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环境下晕动病热习服消退后再建立所需时间的观察
本文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下晕动病热习服消退后再建立所需时间的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对已建立热习服但停止训练3个月达到退化状态的受试者再次进行高温高湿环境下系统训练,观察再次建立热习服的时间,探讨晕动病习服消退与再建立的规律。方法 29名已建立热习服的受试者,在经过停止高温高湿环境训练3个月后,再次在39℃与85%湿度的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与建立期实验相同项目、相近强度的晕动病转椅吊转训练。结果与建立期实验中受试者要经过30 d才能达到热习服相比,在同样的频次和强度下,27名(2人退出)受试者仅经过19 d即达到建立期实验训练后的热习服水平,晕动病热习服退化后再建立所需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受试人员热习服退化后再次建立热习服所需的训练时间比首次建立所需时间短。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军事体育教研室;海军飞行学院军事体育教研室;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晕动病 习服
【基金】:新药创新重大专项课题(2008ZXJ09009-002)~~
【分类号】:R82
【正文快照】: 晕动病(motion sickness)是因机体暴露于运动环境中,受不适宜的刺激(直线和/或角加速度)而引起以头晕、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为主的症候群[1]。晕动病可分为晕船病、晕机病、晕车病、宇宙晕动病和模拟器晕动病等,且发病机制极其复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建萍;盖晓波;;航海运动病发病机制的探讨[J];海军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2 王尔贵,薛龙增,张炳新,高建林;晕动病的病因及防治[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长青,严翊,谢敏豪;热应激与运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黄柒金,徐如祥;高温高湿环境颅脑火器伤后兔生命体征的变化[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3 乐燕,刘晓虹,张天成,包瀛春;晕船防治的心理学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周美娟,丁振华;高温高湿环境对受照小鼠生存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马德选,徐如祥,朱红胜;湿热环境猫颅脑火器伤早期脑微循环及血脑屏障的变化[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6 李煜罡,彭朗鸣,刘灏,李玉萍;渡海登陆作战水际滩头战伤的基本特点及初期急救原则[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2年02期
7 王影,李亚洁,翟惠敏;营养素对湿热和创伤应激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3期
8 吴奋,潘勤,谢美蕴,任爱民,强爱乾,肖成峰,邬堂春;中暑士兵血清酶学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1年02期
9 王灿,王悦妮,刘大为,邓岩辉,李延龙;高温对大鼠血管活性物质含量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4年01期
10 侯建萍;盖晓波;;航海运动病发病机制的探讨[J];海军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柒金;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后HSP70、p38 MAPK变化及其作用机理[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德选;湿热环境对猫颅脑火器伤早期血液流变学和血脑屏障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2 李泽;热暴露大鼠体内免疫成分的变化及甘氨酸抗热暴露大鼠内毒素血症作用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3 朱红胜;高温高湿环境对猫颅脑火器伤时生命体征及病理损害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4 张晓鹏;L-精氨酸对热暴露小鼠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5 覃鲁宁;成年大鼠下丘脑POAH区神经元L-型钙通道全细胞电流特性及温度敏感性[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6 于磊;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研究兔外周血单核细胞热适应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7 周美娟;湿热环境对辐射动物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8 颜爱武;部队中暑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及信息咨询系统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9 石真玉;热预处理诱导的HSP70对机体抗氧化及抗损伤能力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影;湿热环境下创伤大鼠的应激反应与复合营养素的保护作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松,赵闯;关于海上专业学生预防晕船贮备体力的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侯建萍;盖晓波;;航海运动病发病机制的探讨[J];海军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3 胡峰,孙学川,罗涛,康光全,游继平;“抗眩晕操”的生理学基础[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马先鹤,邹飞,陈君,罗炳德,华旭初;高温环境复合因素对战士血中电解质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5 杨月珍,王尔贵,沈兴华;运用心理测量指标筛检晕船发病易感人群[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6 王尔贵,薛龙增,张炳新,高建林;晕动病的病因及防治[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2年04期
7 沈兴华,杨月珍,王尔贵,杨健荣,张彩玲,任晓波,沈健恩,王倩;影响个体晕船病发生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1期
8 秦世贞,俞启福,李庆棣,赵云涛,马贵喜,郝唯蔚;高温、噪声及其复合对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内皮素含量的影响(论著)[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7年02期
9 关卫清,冯国基,于克峰,夏守文,郑长青,李川,张新德;远航前后舰员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变化[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业彬;舒为群;;军事作业环境微生物与战(创)伤感染[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俐;野外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黄柒金;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后HSP70、p38 MAPK变化及其作用机理[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3 黄剑侯;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琳;高温高湿环境对晕动病的影响及热习服与消退再巩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莫烽锋;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晕动病发生机制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周祥吉;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免疫学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4 张洪涛;高温高湿环境犬肢体火器伤后机体应激性变化及组织损伤防治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5 张旭辉;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HSP70、TNF-a、氧自由基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6 李洪涛;辽宁省女子自行车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中体核温度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1年
7 游嘉;热环境军事作业应激负荷评价生物学标志物筛选及损伤防治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7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57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