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与自觉疲劳分级在氦氧饱和潜水中潜水员机体疲劳监测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心率与自觉疲劳分级在氦氧饱和潜水中潜水员机体疲劳监测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大深度氦氧饱和潜水过程中,心率(heart rate,HR)与自觉疲劳分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在潜水员机体疲劳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500m饱和潜水系统模拟水下100m压力环境:压力为1.1 MPa;氧分压为35~52kPa;二氧化碳分压0.5kPa;高压暴露期间温度为(31.0±1.7)℃;相对湿度为(76.8±3.5)%。呼吸气体为氦氧混合气。选取6个时段检测18名潜水员的HR与RPE值,包括:(1)入舱前1天;(2)到达100m稳压第1天;(3)100m运动负荷至峰值;(4)100m稳压第2天;(5)出舱后第1天;(6)出舱后第7天。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配对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从入舱前1天至到达100m稳压第1天,HR下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出舱后第1天至出舱后第7天,HR升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舱后的基础RPE值与入舱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m稳压阶段的运动负荷试验中,HR与RPE变化呈一致性,且峰值时测得的数据与到达100m稳压当天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水员RPE值与HR呈高度相关(r=0.734,P0.01)。结论 HR和RPE可以作为潜水员大深度氦氧饱和潜水时机体疲劳监测指标。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海军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心率 自觉疲劳分级量表 疲劳 氦氧饱和潜水
【基金】:全军后勤“十一五”科研基金重大项目(AHJ06J006)~~
【分类号】:R845.1
【正文快照】: [Acad J Sec Mil Med Univ,2015,36(9):978-982]研究表明,高气压环境下,潜水员心率(heartrate,HR)减慢,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心脏负荷增加[1-3],与之伴随的突出问题是机体疲劳的累积[1,4]。但目前对潜水员机体疲劳监测的研究却少有报道。本研究根据饱和潜水临场医学保障即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卢海;尹世达;杨树福;王少;;高气压对心率和心脏的影响[J];海军医学;1992年03期
2 蔡启明;以动态心率为指标的体力疲劳的评价方法研究[J];人类工效学;1999年01期
3 田野,马鹏鹏,郭时杰,满君;连续运动后延迟性肌肉损伤的适应性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4 章恒笃,张振炜,王子彦,肖书浩,万振中;3.6MPa氦氧饱和潜水对潜水员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2年03期
5 肖卫兵,张振炜,陈龙飞,潘令松;4.6 MPa氦-氧暴露时小鼠脑干诱发电位和脑电变化的初步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6 陈锐勇,肖卫兵,方以群,许骥,张和翔,于峰涛;海上氦氧150m饱和-182m巡回潜水潜水员肺功能的变化[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富强;康俊辉;董明驹;;52例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血清肌红蛋白的变化及意义[J];重庆医学;2011年11期
2 徐宏伟;刘俊松;张舜;;480m氦氧模拟饱和潜水人员疗养保障模式的实践[J];东南国防医药;2011年04期
3 孙健;苏祝捷;周美如;林景红;唐力;;几种生化指标在古典摔跤运动员大强度训练机能评定中的应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孟隽卿;;延迟性肌肉酸痛研究进展[J];搏击(体育论坛);2013年10期
5 陈瑶;郭子渊;;血清肌酸激酶与运动训练控制[J];冰雪运动;2014年04期
6 ;Evaluation of upper limb muscle fatigue based on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1年10期
7 周前祥;谌玉红;马超;郑晓慧;;基于sEMG信号的操作者上肢肌肉施力疲劳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年08期
8 周前祥;蔡刿;王宏伟;赵志峰;;工效虚拟人研究的最新进展[J];计算机仿真;2009年05期
9 薛敏;孙卫兵;;从超量恢复理论谈延迟性肌肉酸痛对机体的积极影响[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沈明海;王杰春;;安徽省部分中学、高校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特点及现状的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平;光生物调节作用对类固醇肌病预防效应的细胞模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全生;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机制、检测指标及保护手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埃地;不同形式与强度适应性运动对肌肉损伤的预防作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刘向辉;Plyometric练习对骨骼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5 汪黎明;不同时间间隔重复离心运动后肌肉损伤与适应特点及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6 吴云川;推拿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疗效评价和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马荣连;推拿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恢复及对大鼠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郭刚;骨骼肌运动性微损伤机制及牛磺酸、白藜芦醇干预效果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9 