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血容量减少对立位应激反应影响的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8 12:4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血容量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立位应激反应的影响 ,探讨血容量降低在航天失重后心血管失调和立位耐力降低机理中的意义。方法在仿真下体负压 (LBNP)暴露时心血管系统反应模型的血液重新分配子模型中引入血容量减少因素 ,仿真血容量减少 0~ 2 5%后LBNP时心率 (HR)和血压 (BP)变化。结果血容量减少低于总血量的 5%条件下 ,心血管系统可以通过压力反射调节作用维持LBNP时正常的HR和BP ;血容量减少超过约 1 5% ,在安静仰卧位时 ,HR和BP正常 ,但LBNP时BP迅速降低 ,系统可能失去稳定性。结论血容量减少将导致心血管系统对立位应激反应的改变。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reduced blood volume on orthostatic stress response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reduced blood volume in the mechanism of cardiovascular disorder and orthostatic tolerance reduction after space weightlessness. Results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maintained normal HR and BP in LBNP by baroreflex regulation when the volume reduction was less than 5% of the total blood volume; the volume reduction was more than 15% and HR and BP were normal in resting supine position, but LB was not. Conclusion The decrease of blood volume will lead to the change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response to orthostatic stress.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研室!西安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研室!西安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710032
【分类号】:R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立藩;微重力心血管生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05期

2 郝卫亚,吴兴裕,张立藩;心血管系统数学模型及其在模拟立位应激反应中的应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06期

3 郝卫亚,吴兴裕,张立藩,冯林华,孙喜庆,姚永杰;下体负压暴露时心血管系统反应的计算机模拟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4期

4 刘怀琼;;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原则[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卫亚,张立藩,吴兴裕,孙喜庆,姚永杰;头高位倾斜时心血管反应的仿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谢红;熊江艳;刘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22期

3 易显富;刘梅;郭清皓;康中山;肖敏;余俊;;7.5%的氯化钠溶液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06期

4 韩东旭,刘月红,周传岱,张宝兰,费锦学,刘钢;头低位卧床对人EEG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3期

5 郝卫亚,张立藩,吴兴裕,白净;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对下体负压效应影响的仿真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4期

6 孙喜庆,姜世忠,姚永杰,蒋昌林,郝卫亚,吴兴裕;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下体负压的对抗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4期

7 张乐宁,马进,张立藩;模拟失重引起的大鼠基底动脉收缩反应性增强[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1期

8 毛秦雯,张立藩,张乐宁,马进;模拟失重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壁超微结构的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4期

9 李红桂;;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35例家属应激支持水平调查及干预[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年11期

10 王和平;;湿润烧伤膏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湿敷在高龄患者慢性伤口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乐宁;模拟失重下脑血管的适应性变化及间断性重力作用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暴军香;模拟失重大鼠血管、心肌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孙标;不同生理系统对间断性人工重力反应性差异问题的地面模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鲍岚;神经肽Y的Y_1受体在心脏和血管中的定位及在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中的分布[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5 郝卫亚;不同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反应的仿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6 宿长军;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在正常或模拟失重状态下对血压变化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形态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7 虞学军;航天高温应急的人体生理反应[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标;间断性人工重力以抗失重对骨骼肌与心肌不良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岳勇;模拟失重条件下家兔股静脉顺应性变化及其相关组织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张峰睿;MRCP与ERCP在胆胰系疾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王庆云;钢板螺钉固定的股骨干骨折应力分析技术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武芸;不同重力对果蝇胚后发育速度及相关基因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晓惠;女性的下体负压耐力低于男性[J];航空军医;1996年02期

2 曾宪英,潘明达,柏志华,李雨宁,俞正茂,朱应芬,侯晓玲,范乐业;下体负压对家兔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5年01期

3 周俊鸿,常广,王玲,王建民,李淑兰,吕琪;下体负压对飞行人员脑血流的影响[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7年03期

4 郝卫亚,吴兴裕,张立藩,孙喜庆,姚永杰;人体下体负压时心血管系统反应的计算机仿真研究[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5 郝卫亚,张立藩,吴兴裕,白净;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对下体负压效应影响的仿真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4期

6 赵国璇,胡素伟,,王德汉, 孙洪元,赵元淮;心血管系统对下体负压及立位应激反应的比较[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4年02期

7 ;立位耐力与下体负压试验[J];航空军医;1994年S1期

8 李靖,吴兴裕,孙喜庆,章志红,姚永杰,李志学;下体负压致兔意识丧失的监测[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7年03期

9 吴斌,谢宝生,薛月英,由广兴,路盛强;下体负压作用下眶上动脉脉搏的改变[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7年03期

10 刘立,牛有国,苟琳,周永清;下体负压对人计算能力的影响[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喜庆;姜世忠;姚永杰;蒋昌林;吴兴裕;;下体负压对抗失重生理影响的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徐莉;周林甫;崔青山;吴燕红;杨长斌;卢东源;王雷;孙喜庆;张伟;张帅;;下体负压联合体育锻炼对运动耐力及体能的影响[A];疗养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1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由广兴;吴斌;;快速减压式坐姿下体负压装置的研制及初步应用[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吴萍;刘兴华;由广兴;李伟刚;黄伟芬;谢宝生;;卧位与站立位下体负压作用对心血管调节机能影响的比较[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师绿江;武留信;强东昌;宋蕾;孙雪蕾;刘敏;;自体下体负压生理机能训练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姚永杰;孙喜庆;吴兴裕;郝卫亚;曹新生;姜世忠;;模拟失重致心脑血管功能失调及下体负压对抗作用的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李建军;李志利;王惠娟;;动物头低位、立位及下体负压综合实验台的研制和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姚永杰;孙喜庆;杨长斌;刘挺松;吴燕红;;头低位暴露后直立位下体负压耐力降低[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鲁力立;刘伯明;吴斌;;男女不同人群对下体负压反应的比较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10 张国栋;温创宇;刘焕亮;徐峻;;以β-葡萄糖醛酸酶为靶标的抗癌助剂的药物设计[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振球;天冷调整降压药[N];家庭医生报;2006年

2 李力;夏季头痛多 切莫乱服药[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李晓波;晨练前别忘三件事[N];保健时报;2006年

4 常昊;导引术缓解夏日头痛[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侯洁;不吃早餐易中风[N];健康时报;2005年

6 熊玉英;走出晨练的误区[N];民族医药报;2006年

7 李刚;夏日特别爱头痛[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8 陈加深;热中风引发的教训[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徐榕;慢性缺水危害多[N];民族医药报;2005年

10 薛谓三;春捂“四忌”[N];西安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杰;模拟急性血容量减低对心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2 杨长斌;推拉效应模拟方法及防护训练方案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3 郝卫亚;不同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反应的仿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4 杨树龙;硝普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微粒体白三烯C_4合成酶系及产物LTC_4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5 孙静;电针对+Gz所致人体意识丧失防护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6 于小杰;大熊猫和普氏野马类固醇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非损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长斌;下体负压锻炼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贺振燕;红绛舌与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任虎君;60天头低位卧床期间振动和中药对心脑血管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4 卢薇;肝肾综和征23例病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5 耿捷;30d头低位卧床期间体育锻炼对下肢肌肉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6 摆合提亚;13例嗜铬细胞瘤诊断和外科手术前准备体会[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7 朱超;短臂离心机锻炼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8 王立天;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与血浆ADH和ANP关系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9 韩文强;坐位下体负压对人体生理心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10 王毅花;圈养母幼麝免疫及应激生理的非损伤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47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247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f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