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HZY-1型高原增氧呼吸器对移居者脑-体能力的干预

发布时间:2018-08-05 20:18
【摘要】:目的:应用心理生理的监测方法,在海拔3700m现场使用HZY-1型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对负荷运动后的健康青年士兵进行脑-体能力评价,验证HZY-1型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在高原低氧、低气压环境中对人体生理效能的干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6选择进驻西喀喇昆仑山海拔3700m20d的某部健康青年士兵12名,均自愿参加本实验。①12名青年士兵使用HZY-1型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进行自行车功量仪负荷运动,负荷功率250W,心率175~180次/min。②运动10min后,采用电脑多项生理能力测试仪进行两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检测,规定时间为10s,当提示声响后,受试者立即用左右手分别交叉按动左手键和右手键,先左后右,以最快的速度敲击按键,规定时间到达后,有提示音提示,电脑自动打印出总时间、总次数、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③视觉注意分配能力检测,规定时间为30s,当提示声响后,受试者注视主机面板中部的12个同样颜色的灯键,看到其中1个灯亮时,立即用右手食指按灭,紧接着另一灯点亮,再迅速按灭,以此规则快速进行,测验时间到达时,有提示声响,电脑自动打印出总时间、总次数、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④10d后,不使用增氧呼吸器进行自行车功量仪负荷运动,运动10min后,重复上述两项心理能力测验。测试均在每天10:00-13:30进行。对前后两次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用健康青年士兵12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与不带增氧呼吸器负荷运动后比较,带增氧呼吸器负荷运动后的两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总次数、正确次数均显著增加[(79.0±19.9),(97.1±16.0)次;(77.9±20.3),(94.0±15.0)次;P均0.05],且错误次数显著减少[(2.8±2.1),(0.8±1.7)次,P0.05];带增氧呼吸器负荷运动后视觉注意分配的总次数、正确次数均显著增加[(61.1±9.0),(68.4±6.5)次;(54.7±7.4),(60.6±4.5)次;P均0.05],且错误次数显著减少[(7.4±8.0),(1.7±2.8)次,P0.05]。结论:高原低氧低气压导致人体运动能力下降,负荷运动后使机体缺氧加重,生理功能降低。使用HZY-1型高原增氧呼吸器进行同等负荷运动后,能显著提高和改善海拔3700m移居者的脑-体运动能力。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brain-body ability of healthy young soldiers after load exercise by using HZY-1 type single soldier high altitude oxygenation respirator at 3700m above sea level, and to verify that HZY-1 type single soldier plateau oxygenation respirator was used at high altitude hypoxia. Effect of intervention on physiological efficacy of human body in low pressure environment. Methods: in June 2005, 12 healthy young soldiers who were stationed at 3700m20d in West Karakoram Mountain were enrolled in this experiment. All of them volunteered to take part in cycling load exercise with HZY-1 type single soldier altitude oxygenation respirator. After the load power of 250W, the heart rate of 175rpm / min.2 10min, the frequency of the two-hand cross-tapping action was detected by the computer multiple physiological ability tester. The specified time was 10s, when the cues sounded, The subjects immediately crossed and pressed the left hand key and the right hand key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hands, first left and then right, and struck the keys at the fastest speed. After the specified time arrived, there were prompt sounds, and the computer automatically printed out the total time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times. The correct number of times and wrong times of 3. 3 visual attention allocation ability were tested, the time was 30 s. When the cue sounded, the subjects looked at the 12 light keys of the same color in the middle of the host panel, and when they saw one of the lights on, they immediately pressed the right index finger out with their right hand. Immediately after another light is lit, and then quickly pressed out, this rule is carried out quickly. When the test time arrives, there is a prompt sound, and the computer automatically prints out the total time, the total number of times, the correct number of times, and the number of errors for .410 days. After 10min exercise, the above two psychological ability tests were repeated. The tests were conducted at 10: 00-13: 30 a day. The results of the two tests were compar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according to intention treatment analysis, 12 healthy young soldiers were selected and all of them entered the result analysis.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oxygenated respirator, the total frequency of two hands cross tapping after load exercise with oxygenated respirator was calculated. The correct tim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79.0 卤19.9), (97.1 卤16.0) times; (77.9 卤20.3), (94.0 卤15.0) times, P 0.05], and the number of error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2.8 卤2.1), (0.8 卤1.7) times P0.05]. The correct tim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61.1 卤9.0), (, 68.4 卤6.5); (54.7 卤7.4), (, 60.6 卤4.5) times, P 0.05], and the number of error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7.4 卤8.0), (, 1.7 卤2.8) times, P0.05]. Conclusion: hypoxia and hypobaric pressure at high altitude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human body's movement ability, the hypoxia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re aggravated after load exercise. After the same load exercise with HZY-1 type high altitude oxygenated respirator, the brain-body motor ability of the migrants at 3 700 m above sea level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高山病研究所 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高山病研究所 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高山病研究所 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高山病研究所 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高山病研究所 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高山病研究所 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高山病研究所 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高山病研究所 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高山病研究所
【分类号】:R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勇,哈振德,邢国祥,张西洲,崔建华,王伟,张芳;高原富氧室休息睡眠12h和运动前后人脑及体功能的对比研究(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30期

