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GD修饰的载阿霉素酸敏感胶束的构建及抗肿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0:02
本文关键词:cRGD修饰的载阿霉素酸敏感胶束的构建及抗肿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构建集智能、高效、低毒为一体的c RGD修饰的、生物可降解酸敏感胶束给药系统,以期实现阿霉素在肿瘤新生血管和肿瘤细胞内的递送及药物的快速释放。同时,对所制备的胶束的体外及体内抗肿瘤效果进行考察。方法:本文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生物可降解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G-PTMBPEC,通过酰胺反应将c RGD连接到PEG-PTMBPEC末端。采用氢谱(1H NMR)对合成的聚合物材料进行表征。通过透析法制备了空白胶束和载药胶束。通过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胶束的粒径、电位、PDI、形态、载药量及包封率进行表征。以αvβ3受体过度表达的黑色素瘤细胞(B16)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主要的模型细胞。空白胶束的毒性,c RGD多肽的最佳配体密度及各种处方胶束的IC50值是通过MTT法测定的。在细胞摄取实验部分,通过激光共聚焦(CLSM)及流式细胞仪对胶束的摄取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通过不同的抑制剂对未经c RGD修饰的胶束(NT-micelle)及多肽修饰的胶束(c RGD-micelle)的摄取的抑制情况来考察胶束的摄取机制。CLSM进一步验证胶束在细胞内的p H敏感性。胶束的体内抗肿瘤实验是在B16荷瘤小鼠的体内进行的。采用HE染色法考察胶束对小鼠的心脏毒性。结果:1H NMR结果显示,所合成的PEG-PTMBPEC的纯度为80.3%,c RGD的连接效率为82.3%。所制备的胶束粒径在153-181 nm之间,PDI均小于0.3。胶束的载药量接近10%,包封率近60%。TEM电镜图显示,所制备的胶束形态圆整且分布均匀,同时在血清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胶束的体外释放呈现明显的p H依赖性。空白胶束对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均无毒,表明空白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主动靶向胶束的IC50值比未经修饰的胶束低1.82(B16)及1.78(HUVEC)倍。细胞对c RGD-micelle的摄取显著高于NT-micelle。胶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细胞,其中以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为主。CLSM结果显示,细胞内溶酶体的酸性环境可触发胶束的p H敏感性,使药物在细胞内可快速释放。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胶束组的小鼠即使在15 mg/kg的给药剂量下,仍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同时,c RGD-micelle比NT-micelle表现出更强的抑瘤效果。HE染色实验结果显示,胶束在高剂量的给药条件下对心脏无毒。结论:本文成功制备了c RGD修饰的酸敏感载阿霉素的胶束。所制备的胶束粒径均一,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在血清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体外释放呈现良好的p H敏感性。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主动靶向胶束具有较高的优势。胶束可实现DOX在细胞内的快速释放且在高剂量的给药条件下,对心脏毒性较低。总之,该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用于癌症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cRGD多肽 酸敏感 聚合物胶束 细胞摄取机制 快速释药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4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前言11-22
- 1. 刺激响应型纳米给药系统11-14
- 1.1 pH敏感型11-13
- 1.2 还原敏感型13
- 1.3 温度敏感型13-14
- 2. RGD多肽介导的主动靶向给药系统14-15
- 3. 纳米载体的摄取途径15-19
- 3.1 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15-16
- 3.2 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16
- 3.3 巨胞饮途径16-17
- 3.4 网格蛋白-小窝蛋白非依赖途径17
- 3.5 纳米载体的多途径内吞17-19
- 4. 阿霉素的简介19
- 5. 聚合物材料的简介19-20
- 6. 课题的设计理念及意义20-22
- 第一章 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表征22-25
- 1 材料与仪器22
- 1.1 材料与试剂22
- 1.2 实验仪器22
- 2 实验方法22-23
- 2.1 聚合物的合成22-23
- 3 实验结果23-24
- 4 讨论与小结24-25
- 第二章pH敏感胶束的制备及表征25-33
- 1 材料与仪器25
- 1.1 材料与试剂25
- 1.2 实验仪器25
- 2 实验方法25-28
- 2.1 DOX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25-26
- 2.2 pH敏感胶束的制备26
- 2.3 pH敏感胶束的表征26-28
- 3 实验结果28-32
- 3.1 DOX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28
- 3.2 胶束粒径、电位、PDI、包封率及载药量28-30
- 3.3 胶束的体外释放30-31
- 3.4 胶束的血清稳定性31-32
- 4 讨论与小结32-33
- 第三章pH敏感胶束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33-48
- 1 材料与仪器33
- 1.1 材料与试剂33
- 1.2 实验仪器33
- 2 实验方法33-37
- 2.1 细胞培养33-34
- 2.2 细胞毒性实验34-35
- 2.3 细胞摄取实验35
- 2.4 摄取机制考察35-36
- 2.5 细胞内定位36-37
- 2.6 数据统计分析37
- 3 实验结果37-46
- 3.1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37-40
- 3.2 细胞摄取考察40-42
- 3.3 摄取机制考察42-45
- 3.4 胶束pH敏感性考察45-46
- 4 讨论与小结46-48
- 第四章pH敏感胶束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研究48-54
- 1 材料与仪器48
- 1.1 材料与试剂48
- 1.2 实验仪器48
- 1.3 实验动物48
- 2 实验方法48-49
- 2.1 B16 荷瘤鼠模型的建立48
- 2.2 DOX给药剂量的筛选48-49
- 2.3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49
- 2.4 心脏病理切片观察49
- 3 实验结果49-52
- 3.1 DOX给药剂量的筛选49-50
- 3.2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50-51
- 3.3 心脏病理切片观察51-52
- 4 讨论与小结52-54
- 全文总结54-56
- 后续工作与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4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4-65
- 缩略词表65-67
- 致谢67-69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玲;cRGD修饰的载阿霉素酸敏感胶束的构建及抗肿瘤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cRGD修饰的载阿霉素酸敏感胶束的构建及抗肿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55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