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评价

发布时间:2017-03-06 16:03

  本文关键词: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3年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评价

于颖颖  

【摘要】: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能产生一些信号小分子作为信息交流的特殊语言并不断向周围的环境中释放,当信号分子的浓度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菌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就会被启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调控作用即称为细菌的群体感应(quorom sensing, QS)。 当细菌的群体密度不断上升,分泌的信号分子达到一定浓度时,它们就会进入细胞内与相应的受体蛋白结合,形成受体蛋白信号分子聚合物,并与染色体上某个特定的DNA序列相结合,导致控制信号分子合成的靶基因表达,从而产生生物学特性,同时也会导致更多的信号分子的产生。细菌通过群体感应能够在群体范围内调控一些基因的表达,例如抗生素的产生、色素的产生、生物发光、生物被膜的形成、Ti质粒的接合转移、毒性基因的表达、细菌的群游和固氮基因的调控等。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发现通过天然或合成的群体感应调节剂可以干扰群体感应系统的信号传导来诱导或抑制某些不良基因的表达。 群体感应抑制剂不干扰细菌体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被视为抗菌药物发展的新方向。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合成新型的群体感应抑制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具有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疾病的治疗。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中备受关注并且研究最有成效的是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 AHLs)信号分子介导的QS系统抑制剂,即AHL类似物。因此,本文的目标是针对AHL类信号分子的QS系统设计的群体感应抑制剂。 紫色色杆菌的QS系统能利用自诱导剂AHL作为信号分子产生紫色杆菌素,因此,紫色色杆菌CV026作为细菌模型被广泛应用到QS系统抑制剂的研究中。许多N-高丝氨酸内酯类衍生物被作为QS系统抑制剂合成,其中C10-HSL和CL是抑制紫色杆菌素产生的最有效的QS化合物。AHL类似物有亲水性的内酯环和疏水性的烷基或芳基侧链,故AHL是一类有水溶性、且能穿过细胞膜的物质。有报道高丝氨酸内酯环和酰基尾链对抑制剂活性很重要,酰基链超过8个碳原子时,该化合物将具有抑制活性。 通过查阅文献,本文设计了两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首先,为了改善活性,我们保留高丝氨酸内酯母核,在母核与酰胺基团之间引入可以提高疏水性和碳链长度的苯磺酰基,而且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及抗QS系统的作用。同时为了探究苯磺酰基引入后烷基和芳基链的长度及取代基对QS系统抑制活性的影响,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N-磺酰基高丝氨酸内酯衍生物7a-7k。再者,以3-氨基-2-恶唑烷酮替代高丝氨酸内酯母核,同时探究烷基链的长度对QS系统抑制活性的影响,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3-氨基-2-恶唑烷酮衍生物13a-13e。 按照这两种设计思路,从简单易得的原料出发,采用9条合成路线,通过多步反应,共合成16个目标化合物:根据第一种设计思路合成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11个;根据第二种设计思路合成3-氨基-2-恶唑烷酮类化合物5个。并对它们在紫色色杆菌中对QS系统产生紫色杆菌素的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价,其中8个目标化合物具有抑制作用。构效关系分析表明,1)具有芳香侧链的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比脂肪侧链的具有更好的抑制活性,且连接脂肪侧链的碳原子个数超过9时,抑制活性显著降低。2)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的芳香侧链邻位具有吸电子基时,化合物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间位和对位。3)3-氨基-2-恶唑烷酮类化合物的侧链碳原子个数为10时具有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7d抑制紫色色杆菌产生紫色杆菌素的活性最高,为今后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发现活性更高的QS系统抑制剂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9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卫民;叶春强;王玉真;孙平华;;基于稳定的膦叶立德合成2(5H)-呋喃酮和2(5H)-吡咯酮作为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J];化学通报;2009年05期

2 陶金莉,迟莉丽,沈亚领,魏东芝;细菌的群体行为调控机制-Quorum sensing[J];微生物学通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巅辉;王文妍;岳俊阳;方柏山;;海洋费氏弧菌培养条件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8期

2 张润宇;;基于知识发现的体育旅游目的地需求预测模型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3 杨敬辉;文平兰;陈宏州;朱桂梅;潘以楼;;植物相关细菌生物膜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4 郭嘉亮;刘兆祥;巢伟;孙平华;;2(5H)-吡咯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体外作用[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3年01期

