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血小板载药体系的构建及其抗淋巴瘤效应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阿霉素—血小板载药体系的构建及其抗淋巴瘤效应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以血小板为载体制备阿霉素-血小板载药体系,研究其基本特性。观察载药后血小板形态、部分膜蛋白的表达及聚集功能的改变。观察阿霉素搭乘血小板后对Raji细胞及Burkitt淋巴瘤裸鼠模型的作用,通过作用于新生裸鼠原代心肌细胞及Burkitt淋巴瘤裸鼠模型,考察心肌毒性。方法(1)将全血离心、洗涤得到洗涤血小板(platelet),与不同浓度的DOX充分混合反应,通过2B分离柱分离后得到包载阿霉素的血小板(DOX-platelet); (2)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秤计算载药率(drug loading, DL)和包封率(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EE),荧光显微镜考察DOX是否被血小板包载,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观察DOX包载于血小板后对血小板的形态有无影响,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血小板膜蛋白CD41、CD61及CD47的表达,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及包载阿霉素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体外透析实验检测DOX-platelet中DOX的释放性能;(3)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DOX对Raji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计算IC50值作为实验浓度,DOX-platelet组则根据载药量计算,给予相当于含等量DOX的DOX-platelet。将Platelet、DOX及DOX-platelet与Raji细胞株及新生裸鼠原代心肌细胞共培养24h、48h、72h后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4)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5)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实验组经DAPI染色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6)FCM检测细胞内DOX的药物浓度。(7)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法和、vestern法分别检测各实验组Bad、Bcl-xl、Caspase9、P5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8)建立Burkitt淋巴瘤小鼠模型成功后将其分成Control、Platelet、DOX、DOX-platelet四个处理组,监测各组裸鼠体重及瘤块体积改变;(9)HE染色观察各处理组裸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10)RT-PCR法和western法分别检测各实验组裸鼠瘤体Bad、Bcl-xl、Caspase9、P5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DOX-platelet的表征Ⅰ.DOX可以被包载于血小板内,且计算得DOX-platelet的载药率为46.3%,包封率为86.6%;Ⅱ. DOX搭乘血小板后对血小板的形态无明显影响,血小板和包载阿霉素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及血小板膜蛋白CD41、CD47、D61表达量均无明显改变(P0.05);Ⅲ.在pH为5.5的环境中,36h内DOX-platelet中DOX累积释放率达到84.4%,而在pH=7.4及pH=8.4的环境中累积释放率均小于40%。(2) Raji细胞及新生裸鼠原代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Ⅰ. DOX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且计算得24h的IC50为0.243ug/ml;Ⅱ. Platelet组与Control组比较,对Raji细胞及原代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作用Raji细胞24h、48h及72h后,DOX组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2.06±3.5)%、(61.90±4.0)%、(72.30±4.1)%,DOX-platelet组对细胞增殖抑制率为(65.80±3.0)%、(85.23±3.7)%、(90.60±3.4)%,两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DOX-platelet组的作用更为显著,与DOX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作用24h及48h的P0.05,作用72h的P0.01);Ⅳ. DOX与DOX-platelet作用于原代心肌细胞24h、48h、72h,比较两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后发现,DOX-platelet组可明显减轻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3)FCM检测Raji细胞凋亡率及DAPI观察Raji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Ⅰ.作用Raji细胞24h后,Control、Platelet、DOX、DOX-platelet四组总凋亡率分别为(5.9±0.52)%,(14.6±1.21)%,(50.5±5.01)%和(73.1±8.37)%,DOX及DOX-platelet组细胞凋亡较Control组均明显增加(P0.01),且DOX-platelet较DOX组增加更为明显(P0.01);Ⅱ. DOX及DOX-platelet两组均可见到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且在DOX-platelet组中可见到更多的凋亡小体及细胞碎片。(4)FCM检测Raji细胞内DOX浓度:DOX及DOX-platelet组细胞内DOX浓度较Control组均增加(P0.01),且DOX-platelet与DOX比较增加更为显著(P0.05)。(5) 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Bad、Bcl-xl、Caspase9和P5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DOX及DOX-platelet两组与Control组比较,Bad、Caspase9和P5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 Bcl-xl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且DOX-platelet组的作用强于DOX组。(6)各治疗组裸鼠体重及肿瘤体积变化Ⅰ.DOX及DOX-platelet两组裸鼠肿瘤体积较Control组明显下降(P0.01),且DOX-platelet组较DOX组更为显著(P0.01)。Ⅱ.只有DOX组裸鼠体重较Control组显著下降(P0.01),Platelet组及DOX-platelet组与Control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7)HE染色观察各处理组裸鼠组织病理学改变除DOX组的心肌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等,其余各组各组织均未见到明显改变。(8) RT-PCR法和western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Bad、Bcl-xl、Caspase9和P53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DOX及DOX-platelet两组与Control组比较,Bad、Caspase9和P53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Bcl-xl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DOX-platelet组的作用强于DO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小板包载阿霉素后其形态、部分膜蛋白表达及聚集功能均无明显改变;(2)DOX-platelet可有效促进DOX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轻DOX对新生裸鼠原代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促进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内DOX药物浓度,上调Raji细胞Bad、Caspase9和P5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Bcl-xl的表达水平;(3)DOX-platelet可有效促进DOX抑制Burkitt淋巴瘤裸鼠肿瘤的生长,减轻对裸鼠心肌的损害,上调荷瘤裸鼠肿瘤组织Bad、Caspase9和P5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Bcl-xl的表达水平。
