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氧饱和潜水环境对小鼠血清皮质酮及白介素-2含量的影响
【作者单位】: 海军医学研究所潜水医学研究室 水下生理学全军重点实验室;
【基金】:海军后勤部基金项目(编号:03-3303) 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编号:06M011)
【分类号】:R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苏宝田;;植物性神经系统与内分泌对免疫应答的调节[J];生理科学进展;1987年02期
2 龚锦涵,卢海,刘广青,孙云汉,袁锦富,潘令松,王文波,扬军,高丙春,尹世达,张景隆;350m模拟氦氧饱和潜水中人体生理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连,刘久山,李建国,彭华生;肺癌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J];癌症;1995年04期
2 罗慧玲,蔡体育,陈巧伦,梅承恩,李永强,黄民权;石斛多糖增强脐带血和肿瘤病人外周血LA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J];癌症;2000年12期
3 陈小冰,吕江清,李德宪,陈志宏,谭毅刚;三种药物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J];癌症;2001年12期
4 陈治文,夏俊,刘爱国,何天源;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5 陈治文,夏俊,刘爱国;脐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6 侯伟,钱冬萌,闫志勇,赵百慧,付强,王斌;基因变构IL-2重组克隆的构建[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郭建,宋达琳,王燕鸣;糖尿病并发感染大鼠模型建立及TNFα的变化[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张秋业,邹巧云,袁桂芬,王学华,耿新杰,王守亮;新生儿脐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9 强新,于王交,宋修歧,丁守怡;CD_3AK细胞的培养与抗肿瘤活性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陈黎龙;朱晓彤;江青艳;高萍;束刚;傅伟龙;;三肽囊素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转化、IL-2和IL-6分泌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J];动物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萍;SAg-SEB和MDV诱导雏鸡与荷瘤小鼠免疫学变化及细胞凋亡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李术;奶山羊氟病毒理学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3 张翼飞;小鼠眼内移植性黑色素瘤及其相关免疫偏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宋慧锋;人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黄志强;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应用IFN-γ和Lps处理的抗肿瘤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6 刘辉;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珠高、低反应并存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7 张巧艳;中药蛇床子的植物资源、种内变异和抗骨质疏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8 范雄林;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9 宋宗明;IL-1Ra对培养RPE炎前因子表达和实验性PVR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10 刘振华;基于树突状细胞途径的多发性骨髓瘤CTLs诱导及其免疫生物学特征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景宁;HBV感染者血清IL-2、IL-4水平与HBV DNA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2 杨薇娜;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马梦茵;慢性束缚应激中枢L-ENK与肝主疏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杨庆永;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TCR/CD3复合物介导的信号传导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5 辛洪U_;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肿瘤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6 陈战;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对多器官衰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7 杨国峰;毕赤氏酵母/hGM-CSF工程菌的构建及表达分析[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1年
8 居颂光;三株抗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单克隆抗体的获得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9 王雪峰;白介素-1β在人子宫内膜、颗粒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与胚胎着床的关系[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10 吴维光;紫杉醇对淋巴细胞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秀兰,钱锦康,王宝珍,,杨光华,汪涛;重力变化对小鼠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4年04期
2 于新凯;时文珠;左群;孙庆文;陆爱云;;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3 尹剑春,童昭岗,颜军;中小负荷运动对反复心理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IL-2和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4 温鑫菲;娄淑杰;邹军;;低氧环境下运动对大鼠血清睾酮、皮质酮浓度及其比值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俞海泉,陶恒沂,胡明洋,唐儒清,徐伟刚,张和翔;饱和潜水现场氦氧用气量估算的新方法[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6 陈勇,王文波;饱和潜水对机体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7 方以群,许骥,陈勇,肖卫兵,张和翔,于峰涛;海上150m氦氧饱和-182m巡回潜水对潜水员血浆和尿液CRH、β-EP含量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8 方以群,许骥,陈锐勇,肖卫兵,张和翔,于峰涛;海上氦氧150m饱和-182m巡回潜水对潜水员血清IL-6和IL-8含量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9 方旭东;300m饱和潜水系统研究取得新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1996年06期
10 杨涛,肖卫兵,方以群;饱和潜水对潜水员某些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职业医学;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涛;张剑;肖卫兵;方以群;;饱和潜水生理学研究的新进展[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广青;王德恺;汪振林;林嗣忠;朱变良;王廷贵;;200米氦氧模拟饱和潜水条件下营养素代谢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3 练庆林;倪勇康;孙学军;钱炳龙;蒋春雷;胡明洋;楼坚;陶恒沂;郭明珠;;140m氦氧饱和-166m巡回潜水医学保障研究[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叶鸣;李俊平;李栋栋;倪震;;低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作用及可能机制[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罗灿;付士波;鞠桂芝;;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脾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二次中青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6 孙学军;练庆林;钱炳龙;陶恒沂;;海上140m氦氧饱和-160m巡回潜水对潜水员肺呼吸功能的影响[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于滢;常波;衣雪洁;;健脾补糖对过度训练大鼠胃肠功能和糖原储备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常波;衣雪洁;许豪文;;中药不同的调理方式对递增负荷训练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郭明珠;练庆林;陶凯忠;蒋春雷;孙学军;;140m氦氧饱和-166m巡回潜水潜水员心理学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练庆林;陶恒沂;郭明珠;;140m氦氧饱和-166m巡回潜水对潜水员骨关节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苏银成 海军医学研究所所长 陶永华 肖德伦 于贵民;倾听潜水员的讲述[N];人民日报;2010年
2 科闻;人类可以生活在海底吗[N];北京科技报;2001年
3 吴琛 徐锋;海军潜水医学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N];科技日报;2001年
4 陈万军 郑文浩;我潜水员模拟深潜实验取得成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启荣;游泳训练及益气补肾中药对睾酮合成的几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和机理初探[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2 张华莹;益气生津法抗体力性疲劳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3 刘志元;不同运动应激状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反应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于永生;超重刺激损伤雄性成年小鼠生殖系统的SWP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恒荣;氦氧饱和环境对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2 柳威;强迫游泳大鼠不同行为反应性的精神病理学意义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3 孙晓海;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D];汕头大学;2008年
4 温美丽;后肢去负荷运动对小鼠生物节律的影响[D];中北大学;2012年
5 陈夫银;磁共振成像和频谱技术在体观察精神应激对大鼠海马体积和代谢物水平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6年
6 杨小英;牛磺酸复合液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34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53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