5 马晨晨;李柏林;欧杰;;食源性细菌的群体感应效应[J];食品科学;2008年09期

6 任利利;王焱;马风林;何兴兵;宋福强;田兴军;;上海地区果树根癌病发生与土壤环境的关系[J];生态环境;2007年02期

7 夏耘;郁二蒙;谢骏;余德光;王广军;李志斐;王海英;龚望宝;;基于PCR-DGGE技术分析生物絮团的细菌群落结构[J];水产学报;2012年10期

8 王辉;杨崇广;牛辰;;细菌的群体性行为与耐药[J];微生物与感染;2011年02期

9 陆文超;于顺廷;饶龙意;郭嘉亮;孙平华;;贝萨罗汀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文礼;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共栖异养细菌相互作用及其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培培;枯草芽孢杆菌NCD-2群体感应系统comQ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王玉真;几种天然呋喃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细菌生物被膜抑制活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李强;副溶血性弧菌群体感应相关蛋白CqsA的原核表达及结构预测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立言;红曲霉菌丝体分生机制和生长趋化性初步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承光;重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的酶学特性和功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邱健;含细菌群体感应淬灭酶的菌种筛选和鉴定[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高岩;梨火疫病菌群体感应系统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赵晓龙;L.paracasei HD1.7 prcR定位突变及pMG36e对该菌的转化[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李曼;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对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调控作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庞延东;几丁质酶和群体感应信号在Serratia plymuthica生防活性中的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嘉亮;陈卫民;;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与抑制剂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明,荫俊,史俊南;细菌之间的信息交流及其与口腔疾病的关系[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年07期

2 张彩凤;;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的分类及检测[J];生命科学仪器;2011年05期

3 刘晓岚;宋志军;孔晋亮;王恒壮;吴红;陈海荣;陈一强;;群体感应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20期

4 王昕;;Fur蛋白纯化及群体感应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5 王蓉;边专;聂敏;;变形链球菌中LuxS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6 刘晓岚;宋志军;孔晋亮;吴红;陈一强;王立赞;王恒壮;;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中lasR/rhlR基因缺陷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02期

7 邹姗姗;宫倩红;尹守亮;于文功;;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5期

8 刘晓岚;宋志军;王立赞;刘海静;王恒壮;陈一强;孔晋亮;陈海荣;蔡双启;;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缺陷对生物膜形成及大鼠肺部慢性感染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孔晋亮;刘晓岚;陈一强;宋志军;吴红;王立赞;陈海荣;;美罗培南对PAO1及lasR/rhlR基因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作用[J];内科;2007年03期

10 刘晓岚;宋志军;王飞;吴红;陈一强;王立赞;孔晋亮;王恒壮;;美罗培南对lasR/rhlR基因缺陷型铜绿假单胞菌早期生物膜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静;张玉倩;翁丽星;汪联辉;;新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DSF[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图文摘要集[C];2011年

2 吴小刚;段会梅;田涛;张力群;;生防假单胞菌2P24中hfq基因对抗生素及群体感应系统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涛;钱国良;胡白石;刘凤权;;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群体感应调节系统的鉴定与功能研究[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鹏;赵廷昌;;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群体感应系统相关基因的克隆[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孙蕾;吴茂森;陈华民;何晨阳;;水稻白叶枯病菌群体感应信号DSF和c-di-GMP系统中重要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鹏;赵廷昌;;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群体感应系统鉴定[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许岩;宋运忠;;基于改进基因群体感应耦合模型的基因系综时钟同步[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8 权春善;王建华;李新;范圣第;;洋葱伯克霍尔德菌CF-66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祖慧琳;朱敏敏;李永春;杨统一;刘玥;戚金亮;庞延军;沈恒冠;杨永华;;酸性土壤中豆科植物根际微生物群体感应的初步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曾名湧;郭红;刘尊英;曾惠;朱素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腐败变质与优势腐败菌群体感应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刘霞;[N];科技日报;2009年

2 姚春霞;[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梦华;天山根瘤菌群体感应调控蛋白MrtR与百脉根根瘤菌MrlI1/MrlR1群体感应调控体系的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郭秀春;海绵共栖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 NJ6-3-1中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王卉;外源蛋白介导的信号干扰对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及相关生理功能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路新枝;群体感应和环二鸟苷酸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卫阳;铜绿假单胞菌铁反应基因调控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綦国红;食源假单胞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产生及其对食品腐败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邢庆昌;RNAⅢ抑制肽防治骨科内植物葡萄球菌感染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8 孙平华;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3D-QSAR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雍阳春;群体感应在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10 周贤轩;大肠杆菌的细胞间通讯及信号传递[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明;基于中草药的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筛选[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刘茜;基于群体感应系统的数学建模与动力学分析[D];上海大学;2013年

3 武双;真菌群体感应分子调控产油酵母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郑昕;群体感应理论在Pseudomonas sp.HF-1定植中的作用及其应用潜能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5 邹姗姗;具群体感应抑制活性海洋真菌的筛选与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孙琦;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4年

7 Djakpo Odilon (奥德伦);2种中药——五倍子和黄连的抗群体感应与抗病原菌作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贾金丽;Serratia plymuthica群体感应系统鉴定及其信号淬灭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9 刘春晖;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中群体感应信号途径中三个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尹守亮;群体感应抑制活性海洋微生物的筛选与抑制因子活性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8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48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e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