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姜黄素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表面活性剂在制药业中广泛应用于提高药物水溶性,维持药物稳定性,控制药物释放和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来理解表面活性剂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认识和理解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分子的各种作用行为至关重要。姜黄素作为一种药物分子模型,自身具有紫外吸收和荧光性质。本文主要采用光谱手段从姜黄素的稳定性、去质子化、抗氧化性等方面来研究表面活性剂与姜黄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姜黄素与单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的相互作用;姜黄素与单链表面活性剂DTAB和双子表面活性剂C12C3C12Br2相互作用的对比研究;姜黄素与不同碳链长度联结基团的双子表面活性剂C12CsC12Br2(s=2,3,4,6,12)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姜黄素 表面活性剂 相互作用 稳定性 去质子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3
- 1.1 姜黄素概述10-16
- 1.1.1 姜黄素的来源10-11
- 1.1.2 姜黄素与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11-12
- 1.1.3 姜黄素与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12-14
- 1.1.4 姜黄素与姜黄素类化合物的稳定性14-16
- 1.2 表面活性剂16-22
- 1.2.1 表面活性剂概述16
- 1.2.2 相关基本概念16-19
- 1.2.3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19-20
- 1.2.4 表面活性剂的用途20-22
- 1.3 姜黄素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研究进展22-23
- 第2章 姜黄素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23-34
- 2.1 引言23-24
- 2.2 实验部分24-25
- 2.2.1 试剂24
- 2.2.2 电导测量24
- 2.2.3 紫外光谱测量24-25
- 2.2.4 稳态荧光测量25
- 2.2.5 荧光偏振技术25
- 2.2.6 DPPH清除能力测量25
- 2.3 结果与讨论25-33
- 2.3.1 DTAB的胶束化过程25-26
- 2.3.2 姜黄素的紫外吸收光谱26-28
- 2.3.3 姜黄素的稳态荧光光谱28-30
- 2.3.4 荧光偏振技术30-31
- 2.3.5 姜黄素与DTAB相互作用机理31-32
- 2.3.6 姜黄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32-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姜黄素与单链表面活性剂DTAB和双子表面活性剂Ci2C3Ci2Br2相互作用的对比研究34-46
- 3.1 引言34-35
- 3.2 实验部分35-37
- 3.2.1 试剂35-36
- 3.2.2 电导测量36
- 3.2.3 紫外吸收光谱36-37
- 3.2.4 稳态荧光光谱37
- 3.2.5 焚光偏振技术37
- 3.2.6 Zeta电位测量37
- 3.3 结果与讨论37-44
- 3.3.1 C_(12)C_3C_(12)Br_2和DTAB的胶束化过程37-38
- 3.3.2 Cur~(3-)在胶束中的碱解动力学38-40
- 3.3.3 姜黄素在胶束中的紫外吸收光谱40-42
- 3.3.4 姜黄素在胶束中的稳态荧光光谱42
- 3.3.5 姜黄素在胶束中的各向异性42-43
- 3.3.6 姜黄素在胶束中的pK_(al)值43-44
- 3.4 本章小结44-46
- 第4章 姜黄素与不同碳链长度联结基团的双子表面活性剂C_(12)C_3C_(12)Br_2(s=2,3,4,6,12)的相互作用46-58
- 4.1 引言46-47
- 4.2 实验部分47-49
- 4.2.1 试剂47
- 4.2.2 紫外吸收光谱47-48
- 4.2.3 稳态荧光光谱48
- 4.2.4 荧光偏振技术48-49
- 4.3 结果与讨论49-57
- 4.3.1 姜黄素在C_12C_3C_(12)Br_2胶束溶液中的紫外和荧光光谱49-51
- 4.3.2 Cur~(3-)在C_(12)C_6C~(12)Br_2胶束中的盐效应51-52
- 4.3.3 姜黄素在C_(12)C_5_(C12)Br_2胶束中的各向异性52-53
- 4.3.4 姜黄素在C_(12)C_5C_(12)Br_2胶束中的pK_(al)值53-54
- 4.3.5 Cur~(3-)与C_(12)C_5C_(12)Br_2胶束的相互作用机理54-55
- 4.3.6 Cur~(3-)在C_(12)C_5C_(12)Br_2胶束中降解55-57
- 4.4 本章小结57-58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6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扬;张丽;黄力;阎建辉;;正交法优化姜黄中姜黄素提取工艺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8年06期
2 成晓静;刘华钢;赖茂祥;;莪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李吉来,于留荣;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姜黄中总姜黄素类含量[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4 张丽;黄力;李扬;阎建辉;刘怀金;;丙酮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工艺研究[J];应用化工;2009年03期
5 夏文娟,肖小河,刘峰群,苏中武,乔传卓;国产姜黄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9年07期
6 程东庆;蔡琴;李毅;周芳美;沃兴德;;姜黄素的微生物转化产物体外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年05期
7 张;国外首次报道的中药姜黄根茎的抗肝毒原理[J];临床荟萃;1986年01期
8 王亨立;;郁金·姜黄·莪术[J];中医药学报;1990年01期
9 徐学涛;张瑞瑞;杜志云;卢宇靖;张q;;荧光猝灭法研究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与酪氨酸酶间的相互作用[J];光谱实验室;2011年04期
