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神经阻滞法治疗臂丛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8-11-24 08:00
【摘要】:目的观察以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臂丛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法)治疗军事训练致臂丛神经麻痹(BPPFCRP)的疗效。方法总结BPPFCRP患者臂丛神经麻痹的特点,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行针灸、理疗及功能锻炼,治疗组除按对照组的方法治疗外,同时加用神经阻滞法治疗。以肌力的改善情况、神经传导阻滞程度和轴索损害程度作为疗效的评定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三角肌肌力、腋神经传导阻滞程度和轴索损害程度分别为(4.07±0.64)级(、5.56±2.24)%和(4.54±1.33)%,均明显好于对照组〔(3.23±0.60)级、(7.76±2.38)%和(14.10±3.56)%〕(P0.05,P0.01)。结论神经阻滞法结合针灸、理疗及功能锻炼是治疗BPPFCRP的较好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brachial plexus block (brachial plexus block) in the treatment of brachial plexus paralysis caused by military training. 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achial plexus paralysis in patients with BPPFCRP were summari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physiotherapy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erve block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of muscle strength, the degree of nerve conduction block and the degree of axonal damag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muscle strength of deltoid muscle, the degree of axillary nerve block and the degree of axonal damage were (4.07 卤0.64)%, (5.56 卤2.24)% and (4.54 卤1.33)%, respectively.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3.23 卤0.60), (7.76 卤2.38)% and (14.10 卤3.56)% (P0.05 卤P0.01). Conclusion nerve block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physiotherapy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is a better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BPPFCRP.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 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
【分类号】:R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闵丹琳,沈定国,苏凤霞;肌肉重活动后臂丛神经麻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恒方,李树林,史玫;多项神经电生理指标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研究[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1995年04期

2 魏瑞平,冯连元;新兵训练致完全性臂丛神经损伤5例[J];人民军医;1996年09期

3 许虹;臂丛神经损伤的多种神经电生理诊断[J];实用骨科杂志;1997年04期

4 张向东,陈亮,秦克军;非外伤性上肢神经麻痹48例肌电图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永玲;;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120例[J];人民军医;2011年07期

2 张龙飞;;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11年18期

3 张娅男;李海鸥;;星状神经节阻滞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徐树华;刘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眼底动脉栓塞效果观察(附20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1年26期

5 张玉春;;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病眩晕症58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0期

6 张景萍;刘宁;王君娣;;颈丛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1年23期

7 陈廷页;;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胡章彦;贺昌林;;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1年03期

9 傅志海;谢红;王琛;倪勇;;超声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1年06期

10 毛美娟;姜景卫;宋光太;胡居恒;;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损伤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宽平;;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的六点改进[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2 赵文胜;石慧;方剑乔;;臂丛神经阻滞下配合松解术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观察[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3 刘晓晴;;不同浓度利多卡因用于于臂丛神经阻滞的疗效观察[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刘乐乐;鲍红光;史宏伟;张媛;;音乐疗法对于减轻臂丛神经阻滞穿刺痛的前瞻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5 张宽平;张彦军;邓秀琴;;星状神经节阻滞两种配药时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6 那辉;姜晓红;张继彤;李焕秋;雷晓龙;;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7 严群;朱宗棋;;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并发症及防治的探讨[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千怀兴;张高炯;江丰敬;司珊迪;陈桂荣;;冻结肩臂丛神经阻滞下松解配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9 张立国;;按摩治疗小儿臂丛神经麻痹的体会[A];中国盲人按摩学会医院管理工作委员会及教育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陈文武;方建;田爱兰;;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神经科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明;睡前做个俯卧撑[N];江苏科技报;2002年

2 健康时报记者 余易安;40岁你能做20个俯卧撑吗?[N];健康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振辉;八种正确的俯卧撑练法[N];广东科技报;2008年

4 记者 姚宜兵;外盘农产品“俯卧撑” 国内品种受牵连[N];期货日报;2011年

5 本报特约撰稿 豫夫;体测过关否,机器说了算![N];中国国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曹阳;欧美频做“俯卧撑” A股能否“引体向上”[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李子欣;俯卧撑 让你凹凸有效[N];保健时报;2006年

8 记者 吴平;“魅”影危“机”下的俯卧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8年

9 蔡臻欣;美元“俯卧撑”行情更易把握[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锦程籍退伍战士 代赞琪;锦程战士的家[N];吉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兴志;颈交感干离断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风;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3 岳修勤;颈交感神经节穿刺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4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素平;不同阿片类药物配伍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杨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药液分布及效果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3 张雷波;星状神经节阻滞促进兔桡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4 张晓东;术前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体外循环术中炎症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5 车洪彬;单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反应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邢宏昶;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高飞宇;脉络宁复合液行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8 王s,

本文编号:2352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352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2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