2 马勇 ,哈振德,张西洲,王伟,崔建华,张芳,张素萍,朱永安;高原移居者脑-体工作能力的药物干预初步观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继良;;赛前高原训练对世居高原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5期

2 张世春;;青藏高原地区老年人体质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刘向辉;;高海拔地区学龄儿童消化道溃疡的诊治体会[J];重庆医学;2010年14期

4 杨海军;冯英凯;阳盛洪;王怀国;王引虎;;海拔5000m以上地区健康人群心电图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12年06期

5 汪涛,解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检测应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年03期

6 汪涛,解勇,段晋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原检测肺动脉压的研究应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年05期

7 杨海军;曹荣成;王引虎;阳盛洪;王怀国;崔建华;尼比江;;海拔5000m以上青年人无人区心电轴观察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15期

8 葛淼;闫燕春;王欣;马文艺;万佳;张莎莎;吴笛;;中年男性用力肺活量正常参考值的地理分布规律[J];地理研究;2009年05期

9 陈威巍,徐万清,曾平,郭志兵,钱江龙;新兵急进高原后1天与3天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2期

10 罗二平,申广浩,胡文东,路丽华,吴小明,汤池,李晓京,王涛,马进;增氧呼吸器在模拟缺氧条件下对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正雄;达瓦;张坚;张松建;翟屹;满青青;冶秀敏;顿珠多吉;彭措次仁;赵文华;;藏族与汉族中老年人膳食模式的差异对血脂的影响[A];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刘盛;樊新海;张朔;;高原地区幼儿烧伤应用MEBO治疗520例临床体会[A];第十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葛淼;;男性新生儿红细胞计数参考值的地理分布[A];S7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2年

4 葛淼;努尔阿米娜·艾海提;;男性幼儿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钢;急、慢性缺氧对大鼠白细胞流变学行为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2 冯悦;丹参、川芎嗪对低气压环境下噪声性听器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高颀;高住低训对优秀青年女子跆拳道运动员运动能力和红细胞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婷婷;甘肃鼢鼠血氧亲和力与血液酸碱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永才;TCD结合屏气试验评价高原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D];青海大学;2011年

3 郑然;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预测模型、方法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4 王娜;逐步回归分析在母体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研究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5 王超;低氧应激肽结构分析及与高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聂鸿靖;急性低氧对红细胞的损伤及低氧习服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7 刘海霞;手术致山羊真胃左方变位对胃机能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6年

8 李鹏翔;西藏高原部队睡眠质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9 王晓君;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氧传输系统部分特征的比较[D];青海大学;2008年

10 闫俊强;急进高原外训官兵睡眠、脑电图、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生岳;英军登山队的急性高原病[J];高原医学杂志;1995年02期

2 朱联辉,武士华;酪氨酸提高军事作业效率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律;高原病及其防治[J];安全与环境工程;1997年01期