【关键词】:载药体系 血小板 阿霉素 淋巴瘤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43;R96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3
- 前言13-15
- 第一部分 新型阿霉素-血小板载药体系的构建15-22
- 1 材料与方法15-16
- 2 实验方法16-19
- 3.实验结果19-22
- 第二部分 新型阿霉素-血小板载药体系体外抗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的作用22-32
- 1 材料和仪器22-23
- 2 实验方法23-27
- 3 实验结果27-32
- 第三部分 新型阿霉素-血小板载药体系体内作用于淋巴瘤荷瘤裸鼠的作用32-37
- 1 材料与仪器32
- 2 实验方法32-33
- 3 实验结果33-37
- 讨论37-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7
- 文献综述 生物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47-61
- 参考文献54-61
- 个人简介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共同努力;;抗击淋巴瘤,我和弟弟一起努力![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3年12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大B细胞淋巴瘤的新类型、新亚型[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沈一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的若干问题[A];200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定宝;沈丹华;;灰区淋巴瘤[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4 周敏;欧阳建;陈兵;;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朱雄曾;;组合性淋巴瘤和灰区淋巴瘤[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朱雄增;;组合性淋巴瘤和灰区淋巴瘤[A];第十次全国淋巴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金洁;;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A];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谢炳寿;黄瑛;;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A];首届浙赣两省肿瘤研究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钱申贤;;特色部位淋巴瘤的治疗[A];2013年国家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3年
10 石远凯;秦燕;;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特点及治疗[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齐军元邋邱录贵;淋巴瘤——免疫细胞之“疫”[N];健康报;2007年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洪小南;淋巴瘤并非只长在淋巴结[N];健康时报;2008年
3 沈悌 谢海燕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注意防范淋巴瘤的袭击[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天舒;淋巴瘤:复杂的“单驼峰”发病曲线[N];健康报;2009年
5 主任医师 佟傟;预防淋巴瘤细节很重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璐;重视淋巴瘤早期信号[N];保健时报;2009年
7 湖南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 欧阳取长;从罗京去逝再谈淋巴瘤[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于娟;专家教您了解淋巴瘤[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刘晨;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部分淋巴瘤可以治愈[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记者 黎昌政;淋巴瘤发病增加并呈低龄化,如何预防[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颖;~(18)F-FDG PET-CT在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董长青;原发口腔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曹利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探讨[D];浙江大学;2015年
4 李延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陆庭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标志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6 孔钰;~(18)F-FDG PET/CT显像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16年
7 徐勇刚;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放疗的临床结果和剂量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8 戴鲁筠;两例肺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的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D];浙江大学;2014年
9 黄文亭;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10 于燕霞;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秀明;5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连静;淋巴瘤中RASSF5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mRNA表达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赵世华;年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4 陈聪;IL-12不同亚基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刘申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宏;淋巴瘤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基因多态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7 何延辉;~(18)F-FDG PET/CT显像在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疗效评价方面的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芳;EBER、PTEN和VEGF在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石源源;青岛地区淋巴瘤中EB病毒编码基因EBNA1多态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10 张云;~(18)F-FDG 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中期诊断及疗效评价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阿霉素—血小板载药体系的构建及其抗淋巴瘤效应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8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