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小胶质细胞在大鼠气压性中枢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9-18 18:33
【摘要】:目的观察减压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高压氧(HBO)处理后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变化,探讨小胶质细胞在减压性中枢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与HBO效用的机制。方法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安全减压对照组、致伤组、HBO治疗组。以不安全快速减压大鼠中枢神经损伤模型为实验对象,致伤后6h给予HBO处理。观察活化小胶质细胞、TNF-α/TACE免疫阳性细胞、神经细胞凋亡,组织内TNF-α含量和脑脊液(CSF)内TNF-α的生物活性。结果损伤后6h就可见脑和脊髓组织内IB4阳性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的高峰出现在24h,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出现形态改变。神经元凋亡在损伤后48h达到高峰。小胶质细胞出现的区域与神经细胞凋亡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microglia activity after decompress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and hyperbaric oxygen (HBO) treatment, an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microglia in decompress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its possible mechanism and the mechanism of HBO effect. Methods the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safe decompression control group and injured group treated with HBO. The rat model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induced by unsafe and rapid decompression was treated with HBO 6 h after injury. TNF- 伪 / TACE immunoreactive cells, neuronal apoptosis, TNF- 伪 content in tissue and bioactivity of TNF- 伪 in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were observed. Results IB4 positive activated microglia could be seen in brain and spinal cord at 6 h after injury. The peak number of activated microglia appeared at 24 h, and morphologic changes of activated microglia were observed. Neuronal apoptosis peaked 48 hours after injury. The region of microglia and neuronal apoptosis
【作者单位】: 海军医学研究所 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队
【基金】:海军后勤科研基金(03-3303).~~
【分类号】:R84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长春,孙学军,杭荣椿,练庆林,蒋春雷,陶恒沂;高压氧预处理对离体大鼠脑小胶质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蔺世龙,刘景昌;高压氧对快速减压豚鼠微循环血流动力作用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兴金;黄志宏;黎绘宏;李婉萍;陈黎龙;陈绚绞;;低蛋白混合日粮对金钱豹血液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畜牧兽医杂志;2007年05期

2 杨志波!410005长沙市,向亚萍!410005长沙市,欧阳恒!410005长沙市;银屑病患者口服竹黄颗粒剂前后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比较[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6期

3 余莉,戴育成,袁兆康,李洁;稀土暴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及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4 宋晓时,宋非,彭世云;细胞因子和肿瘤[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5 庞宝森,王辰,伍燕兵,牛淑洁,翁心植,张洪玉,毛燕玲;急性多发性微小血栓所致犬肺栓塞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15期

6 方强,孙新,夏惠,胡守锋,沈继龙;一氧化氮对猪带绦虫六钩蚴细胞毒作用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年05期

7 颜光涛,郝秀华,薛辉,王录焕,李英丽,石丽萍,张凯;白介素-1β及其受体拮抗蛋白在肠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12期

8 赵蓉,谢捷明,许建华,陈明晃,林峻凯,叶晓明;八棱丝瓜蛋白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年06期

9 韦小敏,王清海,陆继培,莫立凤,黄波;铝对体外培养人T、B淋巴细胞合成肿瘤坏死因子影响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12期

10 余梦瑶,罗霞,陈东辉,赵弋清,邹游,杨志荣,张杰;鸡血藤煎剂对小鼠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青雪梅;李澎涛;胡京红;侯金才;华茜;王冰;杜欢;;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其条件培养液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仓焕;朱小华;盛佑祥;;IL-2穴位注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局部POMCmRNA和PENKmRNA表达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英年;刘加洪;孙荣丽;张可佳;官明德;于华;李黎;张春玲;;P-选择素、IL-1α、sFas、sFasL、AM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暨与CEA比较系列研究[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5年

4 雷楗勇;张莲芬;杨健良;金坚;;人β干扰素-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孟凡会;田青武;曹永献;刘忠强;孙波;赵洪国;;深低温冻存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特性影响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低温生物医学及器械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玫;mELC重组腺病毒联合缓释脂质体治疗恶性腹水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郝牧;抗结核基因疫苗及基因重组卡介苗的免疫效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于蓉;曲尼司特局部注射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郭林;大负荷训练导致大鼠肾组织微细结构变化和分子调控机理的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王军;干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张锦;肌球蛋白活化T细胞转输诱导心肌炎症反应和心肌重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霄峰;清热消痰散结方对热邪干预S180肉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田兆菊;牛IL-18成熟蛋白基因的表达、生物学活性测定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9 黄涛;巴戟天多糖对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10 姜国均;黄芩和石菖蒲及其成分的安胎作用及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芹;天普洛安对肺组织保护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朱志盈;囊素对猪鸡三种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何添文;鸡柔嫩艾美耳球虫5种免疫调节型DNA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比较[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高鹏;藏药藏波罗花(Incarvillea younghusbandii Sprague)补血药效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谭玮;启动子对hGM-CSF基因在鱼腥藻7120中表达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雯;荣昌猪及内江猪白细胞介素-8的克隆、原核表达以及生物学活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7 向菁;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自杀性DNA疫苗及免疫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8 余协中;山地乌骨鸡IL-16基因克隆测序及对IBV DNA疫苗免疫佐剂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9 姚建;TGFβ3基因对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TGFβ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7年

10 谢燕丹;五羟色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其分泌IL-11及IL-6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蔺世龙,刘景昌,冶建宏;高压氧对脑缺血动物脑微循环及脑皮质血流量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军;;成人分泌性中耳炎[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8年03期

2 马栋才,阎秀英,薛力华;鼻衄的诊断与治疗[J];河北医药;1991年02期

3 姜斌;王锦玲;;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2年03期

4 陈其录;由航空性牙痛引发的飞行“事故”[J];解放军健康;1994年01期

5 潘志宏;高压氧疗法的优缺点[J];日本医学介绍;1995年01期

6 潘志宏;高压氧疗法的耳鼻喉科适应证[J];日本医学介绍;1995年01期

7 安瑞卿;英国军事飞行人员在功能性内窥镜窦外科(FESS)治疗后的减压鉴定:皇家空军1990年~1994年的经验[J];航空军医;1997年01期

8 冯立宁,姜斌;耳气压性损伤与表面活性物质[J];航空军医;1997年02期

9 Davenport N A;彭小平;;海军某低压舱气压性损伤事件的预报因子[J];航空军医;1997年04期

10 宋美荣;尚其元;;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锐勇;快速减压致中枢神经损伤机制及高压氧效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48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248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