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野外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6 17:41
【摘要】:本项科研工作的来源:军队“九五”军事医学研究课题(98M067)及广东省科研基金课题(99M04606G)。 目的和意义:颅脑创伤在平战时发生率都较高,特点是病情急、创伤重、变化快,其伤死率和残废率均很高。火器性颅脑损伤因其子弹高动能运动产生侵彻作用、空腔效应等造成机体更严重地损害,常引起组织结构破坏、出血、细胞损害和脑水肿,以及全身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的影响。而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特别是军事作战及长时间高强度作业时,由于大量产热,在高湿度的环境下汗液蒸发困难,加之持续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接受大量的外加热,导致体热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液循环衰竭等,可造成体内温度增高、代谢率增加、体液丧失和内环境失衡紊乱等;在此基础上合并颅脑火器性损伤,脑组织病理损害将更显著,同时损伤又加重了内环境的紊乱和全身重要脏器的负荷与损害,使颅脑火器伤后伤情发展更快、更重、更为复杂。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常形成典型的高温高湿气候,台海的危机、南海领土的保卫,以及在该区域作业、生活的人群面临着医疗保障的迫切需要,研究高温高湿条件下颅脑火器伤特点,对于未来南方战区军事作战及伤病员救治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选取犬为实验动物,在高温高湿野外环境下,系列性研究7.62mm手枪弹近距离致颅脑火器伤和高温高湿环境对其影响,分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及心、肺、肝和肾脏的损害特点,并探讨了药物性中枢降温、降脑代谢率的治疗途径。
【图文】:

脑挫伤,脑组织,颅内积气,颅内血肿


颅脑CT平扫,显示脑组织挫裂伤、颅内血肿CTsenaervealedbraineontusionnadlaceartion,intracranialhematoma图1一2颅脑Fig.l一2CTCfalllll】11.CT片,颅内积气和颅内破碎骨片残留,颅骨可见弹孔缺损区senashowedintracnarialPneumaotsis,介agmentsnaddefleiencydistrictonthe图1一3颅脑火器伤脑组织大体标本,脑挫伤出血Fig.l一3BraintissuegengarlsamPleinernaioeerebarlfiernnawound,barinconutsehemohrrgae图1一Zh后观察常温下颅脑火器伤组脑组织挫伤出血部(HE染色,X400)Fig.l一BraintissueofernaioeeerbralfirennawoundineornrnontemPeratueratferZhshowingbarincontusehemohrrgae(HE,X400)

透射电镜,进弹,头颅,颅骨


nariumrfagments2一3图2一3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结构正常(透射电镜,x8000)Fig.2一3BarintissueofeonortlgoruPineonunonetmPeruatershowingnevreeellsturetuernomral(TEM,X8000)图24枪击后挫伤脑组织,神经元细胞核异染色质减少,胞浆内线粒体肿胀及空泡样变,,神经元轴突出现脱髓鞘改变,(透射电镜,x5000)Fig.2一BarintissueofhtegoruPshowingtheheetorchormatininnevrecelldiminute,ehnodriosomeoeeurswellingnadvacuolardegeneration
【学位授予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8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红胜,郭燕舞,徐如祥;高温高湿环境下猫颅脑火器伤的病理学改变[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2 马德选,徐如祥,朱红胜;湿热环境猫颅脑火器伤早期脑微循环及血脑屏障的变化[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3 徐如祥;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的基础与救治研究概论[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4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书讯(Ⅰ)[J];物理;2000年01期

5 余厚友,贺建争,易成刚,孙明霞,杨颖,宋祖军;亚低温对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一氧化氮表达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1期

6 王士雷,曾因明,陈群,段世明;延迟性低温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4期

7 赵善民,何显教,黄丽娟,王彩冰,梁祚仁;急性低氧对微血管及心电变化的影响(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6期

8 陶登顺,刘维永,蔡建辉,李宏,李同勋,郭建军,安书杰;胸部火器伤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的神经机制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2527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527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5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