杨立兵;建筑火灾人员疏散行为及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孙锦绣;运动性心理疲劳的ERP和HRV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丽芳;柔性可纺织涂碳纤维导电/传感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阮卓芬;湖南省女子400米栏优秀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刘培义;家具配料工段的作业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4 李扬;不同运动方式对反映肌肉微损伤指标影响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彭慧慧;补充HMB对不同运动时间后大鼠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陆彩凤;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对大鼠骨骼肌VEGF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6年
7 王万梁;单项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雷涛;急性离心运动对大鼠骨骼肌bFGF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年
9 岳江山;一次性力竭运动后疲劳主观感受与客观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10 朱德良;颈康灵对颈椎病模型兔颈肌超微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承烈;体力疲劳发生机理的进展与预防[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4年02期
2 高丙春;龚治平;黄小琴;;80m氦氧饱和-100m巡回潜水时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海军医学;1988年04期
3 章恒笃,戴端阳;模拟36.5米氮氧饱和潜水26昼夜中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摘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5年01期
4 蔡启明;以相对心率为指标来衡量体力极限负荷的探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5 蔡启明;便携式自动心率检测仪的设计[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5年02期
6 章恒笃;;氮氧饱和潜水人体的心电图变化[J];铁道劳动卫生通讯;1984年04期
7 黄松青;樊延南;;J 波临床意义的初步观察[J];心电学杂志;1987年01期
8 项普生;陈灏珠;;植物神经与心律失常[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0年03期
9 田野,王义润,杨锡让,唐朝枢;运动性骨骼肌结构、机能变化的机制研究—Ⅱ.力竭运动对线粒体钙代谢水平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3年01期
10 章恒笃,陈锋;200米氦氧模拟饱和潜水对人心血管功能影响[J];应用生理学杂志;198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庭;陈锐勇;杨涛;张民;冯磊;沈玉娥;肖卫兵;;模拟480m氦氧饱和潜水实验的舱室环境控制[J];海军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2 包晓辰;方以群;马骏;孟淼;肖卫兵;;480米氦氧饱和潜水时粘附分子及腺苷的表达变化[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3 ;302米氦氧饱和潜水模拟实验的医务保障工作[J];铁道劳动卫生通讯;1983年01期
4 张辉;菅山晓;郭杰;戎福康;;250m氦氧饱和潜水实验的舱室环境控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1年04期
5 龚锦涵,卢海,刘广青,孙云汉,袁锦富,潘令松,王文波,扬军,高丙春,尹世达,张景隆;350m模拟氦氧饱和潜水中人体生理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4年01期
6 章恒笃;陈锋;戴端阳;;200M氦氧饱和潜水中人的心血管功能变化[J];海军医学;1984年04期
7 章恒笃,陈锋;模拟200m氦氧饱和潜水全过程中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变化[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5年05期
8 王兴化;;302m氦氧饱和潜水模拟实验的心率变化[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9年03期
9 于志洁,,朱磊;350m模拟氦氧饱和潜水中人体环核苷酸的变化[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10 杨涛;王小鹏;李慈;黄志强;何佳;陈海庭;;模拟400m氦氧饱和潜水对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家颂;金伟;赵鹤鸣;吉宏伟;荆岩林;;对行业标准《200m氦氧饱和潜水减压病处置原则》的几点思考[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沈文敏 赵国财;我国首次完成氦氧饱和潜水作业[N];人民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桂娟;海的深处刻有你的名字[N];中国交通报;2010年
3 赵虎邋通讯员 赵国财;再创时间和深度两项新纪录[N];中国水运报;2007年
4 赵国财;潜水钟,向103.5米处下潜![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沈文敏 赵国财;深海中,我们挑战极限[N];人民日报;2007年
6 本报驻沪记者 赵虎 通讯员 赵国财;中国“海上神六”返航[N];中国水运报;2007年
7 记者 苏银成;493米,潜水员“闯关”成功[N];人民日报;2010年
8 记者 谈燕;480米水深 潜水员停留49小时[N];解放日报;2010年
本文关键词:心率与自觉疲劳分级在氦氧饱和潜水中潜水员机体疲劳监测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47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