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20:26

  本文关键词: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CT 枪弹伤 远达效应 内皮素 皮质醇 应激反应


【摘要】:研究背景: 随着军事科技水平的发展,子弹致伤力的大幅度提升,导致四肢枪弹伤在战伤的比率逐渐增高。枪弹对机体的损伤,除枪弹导致的直接弹道损伤外,与原发伤相隔较远的远隔器官也会发生损伤,即远达效应。研究认为,枪弹伤所引发的远达效应主要是由机体应激反应所致[1]。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远达效应的致伤机制已有部分研究报道,但对远隔脏器出现的损伤及其病情进展变化的特点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枪弹伤所致远隔脏器损伤早期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影响这些表现的主要因素尚未见系统报道。该实验在本课题组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观察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诱发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肺损伤早期病理学的变化特点;观察枪击前给予抗损伤药物防护(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络血10mg)后,对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远隔脏器肺损伤的防护效果,为今后筛选预防和早期诊断肢体枪弹伤对肺远达效应损伤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拟采用64排螺旋CT,分析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效应损伤早期影像学的改变及其特点;动态检测枪击前以及枪击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内皮素(ET)及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明确这些指标变化与枪击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远达损伤的发生机理,为有效监测、预防和减轻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损伤提供可靠实验依据。 目的: 明确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肺远达效应的影像学、病理学及生物化学表现特点,探讨肺远达效应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观察抗损伤药物对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效果,为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损伤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实验一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的远达效应研究 健康平原猪12只,雌雄不限,9~12月,45~55kg,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自制木质固定架。实验猪仰卧,将其四肢固定在固定架两侧。复制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动物模型,采用国产81-1式半自动步枪,子弹直径为7.62mm,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VCT),动物麻醉成功后,在致伤前,先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抽取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用的伤前影像及生化资料。从一侧下肢上段(股动脉前方1.0cm处)肌肉组织丰富处,避开骨骼和大血管,由内向外50cm近距离射击致软组织贯通伤,保证子弹着点准确,对侧衬以自制子弹阻尼装置。致伤后不清创,立即包扎止血,分别于枪击后5min、10min及25min各时间点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血采集,进行血浆ET及COR检测。上述操作结束后,用10%氯化钾10mg心内注射处死动物,即刻开胸,剪断大血管放血,完整取出全肺,一部分肺标本在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一部分肺标本参照影像学显示的病变区取材,进行病理检查。 实验二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研究 健康平原猪24只,,雌雄不限,8~12月,40~55kg。动物来源、致伤武器、麻醉及致伤方法均同实验一。实验的动物随机分为药物防护组与实验组,每组12只。药物防护组枪击前3天给予抗损伤药物(每天静脉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络血10mg)。实验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致伤前,所有动物先行胸部VCT扫描及抽取耳缘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用的伤前影像及生化资料。分别于致伤后5min,10min,25min及60min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血采集,进行血浆ET及COR检测。上述操作结束后,方法同实验一,处死动物并进行相关病理检查。 结果: 1.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可致肺脏远达效应损伤,在VCT图像上表现为双肺出现不同程度的条索状、斑片状及大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欠均匀,周边肺野显示透光度减低,部分肺段出现实变改变。肺间质可见渗出,肺实质亦见炎性渗出,细支气管炎症改变。所有动物均无血气胸表现。 2.枪击后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均可见肺表面大小程度不同的斑片状出血,边界清晰,呈暗红色或鲜红色,未见明显脏层胸膜和肺实质破裂。给予抗损伤药物的防护组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仅见少量散在红色出血点。光镜下可见猪肺组织弥漫性出血,肺泡腔扩张、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肺泡间隔增厚,呈蜂窝状改变,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肺间质出血、水肿,小叶出血、实变,支气管粘膜组织内可见炎细胞浸润。药物防护组镜下可见猪肺组织内少量出血,仅在少量肺泡腔内查见散在红细胞,肺泡间隔稍增厚,其内伴有少量炎性渗出及少量炎细胞浸润,血管轻度扩张。 3.血浆ET及COR水平在枪击后呈明显上升趋势,枪击后各时间点均较枪击前升高,以枪击后10min最为显著(P0.05)。而药物防护组枪击后血浆ET及COR水平较枪击前均有所增高,但ET无统计学差异(P>0.05),COR在枪击后10min较枪击前增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未防护组(实验组)相比较,增高的程度不显著。 结论: 1.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可致肺远达效应损伤,早期即可通过胸部VCT发现其影像学改变,病理组织学观察也证实肺部间接损伤的存在,而且影像学的表现与病理改变伤情一致。 2.病理学观察及生化研究提示应激反应参与了远达效应致肺损伤的形成过程。 3.枪击前给予抗损伤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效应的损伤。
【关键词】:CT 枪弹伤 远达效应 内皮素 皮质醇 应激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82
【目录】:
  • 缩略语表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4
  • 文献回顾14-24
  • 实验一 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的远达效应研究24-35
  • 1 材料24-25
  • 2 方法25-28
  • 3 结果28-33
  • 4 讨论33-35
  • 实验二 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研究35-44
  • 1 材料35-36
  • 2 方法36-37
  • 3 结果37-41
  • 4 讨论41-44
  • 小结44-45
  • 参考文献45-52
  • 附录52-54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54-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兴皋;;现代战争模式下康复医学学科的准备和发展[J];东南国防医药;2006年05期

2 殷作明,胡德耀,李素芝,杨志焕,叶峰,刘良明,石权贵,宋俊,林秀来;高原高寒战时环境肢体火器伤后应激反应的特点[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3 殷作明,胡德耀,李素芝,叶峰,石权贵,宋俊,刘良明,杨志焕,陈永龙,刘安;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T-AOC、SOD、MDA的特点变化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4 张旭升;邹利光;白莉;张松;王长征;梁开运;;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改变的HRCT定量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马茂,耿志琴,和新颖,孟绍菁;地塞米松抑制炎症介质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0期

6 张碧波;;重症创伤患者血清IL-6、IL-8、IL-18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年06期

7 王玮,王劲武,陈辉武,陆洲,蔡玲,方向东,刘洁,刘斌,赵耀;高原肝脏枪弹伤致肺间接损伤的CT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4年09期

8 李长启;王素凤;李坤成;;X线平片和CT扫描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9年09期

9 陆一农;李加寿;;高速投射物致远达效应伤的实验观察[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0年02期

10 梁朝革,贾连顺,陈长青,丁真奇,翟文亮,练克俭;高速椎体火器贯通伤对早期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702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702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9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