颖,康颖;1990~1999年海军飞行人员体检鉴定结果分析[J];航空军医;2001年06期
6 刘巍 ,成红兵;成人椎动脉第二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J];交通医学;2002年03期
7 瞿东滨,金大地,钟世镇;椎动脉V2段与周围结构关系的解剖学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1年02期
8 房敏,沈国权,严隽陶,洪水棕;颈椎主要结构生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2年02期
9 宋敏,蒋宜伟,史达;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3年05期
10 吴毅文;交感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附50例临床资料分析[J];颈腰痛杂志;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军亮,褚英豪,杨怀章,杨超群;飞行员颈椎病致地面晕厥1例[J];航空军医;2004年06期
2 孙涛;程华伟;李建平;;空军飞行员颈椎病X线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7年08期
3 张启山;;军事飞行员颈椎病健康教育内容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4 邓志宏;张启山;;歼击机飞行员颈椎病的年龄分布特点[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5 尹显立,荆兴泉,杨双石;高G载荷下飞行员颈椎病54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5年04期
6 荆兴泉;杨双石;;高G载荷与飞行员颈椎病的关系研究[J];人民军医;2006年09期
7 张启山;叶宝军;;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在队治疗飞行员颈椎病48例[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2期
8 张刚林;;飞行员颈椎病旋颈试验变化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9年03期
9 梁丽;王纯巍;王艳萍;;飞行人员颈椎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10 高晓峰,焦建,刘本忠,李卫华,崔孝武;飞行员健康疗养期间外科送上级医院会诊185例疾病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巴福森;俞尧荣;靳爱国;杨华香;韩宜保;徐志明;;飞行员飞行作业时胃电图变化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2 茹文亚;王仲迪;;运动疗法在青年颈椎病防治中的作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7年
3 郭建军;张燕;;飞行员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出现—过性Ⅰ°AVB 1例[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4 李娜;;退役老年飞行员骨关节疾病调查[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晓华;佟滨;张凯;;颈椎病X线诊断(附158例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第四届东北三省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武国城;金章瑞;王致洁;毕红哲;邓学谦;蹇强;马雪松;梁波;戴占华;田广庆;李志红;;心算与知觉运动测验中飞行员脑电图特征分析[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胡永毅;许道嵩;;屈伸检查在颈椎病X线诊断中的应用[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8 耿喜臣;颜桂定;李立华;李茜;李毅峰;金朝;李宝辉;王红;徐艳;陆霞;;新型氧气系统及其配套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张勇;蔡长忠;王海阔;;CR系统在颈椎双斜位投照方法的讨论[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定光;郑汉林;骆桂珍;伏广清;;次极量运动试验在飞行员健康鉴定中的价值——附9例异常结果的分析[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家生;走出颈椎病的认识误区[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 仝小林 李洪皎;中医反向疗法治疗颈椎病[N];大众科技报;2005年
3 记者 栾海;海上错觉困扰飞行员[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王丰丰;飞行员空中猝死,飞机何以安然降落[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邓武 叶佳波;航空医学训练:应对高空意外[N];中国国防报;2008年
6 倪颖;26人通过体检 今年“招飞”最多[N];鞍山日报 ;2007年
7 申进科 代凌云 记者 侯静;床垫式自然睡眠检测系统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07年
8 容容;颈椎病患者进行医疗体育锻炼须得当[N];医药经济报;2003年
9 刘国信;运动应因病而异[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髋骨骨折后进行延伸门诊康复治疗的患者:活动能力能提高吗?[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燕玉;高+Gz致肺损伤机制及黄芪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2 姚永杰;军机飞行员空中脑力负荷的心理生理评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3 杨长斌;推拉效应模拟方法及防护训练方案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4 李金声;+Gz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及其对+Gz致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5 张霞;NHV康复管理模式对2008年四川地震伤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建兵;正常国人颈椎钩突的螺旋CT测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金占国;飞行员变压性眩晕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3 王勇;飞行员耳鼻咽喉病症谱分析和中耳气压伤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4 任志霞;烟草烟雾对飞行员加速度耐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全首祯;飞行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延边大学;2011年
6 王永春;+Gz重复暴露对兔颈椎间盘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7 张慧松;飞行员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及LOX-1基因多态性与飞行员冠心病的关系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8 吴建兵;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效果观察及训练方法的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9 李培莹;脊柱颈段生理曲度的年龄变化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8年
10 林晓阳;颈椎各节段活动度的动态X线片测量[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160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16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