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心理素质训练对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3-22 17:51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野战部队军人394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各197人,训练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军政训练。训练前后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进行测验。结果:心理素质训练前两组军人自我和谐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心理素质训练后,训练组军人的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93.2±10.28/95.5±11.8,t=2.027,P0.05);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37.5±11.76/35.1±11.3,t=2.103,P0.05)。训练组士兵(37.1±9.1/34.7±9.15,P0.05)、士官(39.1±9.7/34.8±9.7)和军官(48.8±8.3/41.5±11.9,P0.01)的自我灵活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训练组军官的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83.9±15.2/95.5±14.1,P0.01)。训练组男性军人的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37.3±12.2/34.3±10.9,t=2.37,P0.05),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92.8±14.4/96.4±12.8,t=2.450,P0.05),训练组女性军人只有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91.4±11.74/96.7±10.0,t=2.089,P0.05)。结论:军人心理素质训练能提高军人的自我和谐水平,以灵活性提高最为突出。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training on self-harmony of field troops. Methods: 394 soldie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raining group (n = 197) and control group (n = 197). Psychological quality train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training group and routin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train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lf-harmony scale was use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self-harmony sca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psychological quality training. After psychological quality training, the total score of self-harmony in the training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3.2 卤10.28 卤95.5 卤11.8, t = 2.027, P0.05). The score of self-flexibil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7.5 卤11.76 卤35.1 卤11.3, t = 2.103, P0.05). The scores of self-flexibility of soldiers in training group (37.1 卤9.1, 34.7 卤9.15, P0.05),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39.1 卤9.7) and officers (48.8 卤8.3) and officers (41.5 卤11.9, P0.01)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score of self-harmony in the training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3.9 卤15.2 卤95.5 卤14.1, P0.01). The score of self-flexibility of male soldiers in the training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7.3 卤12.2 卤34.3 卤10.9, t = 2.37, P0.05), and the total score of self-harmony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2.8 卤14.4 卤96.4 卤12.8, t = 2.450, P0.05). The total score of self-harmony in the training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1.4 卤11.74 卤96.7 卤10.0, t = 2.089, P0.05).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self-harmony of servicemen, especially the improvement of flexibility.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卫生局 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卫生局 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卫生局 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基金】:解放军总装备部医药卫生重点课题(2003ZL01)
【分类号】:R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彦章,李敏,汪涛,张俐,黄梅园,肖达喜,袁波,王力慷;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2 王鲁豫;某部队军人自我和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5期

3 甘景梨,张万恒,赵亚男,高存友,吕存生,杨春,汤松伟,杨代德;心理训练对军人自我和谐等因素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4 李彦章,李敏,汪涛,张俐,黄梅园,肖达喜,袁波,王力慷;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5 冯正直;汪涛;杨国愉;钟铁军;夏本立;李国良;刘云波;廖雅琴;姜巍;王江澜;;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张旭锦;;中专生自我和谐水平,自尊水平及相关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张淑敏,刘云波,贾宇静,孙敏,陈丽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现代护理;2005年01期

8 侯东强;韩凤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及自我和谐状况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6年13期

9 郑洪利,于霞;青岛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10 李志凯;崔冠宇;赵俊峰;张香竹;;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登峰;崔红;朱荣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测量的是什么[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登峰;;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从心理学角度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3 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建明;结构方程模型及其隐变量交互作用分析在社会心理流行病学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2 庹焱;慢性腰背痛患者认知—情感应对、自我和谐与适应水平关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彦平;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秦爱粉;装甲兵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3 李朝霞;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江澜;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对防空兵心理健康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5 郝世君;电子对抗兵人际关系特点及教育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6 张悦;坦克部队新兵集训前后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7 肖霞英;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对自杀的态度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双利;新兵自我和谐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9 刘运全;海军航空兵士兵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蒋灿;自我意识量表的初步修订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鲁豫;某试验部队战士自尊和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2 王鲁豫;某部队军人自我和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5期

3 甘景梨,杨代德,高存友,赵亚男,汤松伟;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1期

4 甘景梨,吕存生,杨代德,张万恒,高存友,杨春,牛峰;综合性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惠广喜;气功是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的好办法[J];按摩与导引;1986年02期

2 王德仓;;《武警心理学》介绍[J];心理科学进展;1987年01期

3 管连荣;;宇宙飞行与心理学[J];心理科学进展;1987年03期

4 刘文明;;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一九八七年文献目录[J];心理科学进展;1988年01期

5 李秋实;;谈对优秀运动员训练体会[J];锦州医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6 任忠文;王正廷;于忍贤;沈卫民;;直接参战立功人员的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J];云南医药;1989年06期

7 约翰·赛耶尔;克利斯托弗·康诺利;张蓓;;心理训练的一个重要技巧——放松[J];体育科研;1989年04期

8 唐弋;强化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J];护士进修杂志;1991年02期

9 王绍仁;;心理训练在肩关节周围炎康复治疗中应用初探[J];中国康复;1991年02期

10 连小光;跳纵马焦虑情绪调治一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未多;;心理训练研究方法选择:单组被试设计[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蒋碧艳;;放松训练对射击运动员应激条件下某些生理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高润;;偏瘫患者肩痛的康复治疗—附35例报告[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朱会哲;李世亮;谷春国;;谈二十一世纪远洋船员的心理健康[A];2001航海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集[C];2001年

5 谷春国;戚晓丽;姜义;;论建立航海人员定型的心理学选拔和训练程序[A];2001航海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集[C];2001年

6 周树英;;学生指导与心理应用研究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姜博;;尊重与敬慕异性的心理训练对职校异性间学生交往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朱鸿武;王择青;祝卓宏;傅小玲;刘竞;张红梅;刘金花;尚蕾;;心理行为训练对SARS治疗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品质的影响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傅小玲;王择青;朱鸿武;祝卓宏;刘竞;张红梅;刘金花;尚蕾;;心理行为训练对SARS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朱鸿武;王择青;祝卓宏;傅小玲;刘竞;张红梅;刘金花;尚蕾;;心理行为训练对SARS治疗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品质的影响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成功;怎样控制考前情绪[N];中国煤炭报;2000年

2 本报特派记者 叶志明;巨人的肩膀[N];文汇报;2000年

3 协和医科大学 杨霞;触觉敏感训练与情绪[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张正秋 金光林;抓好民兵心理素质训练[N];中国国防报;2001年

5 记者 刘玉;辽宁全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攀岩宝典[N];中国旅游报;2001年

7 章奇;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术[N];大众科技报;2001年

8 刘兆昌;筑牢心理防线的堤坝[N];解放军报;2001年

9 金从强 特约记者 陈汉忠;强化飞行员心理训练[N];解放军报;2001年

10 孙玉林;城市作战战场管理刍议[N];解放军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京诚;不同放松方法的心理训练对主观松驰感和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郑磊;中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心理因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 杨梅;我国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控制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凤;必定归来的放逐者[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凌光明;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的有意注意稳定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苏娟娟;青少年学生的自尊、自我和谐和网络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闵登峰;二十年来中学作文教学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陆煜;我国竞技系列U-17足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现状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6 赵志航;北约主要成员国军校教育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荣敦国;对山东省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及提高对策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天思;高技术战争中作战心理效应与官兵心理训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9 明大阳;体能主导类健将级运动员人格特征与气质类型的分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锦涛;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人格特征之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45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445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3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