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大鼠长期摄入贫铀后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观察

发布时间:2018-08-18 12:38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长期食入不同剂量的贫铀后,亲代(F0)和子代(F1)大鼠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形态改变。方法给F0和F1 Wistar大鼠共64只喂食贫铀饲料,分为F0代低、中、高剂量组和F1代中、高剂量组,另取10只大鼠做对照。给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喂食的贫铀含量分别为0.4mg/(kg·d)、4mg/(kg·d)和40mg/(kg·d)。F0代大鼠分别于7、14和20个月后处死,F1代大鼠分别于5、10和15个月后处死,分别取睾丸(卵巢)、脾脏、肾脏、肝脏、骨髓等脏器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F0代的中、高剂量组大鼠摄入贫铀14个月后可见雄性的精曲小管萎缩,管壁增厚呈空虚网状,生精细胞层次减少,间质细胞增生,但仍见有精子生成;高剂量组可见到精子呈异型性改变,细胞核浓缩深染,且随着摄入时间延长改变愈趋明显;F1代大鼠摄入贫铀5个月后就有上述改变且更为严重。F0代中、高剂量组大鼠摄入贫铀14个月后肾小球轻度萎缩,间质增生明显,20个月时肾小球萎缩纤维化;F1代大鼠摄入贫铀5个月后就有上述改变。F0代中、高剂量组摄入贫铀7个月时脾脏生发中心和淋巴鞘增生,淋巴母细胞增生活跃,20个月时脾小体减少,生发中心稀疏;F1代大鼠摄入贫铀早期和晚期有类似改变。F0和F1代高剂量组摄入贫铀早期肝脏有炎症细胞浸润,晚期骨髓有核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增加。其余脏器未见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长期摄入贫铀对大鼠组织脏器的损伤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组织特异性,主要损伤集中在雄性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而对其他组织的损伤不明显。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issues and organs of F _ 0 and F _ 1 rats f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depleted uranium for a long time. Methods Sixty-four Wistar rats of F _ 0 and F _ 1 were fed with depleted uranium diet.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low, middle, high and high dose groups of F _ 0 and F _ 1, and 10 rats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s of depleted uranium in the low, middle and high dose groups were 0.4mg/ (kg d) 4mg / (kg d) and 40mg/ (kg d) .F0 respectively. The rats of F1 generation were killed at 510 and 15 months after 7U 14 and 20 months, respectively, and the testis (ovary), spleen, kidney and liver were taken, respectively. Bone marrow and other organs were observed by pathomorphology. Results in the middle and middle F 0 generation group, 14 months after intake of depleted uranium, male seminiferous tubules shrank, the wall thickened in empty reticular form, the level of spermatogenic cells decreased, and the interstitial cells proliferated, but spermatogenesis was still observed. In the high dose group, the sperm showed abnormal changes, the nuclei were concentrated and stained, and the changes were more obviou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gestion time. The above changes occurred 5 months after the intake of depleted uranium in the F1 generation rats, and the changes were more serious in the. F 0 generation. In high dose group, glomerular atrophy and interstitial hyperplasia were observed after 14 months of intake of depleted uranium, and 20 months after ingesting depleted uranium, the rats of F 1 generation had these changes. In high dose group, splenic germinal center and lymphatic sheath hyperplasia, lymphoblastocyte proliferation were active, spleen corpuscles decreased at 20 months after exposure to depleted uranium for 7 months. There were similar changes in the early and late stage of depleted uranium intake in F _ 1 generation rats in the germinal center. In the high dose group of F _ 0 and F _ 1 generation, inflammatory cells infiltrated the liver at the early stage of intake of depleted uranium, nucleated cells in bone marrow decreased and fat cells increased in the late stage of intake of depleted uranium. There were no obvious patho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other organs. Conclusion the damage to tissues and organs of rats exposed to depleted uranium for a long time has a certain time and tissue specificity. The damag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immune system and hematopoietic system, but the damage to other tissues is not obvious.
【作者单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062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60390680) 全军“十一五”科研基金专项项目(06Z031)
【分类号】:R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蓉,艾国平,徐辉,任洄,楼淑芬,程天民,粟永萍,郑怀恩,黄跃生,蒋建新;不同取片方式对植入贫铀片大鼠组织铀浓度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2 李蓉,徐辉,艾国平,楼淑芬,程天民,粟永萍,马文军,杨林,李冠兴,郑怀恩,黄跃生,蒋建新;某种材料防护贫铀粉尘效果的生物学评价[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8期

