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基于四氢萘骨架结构的新型CYP51抑制剂的合成及抗真菌生物活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17:11

  本文关键词:基于四氢萘骨架结构的新型CYP51抑制剂的合成及抗真菌生物活性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抗真菌感染的治疗日渐瞩目,临床上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艾滋病的流行、免疫抑制剂及肿瘤放化疗的广泛应用,严重破坏了人体正常菌群的共生关系,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幅度上升,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抗真菌药物的有限性、肝毒性、低效及耐药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和发展,寻找高效、广谱和安全的抗真菌药物是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根据抗真菌药物的结构分别介绍了多烯类、唑类和棘白菌素类药物的特点及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目前研究的化学合成的抗真菌先导化合物主要为杂环类化合物,杂环类先导化合物针对氮唑类和非氮唑类药物进行结构的修饰和改造,以寻找抗真菌活性强的新型先导化合物。本文针对喹唑啉酮类、苯并吡喃类先导化合物进行合理的药物设计、结构修饰及结构优化,筛选出不良反应小、活性强、抗菌谱广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应用对于抗真菌药物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研究会使活性强、抗菌谱广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取得更大的突破。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合成新型的喹唑啉酮类、苯并吡喃类先导化合物,根据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在合成过程中最佳的反应条件,合成出的先导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真菌测试,筛选出具有潜在抑菌作用新化合物,并为今后研究四氢萘类化合物结构优化和构效关系奠定基础。方法:1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合成:采用2-氨基-5-甲基-苯甲酸、丙酸酐和胺类化合物等为原料,经多步反应生成相应的喹唑啉酮类抗真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从时间、温度、缩合剂DCC的用量三个方面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得到最优的工艺路线。合成出的喹唑啉酮类先导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真菌测试,测定其抗真菌活性。2苯并吡喃类衍生物的合成:在四氢萘基本母核结构基础上,设计、合成苯并吡喃类衍生物,测定其抗真菌活性。结果:1.合成的18个化合物结构经过1H NMR、MS、13C NMR等方法确证,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2.经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1)化合物1经酯化氨解反应合成化合物2,反应收率影响的主次因素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化合物1与丙酸酐的料液比。最佳工艺为160℃下反应5小时,化合物1与丙酸酐的料液比1:10。(2)化合物2经氨解反应得到化合物3,反应收率影响的主次因素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缩合剂与反应物的投料比。最佳工艺为即30℃下反应24小时,缩合剂与反应物的投料比2:1。3.测定的先导化合物对5种临床致病真菌都具有潜在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7A2活性最佳,化合物6A1、6A2、6A4、6A5、7A1、7A2、7A3、7A4对新生隐球菌和热带念珠菌的抗菌活性优于氟康唑,化合物6A1、6A2、6A5、7A2、7A3具有较好的活性且抗菌谱广,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结论:本实验成功合成出18个比较新颖的四氢萘类抗真菌化合物,6A1-7A5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喹唑啉酮类、苯并吡喃类化合物结构修饰、优化和构效关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 羊毛甾醇14?-去甲基化酶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 先导化合物 苯并吡喃类化合物 体外活性测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4
【目录】:
  • 提要3-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2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2-25
  • 1 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研究进展12-19
  • 1.1 多烯类(Polyenes)12-14
  • 1.1.1 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12-13
  • 1.1.2 制霉菌素(Nystatin)13-14
  • 1.2 唑类(Azole)14-17
  • 1.2.1 氟康唑(Fluconazole)14
  • 1.2.2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14-15
  • 1.2.3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15
  • 1.2.4 其他15-17
  • 1.3 棘白菌素类(Spine albomycin)17-19
  • 1.3.1 卡泊芬净(Caspofungin)17
  • 1.3.2 米卡芬净(Micafungin)17-19
  • 2 新型抗真菌先导化合物研究概况19-24
  • 3 小结24-25
  • 第二部分 新型四氢萘类先导化合物的设计25-29
  • 1 四氢萘类先导化合物设计的基本理论26-27
  • 2 四氢萘类先导化合物的设计27-29
  • 第三部分 新型四氢萘类抗真菌化合物合成及活性研究29-50
  • 1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合成29-35
  • 1.1 合成路线29
  • 1.2 仪器和试剂29-31
  • 1.3 实验步骤31-35
  • 1.3.1 试剂的除水31
  • 1.3.2 化合物2制备31
  • 1.3.3 化合物 3A1的制备31-32
  • 1.3.4 化合物 3A2-3B4的制备32-35
  • 2 苯并吡喃类衍生物的合成35-40
  • 2.1 合成路线35
  • 2.2 仪器和试剂35-36
  • 2.3 实验步骤36-40
  • 2.3.1 化合物 6A1的制备36-37
  • 2.3.2 化合物 6A2-6A5的制备37-38
  • 2.3.3 化合物 7A1的制备38-40
  • 3 正交试验设计40-44
  • 3.1 化合物1经酯化氨解反应得到化合物2的正交试验设计40-42
  • 3.1.1 单因素考察试验40-41
  • 3.1.2 正交试验优选41-42
  • 3.1.3 结果分析42
  • 3.2 化合物2经氨解反应得到化合物3的正交试验设计42-44
  • 3.2.1 单因素考察试验42-43
  • 3.2.2 正交试验优选43
  • 3.2.3 结果分析43-44
  • 4 体外抗真菌活性测定44-48
  • 4.1 试验菌株44
  • 4.2 培养液的配制44
  • 4.3 对照药44-45
  • 4.4 仪器45
  • 4.5 活性测试方法45-48
  • 4.5.1 药液制备45-47
  • 4.5.2 药敏板制备47
  • 4.5.3 MIC_(80)值判定47-48
  • 5 结果与讨论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6
  • 致谢56-57
  • 附件一 缩略词表57-58
  • 附件二 化合物结构58-61
  • 附件三 部分化合物图谱61-72
  • 附件四 已发表和投稿论文72-93
  • 详细摘要93-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尊玮,王仁明,黄兴清;腹水真菌感染2例报道[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5期