2 王方舟!856100,王雅西!856100,王西涛!856100,赵庆辉!856100;关于高原病临床命名分类分型及诊断标准的建议[J];临床荟萃;2000年09期

3 王惠芝;对高原病临床护理的再认识[J];高原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4 覃丽锦;机械通气在临床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 韩云!510120广州市,林琳!510120广州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4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6 吴霄迪,王禹;四例重症SARS无创正压通气脱机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03年10期

7 张长奇,洪峰,童立应;呼吸机相关肺炎30例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王玉霞;;高原病与保健饮料[J];西藏农业科技;2005年04期

9 杨林清;张欣浪;;与高原病“抗争”到底的人[J];科学中国人;2008年08期

10 ;稿约[J];高原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荣夫;余泉;杭纬;何坚;黄本立;;激光电离源飞行时间质谱的影响因素初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薛冰;秦德华;;电子气压止血仪器的安全使用[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3 黄文杰;赵美;于清平;冯向军;;高空探测系统中气压、高度观测数据分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朱明;姚道强;任传成;;十堰市脑血管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5 施红生;;青藏铁路运营高原病预警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秦洪棣;;心脏起搏术抢救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体会[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7 崔承兵;;从中医“保养宗气理论”谈高原病的预防(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胡宗海;胡娟;高建丽;;高原病治疗前后应激肽含量变化分析[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许园春;陆义鹏;;单站要素时间序列对天气变化趋势的参考作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航空与航天气象技术交流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胡宗海;胡娟;高建丽;;应激肽在低氧大鼠的含量变化分析[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树青 李仕兵 卜钦祥;高原病死神在这里却步[N];科技日报;2004年

2 陈辉 郑必海;西藏军区总医院攻克高原病[N];健康报;2010年

3 通讯员 刘胜江邋钟廷俊 记者 张国圣;我国高原病研究跃居世界领先水平[N];光明日报;2007年

4 刘胜江 赵虹霖 王中委;高钰琪:用行动丈量生命高度[N];科技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关媛媛 通讯员 刘胜江 赵虹霖;在玉树灾区呵护生命[N];重庆日报;2010年

6 沈基飞 本报特约记者 郝成涛;注重科学防治高原病[N];解放军报;2010年

7 记者 李国 通讯员 刘胜江 钟廷俊;第三军医大高原病研究获科技进步一等奖[N];工人日报;2007年

8 朱桐春;《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公布[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高压氧科主任 薛连璧;高原病是此次救援者的主要威胁[N];中国医药报;2010年

10 刘铭 沈基飞 本报记者 唐先武;在玉树抗震救灾如何防治高原病?[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睿;介入可控性兔颈动脉狭窄导致早期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降压所造成的危险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腾轶超;近红外空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其在脑氧无损检测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6年

3 张国庆;丰富环境干预对新生大鼠HIBD的神经康复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徐文琳;脑红蛋白(NGB)作用的分子基础及其在脑缺氧损伤防护中的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5 张灵;DNA超微注射量精密控制技术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6 武辉;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细胞凋亡、胶质细胞病理及妥泰对其脑保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来栓;亚低温、石杉碱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复旦大学;2003年

8 胡勇;别嘌呤醇和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D];复旦大学;2004年

9 陈天全;大片刨花板热压过程中温度、气压和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程丽;电激励烷基碘化物产生碘激光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宗海;低氧应激肽的谱学特征与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高原病中的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2 于丽芳;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仲越;血浆TNF-a、IL-6、IL-8与NO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4 米朝清;复杂环境中直流绝缘子的放电特性及神经网络在其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4年

5 柯涛;纳木错旅游人群急性高原病流行病学调查[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齐宇红;脑缺氧缺血新生鼠TGF-β_1、Bcl-2表达与凋亡的关系及GM_1的保护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7 金建强;苏州地区气温、气压改变与特发性气胸发病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8 孙秋艳;VEGF基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时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9 王宇;高原型气压焊轨车焊轨质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张慧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变化与意义探讨[D];青岛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66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166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5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