3 朱茂祥;遭受贫铀武器袭击后的毒理学问题[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0年06期

4 张珩,李积胜;铀对人体影响的机制及防治[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年02期

5 程天民,李蓉,粟永萍,徐辉,艾国平;贫铀弹伤害及其医学防护[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6 李蓉,粟永萍,郭勇;贫铀损伤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年03期

7 李蓉,粟永萍,郭勇,徐辉,楼淑芬,艾国平,于水,黄跃生,蒋建新,郑怀恩;铀在植入贫铀片和取片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和分布[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冷言冰;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凌波;原地爆破浸出采铀中浸出和水冶工艺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远;蒋伟;王勤根;;辐射损伤与抗辐射食谱构建[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张燕,陈肖华;中枢神经系统辐射损伤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4年01期

3 曹卫红,柴家科,杨志祥,王德文,盛志勇;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J];中华烧伤杂志;2005年05期

4 李叶枚;马春成;;针灸配合易蒙停治疗放射性肠炎3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7年02期

5 李超;韦国桢;俞小卫;张旭光;;~(125)Ⅰ粒子植入对家兔气管辐射损伤的实验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6 曹明富;茶多酚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J];茶叶科学;1998年02期

7 赵志刚,吴芬芳;不同频率及功率密度毫米波辐射对子代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05期

8 姜涛,王德文,张建,单清,高亚兵,彭瑞云,谷庆阳;高功率微波对兔眼辐射损伤的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4年05期

9 姚波;蒋本荣;贾蜀琼;艾辉胜;;山东“10·21”辐射事故病人细胞遗传学动态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10 胡晓;陈明;;TGF-β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肿瘤;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勇;王喜阳;徐美奕;高莉莉;王捷;余忠华;;丝裂霉素C对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二次中青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冉新泽;郑怀恩;王艾平;王锋超;韩京;;他汀对内皮细胞辐射损伤组织因子与细胞调亡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曲双;陈英;葛世丽;刘秀林;张飒;;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早先辐射事故受照者染色体易位[A];第七届全军防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冉新泽;郑怀恩;王锋超;王艾平;韩京;彭毅;;他汀和血栓调节素对辐射损伤内皮细胞的作用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曲丽娜;杨唐斌;钟萍;元艳宏;李莹辉;;氧化损伤评估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航天中的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凤玮;姚嫱;朱思伟;;ΔC CHK2作为潜在的CHK2负性调控基因而影响辐射损伤的修复过程[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孟爱民;张恒;李德冠;;造血干细胞辐射损伤机制研究[A];全国第十二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郭剑平;周朝东;;低聚壳聚糖对小鼠造血系统的辐射损伤防护作用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曾桂英;崔大祥;田芙蓉;王枫;任东青;赵涛;阎小君;苏成芝;;小肠RNA对小鼠小肠辐射损伤的恢复及其差异基因表达[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曾令福;肖元梅;;锌对γ射线致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损伤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衣晓峰 庄磊;测血清浓度可查辐射损伤[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2 杨秋兰;X线滥用:最严重的医源性放射损伤[N];健康报;2008年

3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虞学军;宇航员怎样进行辐射防护[N];健康报;2008年

4 刘志华;CT当不用时则不用[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解放军第307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 邢家骝;钋中毒死亡事件与放射病[N];光明日报;2007年

6 衣晓峰 庄磊;测血清NO可知放射损伤程度[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王西秦;西安秦岭百草探索防微波辐射新路[N];科技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李晓;日旅客来苏接受核辐射诊疗[N];苏州日报;2011年

9 记者 孙理;重离子治疗中心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完成[N];兰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广迎;脑放射损伤及中药978-1防治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2 赵路军;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临床及实验室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3 朱剑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表达及其与多种细胞因子在小鼠急性放射损伤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朱飞鹏;肾辐射损伤的骨代谢效应与补肾中药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朱华萍;X射线辐射损伤过程中小鼠睾丸Smads的表达及其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6 王治东;γ射线对结合珠蛋白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及功能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7 陈海英;扇贝多肽抑制UVB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辐射损伤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王叙馥;~(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兔VX_2移植性肝癌及对肝脏辐射损伤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饶亚岚;大剂量照射后早期小鼠骨髓表达基因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璐;V_A对V_E抗辐射自由基损伤作用中的剂量效应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张静;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广虎;丹参酮ⅡA对放射性肺纤维化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李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肠辐射损伤的修复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5 余祖胤;rhIL-11对肠道辐射损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6 刘瑾;茜草小红参对辐射损伤小鼠防护作用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7 周美娟;湿热环境对辐射动物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8 李超;~(125)I粒子植入对家兔颈总动脉辐射损伤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9 孟聪;多排螺旋CT眼眶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10 王海涛;血小板第4因子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89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189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