10 黄洪志;中药姜黄根茎的抗肝毒原理[J];中成药;198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晓华;巴根那;白明刚;;HPLC法同时测定蒙药协日嘎四味片中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二脱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2 卜宪章;邵伟艳;仇旭;左应林;周斌华;刘浩;杜军;;基于天然分子片段的结构改造:多靶标4-芳烯姜黄素类活性分子的发现及其抗肿瘤作用[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煜亮;;双去甲氧基姜黄素通过恢复肺癌细胞内WIF-1表达[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敏;贾君君;张钰苓;唐燕萍;兰泽伦;;不同品种莪术化学成分比较研究[A];第二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樊艳茹;李雅娟;曹美文;王毅琳;;不对称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化及与DMPC囊泡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刘洋;刘燕;郭荣;;α-环糊精对表面活性剂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奚菊群;郭荣;;咪唑类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与β-乳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岩;周凤;赵莉芝;陶倩;马如江;安英丽;史林启;;表面活性剂诱导的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胶束化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张遵民;郭洪霞;;液晶-水界面的锚定取向转变[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周湘竹;周瑜;郝京诚;;卵磷脂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相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鹏;全球化是企业成功的关键[N];中国化工报;2000年
2 王斌 编译;名副其实的“工业味精”[N];中国化工报;2000年
3 书香;表面活性剂产业将有新动向[N];中国化工报;2001年
4 孙保兴;阴阳离子对表面活性剂组合体将不断释放潜力[N];中国化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孟朝红;表面活性剂发展呈现新趋势[N];中国化工报;2002年
6 中轻联;张高勇同志因病逝世[N];消费日报;2007年
7 记者 王志田;让创新成为习惯[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杨改霞;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产学研示范基地成立[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辛安;国产表面活性剂基本满足需要[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张云普 江书程;只为石油滚滚流[N];中国石油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星船;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煜亮;姜黄素-3通过恢复肺癌细胞内WIF-1表达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3 郭立达;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抗结肠癌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安东;姜桂散抗类风湿缓释制剂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梁广;结构稳定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设计、合成、药理筛选和药理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星;三类活性天然产物—蟾蜍甾烯、姜黄素、土荆皮乙酸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
7 高磊;姜黄素类多药耐药逆转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李娜;离子液体中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吴宏伟;基于代谢组学的姜黄、郁金寒热药性差异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10 延辉;两亲分子自组装体系及其耐盐机理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丹;姜黄素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2 厉凤霞;姜黄素—聚合物功能化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肖忠闪;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江明星;姜黄素提取及其修饰产物的活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靳晓丽;姜黄中姜黄素类组效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李晓鹏;姜黄素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抗肿瘤活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晔尘;多靶点抗肿瘤药物茚并异喹啉类似物和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杨亮;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剂型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苹;姜黄素及其单羰基类似物的稳定性及其药理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10 薛海鹏;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姜黄素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3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45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