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含苯甲酰腙基团荧光探针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3:12

  本文关键词:含苯甲酰腙基团荧光探针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存在keto-和enol-这两种互变异构体,因而与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同时表现出较强的光、电、磁性以及生物活性,在生物及药用活性、分析、催化领域、非线性光学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脂多糖(LPS),又称为“内毒素”,是G-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G-菌细胞壁中大量存在的LPS能激活先天免疫系统。在血液中,即使存在少量的LPS就会引起激烈的反应,比如,影响器官和细胞的功能与结构、改变代谢功能、使身体的温度升高。因此,要准确地测定内毒素对细胞功能和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五种含有酰腙基团的荧光化合物,并对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性质做了重点阐述。通过对比发现,它们分别对不同金属离子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含有香豆素骨架的化合物I、IV、V对Cu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与Cu2+结合后,发生荧光淬灭;化合物II的结构由于萘环的存在使其对Al3+有较高的选择性,与Al3+结合后荧光增强;含有喹啉环的化合物III对Zn2+有较高的选择性,与其结合后荧光增强。化合物I、II、III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向体系中加入脂多糖(LPS),通过荧光发射光谱发现加入LPS会使荧光强度恢复到初始程度。经细菌实验发现向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中加入相同浓度的配合物I-Cu2+,在紫外灯(365nm)照射下,G-菌的溶液荧光增强,而G+菌溶液几乎不变,结果证明了配合物I-Cu2+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快速区分G-菌、G+菌。
【关键词】:苯甲酰腙 水溶性 金属离子 脂多糖 荧光探针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4.5;TQ4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18
  • 1.1 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研究9-12
  • 1.1.1 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分类研究9-10
  • 1.1.2 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配位方式10-11
  • 1.1.3 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11-12
  • 1.2 水溶性荧光探针的研究12-15
  • 1.3 脂多糖(LPS)的研究15-16
  •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以及研究内容16-18
  • 第二章 含苯甲酰腙基团荧光探针分子的合成18-27
  • 2.1 实验仪器、设备18-19
  • 2.2 主要原料、试剂19
  • 2.3 含苯甲酰腙基团荧光探针分子的合成19-26
  • 2.3.1 7-二乙基氨基3[4'-N-((2-乙氧基)乙醇)甲基氨基苯甲酰基]甲基香豆素(I)的合成19-21
  • 2.3.2 2-羟基1[4'-N-((2-乙氧基)乙醇)甲基氨基苯甲酰基]甲基萘(II)的合成21-22
  • 2.3.3 8-[4'-N-((2-乙氧基)乙醇)甲基氨基苯甲酰基]甲基喹啉(III)的合成22-23
  • 2.3.4 7-二乙基氨基3[3'-(1H-苯并咪唑基)-4'-羟基苯甲酰基]甲基香豆素(IV)的合成23-24
  • 2.3.5 7-二乙基氨基3[4'-(1H-苯并咪唑基) 苯甲酰基]甲基香豆素(V)的合成24-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含苯甲酰腙基团荧光探针分子的光谱性质研究27-61
  • 3.1 化合物I的光谱性质研究27-37
  • 3.1.1 化合物I与金属离子反应的光谱性质研究27-30
  • 3.1.2 化合物I与铜离子反应的最低检测线的测定30
  • 3.1.3 化合物I与铜离子的结合常数Ks的测定30-31
  • 3.1.4 化合物I与铜离子反应的作用机理31-32
  • 3.1.5 化合物I与LPS反应的光谱性质研究32-34
  • 3.1.6 化合物I与LPS反应的最低检测线的测定34-35
  • 3.1.7 化合物I的细菌实验测试35-36
  • 3.1.8 化合物I的细菌成像实验36-37
  • 3.2 化合物II的光谱性质研究37-45
  • 3.2.1 化合物II与金属离子反应的光谱性质研究37-40
  • 3.2.2 化合物II与铝离子反应后最低检测线的测定40
  • 3.2.3 化合物II与铝离子的结合常数Ks的测定40-41
  • 3.2.4 化合物II与铝离子反应的作用机理41-42
  • 3.2.5 化合物II与LPS反应的光谱性质研究42-44
  • 3.2.6 化合物II与LPS反应的最低检测线的测定44-45
  • 3.3 化合物III的光谱性质研究45-53
  • 3.3.1 化合物III与金属离子反应的光谱性质测定45-48
  • 3.3.2 化合物III与锌离子反应的最低检测线的测定48
  • 3.3.3 化合物III与锌离子的结合常数Ks的测定48-49
  • 3.3.4 化合物III与锌离子反应的作用机理49-50
  • 3.3.5 化合物III与LPS反应的光谱性质研究50-52
  • 3.3.6 化合物III与LPS反应的最低检测线的测定52-53
  • 3.4 化合物IV的光谱性质研究53-56
  • 3.4.1 化合物IV与金属离子反应的光谱性质测定53-56
  • 3.4.2 化合物IV与铜离子反应的最低检测线的测定56
  • 3.5 化合物V的光谱性质研究56-59
  • 3.5.1 化合物V与金属离子反应的光谱性质研究56-59
  • 3.5.2 化合物V与铜离子反应的最低检测线59
  • 3.6 本章小结59-61
  • 第四章 总结61-62
  • 参考文献62-67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67-68
  • 致谢68-69
  • 附录69-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崇球,唐波,付红燕,王荣英;水杨醛型腙类试剂测定铝的研究[J];化学试剂;199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盛瑞隆;新型光化学传感分子的设计合成与分子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媛媛;新型铝离子、氰根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含苯甲酰腙基团荧光探针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85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6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