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经颅电刺激技术在睡眠调节中的作用和应用展望

发布时间:2022-01-08 03:12
  综述了经颅电刺激技术在睡眠调节中的应用现况,提出了经颅电刺激技术在航天员睡眠失调中应用的设想。目前两种主要的经颅电刺激技术,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均表现出一定的改变睡眠结构的功效。tACS还被广泛用于睡眠对记忆巩固影响的研究中,且经颅电刺激技术在睡眠相关情绪障碍问题的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当前tDCS的起效机制、作用原理尚不明确,对tACS的跨频段调节作用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阴、阳电极放置的位点及其与目标神经元群的相对位置、相对距离,以及刺激频率的设定与大脑基线状态的脑电(EEG)节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未来可以结合深度学习、脑机接口、神经反馈等技术来实现经颅电刺激对EEG节律的实时干预,并可考虑在诸如航天员等小样本人群中实现个性化干预。 

【文章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0,33(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经颅电刺激技术调节睡眠的原理
    1.1 睡眠过程中的脑电波变化规律
    1.2 神经电刺激技术调节睡眠状态的原理
2 经颅电刺激在睡眠干预中的应用
    2.1 tACS在睡眠干预中的直接应用
    2.2 tDCS在睡眠干预中的直接应用
    2.3 经颅电刺激在睡眠相关问题中的应用
3 展望
    3.1 经颅电刺激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设想
    3.2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电刺激技术促进睡眠的可行性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航天飞行对人体睡眠-觉醒节律的影响研究进展[J]. 陈海龙,吕柯,曲丽娜.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7(04)
[2]空间时间生物学研究进展[J]. 苏洪余,陈善广,李建辉,王志魁,徐宏.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8(03)
[3]快速眼动睡眠产生的神经机制:蓝斑核神经元停止发放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英文)[J]. Dinesh Pal,Vibha Madan,Birendra Nath Mallick.  生理学报. 2005(04)
[4]飞行人员多导睡眠图初步分析[J]. 陈同欣,王铃,孙绍芝.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1(03)
[5]睡眠EEG的多尺度信息熵分析[J]. 宦飞,王志中,郑崇勋.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1(01)



本文编号:3575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575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4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