2 佘尚扬;胃真菌感染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02期

3 ;《真菌感染学》[J];微生物学通报;2001年06期

4 牛云彤,孙妮,李少平,牛云枫,王辉;武警部队警犬与相关人群真菌感染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1年07期

5 沈丽,王宇,马镛;老年患者真菌感染82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1年06期

6 ;《真菌感染学》[J];微生物学通报;2002年01期

7 冯雨;上海地区血液系统真菌感染学术研讨会召开[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年07期

8 董央庆 ,陈雅娣 ,仲守珠;院内真菌感染41例回顾分析[J];右江医学;2002年01期

9 李小英,王正,许慧;临床真菌感染和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10 舒守宏,钱叶长,程高;肺部疾病并发真菌感染21例[J];临床肺科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平;;医院内真菌感染010801[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何介武;喻飞;王佑清;周玉枝;;我院150例真菌感染的分析[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牛云彤;李少平;孙妮;王敬;王丹敏;李贤慧;;武警部队运输和训练人群真菌感染调查[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王彩琴;梁根秀;段韶云;;临床真菌感染的特点及药敏分析[A];第九届西北五省(区)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夏媛;;老年住院患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A];2005全国首届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沈银忠;卢洪洲;;新发真菌感染[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谢振宇;祁浩;程金妹;郭玉德;;真菌在上呼吸道病理的作用(俄文文献综述)[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罗高兴;彭毅志;聂志宏;张晓兵;庄颖;袁志强;张立辉;周秘;程文广;吴军;张家平;罗奇志;;临床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研究[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冉玉平;;复杂真菌感染诊治经验分享[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罗高兴;彭毅志;吴军;;烧伤后真菌感染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卫东;小小真菌里大乾坤[N];科技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华凌;将真菌化敌为友[N];科技日报;2013年

3 常丽君;蚂蚁感染真菌后行为大变[N];科技日报;2011年

4 程文沁;真菌耐药困局寻解[N];医药经济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贾岩;抗真菌用药的多学科考量[N];医药经济报;2014年

6 孟淑娟;如何减少癣的自身蔓延[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7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教授 余进;真菌感染早诊 抢回救治时间[N];健康报;2011年

8 江西医学院一附院 教授 段德卿;老人肺部疾病应防真菌感染[N];家庭医生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徐棣军;别把真菌感染误当皮炎湿疹[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乐民;警惕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致真菌感染[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晓红;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及主要病原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红娟;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抗真菌代谢产物分析及抑菌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3 胡荣;血液肿瘤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来源及漱口预防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雅玲;养殖环境真菌气溶胶及相关真菌毒素的检测[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5 吴秀祯;双联苄类化合物羽苔素E的抗真菌机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晓利;病原性丝状真菌快速诊断和鉴定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袁长婷;核糖体RNA基因间隔区ITS及IGS在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分型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8 王志东;伊曲康唑γ-干扰素对真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欢;肝病患者真菌的感染特点和质谱快速鉴定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2 徐春兰;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鉴定与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3 刘健;莜麦病程相关蛋白Permatin抗真菌机理的初步分析[D];山西大学;2015年

4 李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细菌学与真菌学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浩志;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其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6 刘焱;储粮中主要真菌生长和毒素形成与产生CO_2的关系[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7 贺潇蒙;新型抗真菌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活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8 赵蕾;基于四氢萘骨架结构的新型CYP51抑制剂的合成及抗真菌生物活性评价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许丽波;实验动物模型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快速鉴定、诊断[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国兴;重症监护病房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四氢萘骨架结构的新型CYP51抑制剂的合成及抗真菌生物活性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50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4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