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高压氧对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2 18:25

  本文关键词:高压氧对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高压氧 脑血管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摘要】:高压氧在潜水作业和临床高压氧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在一定压力-时程范围内合理使用,可以防治多种潜水疾病,提高潜水作业效率,及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如果超过一定的压力-时程阈值,就会对机体造成损害,称为氧中毒。当氧分压超过300 kPa时,在短时间内就可发生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的毒性效应,即中枢神经系统氧中毒(又称急性氧中毒、氧惊厥),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癫痫样惊厥大发作。氧中毒的发生,影响了潜水作业效率,甚至危及潜水员的生命,也限制了高压氧在临床上更广泛和深入地应用。 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氧中毒发生机制的长期研究,已形成了氧自由基损伤、神经递质失衡、神经递质合成酶受抑制、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脑血管调节等多种假说,其中脑血管调节假说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一些研究发现脑血管状态与氧惊厥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高压氧可引起脑血管收缩,从而使脑血流量降低,但在氧惊厥发生过程中,脑血流量表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截然相反变化,并且在血流量增加后很短的时间内,脑电图上就出现癫痫样波形,表明脑血流量的增加与氧惊厥的发生在时间上有很好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在这种脑血流的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氧可能通过产生超氧阴离子使NO失活,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而氧惊厥发生前NO大量产生可能参与脑血流
【关键词】:高压氧 脑血管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84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10
  • 英文摘要10-14
  • 前言14-16
  • 材料和方法16-36
  • 实验结果36-51
  • 讨论51-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4
  • 综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调节的分子机制64-74
  • 综述参考文献74-83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会议交流83-84
  • 致谢8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元华,许传青,曾衍钧,徐小虎,于晓军,赵虎,徐虹;流动剪切力作用下细胞通透性和原癌基因的表达[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01期

2 肖兵,吴碧华,张璇,胡长林;疏血通对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PA和PAI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5年08期

3 张蕾,芮耀诚,储智勇;普鲁布考等药物对溶血磷脂酰胆碱引起的牛脑基底动脉条收缩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张静;李标;刘戟;王欣;王毓杰;李钰婷;张艺;罗维早;;咖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脑靶向性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张作明,郭鹞,杜红俊,苟琳;不同脑部和脑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6 田林郁;李胜富;周东;;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7 郎娟;覃玉群;赵建军;;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J];健康研究;2011年06期

8 朱玉珍;武文;田野苹;杨继庆;李润平;;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与纯化[J];解剖学杂志;2007年05期

9 ;Differences in the primary culture, pur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endothelial cells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from rat aorta[J];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2009年04期

10 常小飞,曾衍钧,胡金麟;机械力对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膜电流的影响[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斌;实验性脑内血肿吸收机制及其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2 高永红;清开灵有效组分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刘振权;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张明;人眼脉络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内皮抑素抑制其增殖的体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李卫红;“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郭建友;桂枝汤苯丙烯类化合物对PGE_2代谢关键靶点影响及其综合效应[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7 周礼;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NF-κB的激活及PDGF-B的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8 张作明;脑不同部位微血管内皮细胞异质性的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1996年

9 林源;泻火补肾汤对脑出血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欧阳志钢;力达霉素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欣;缺氧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共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07年

2 穆杨;猪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及生长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3 鲍欢;体外建立血脑屏障细胞模型及其屏障功能的建立[D];苏州大学;2003年

4 陈彬;NF-κB圈套策略抗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复氧炎性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5 林哲绚;甲醛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D];汕头大学;2004年

6 肖兵;水蛭地龙提取液促纤溶脑保护作用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7 陈箫莹;一氧化氮在高压氧诱导低氧耐受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8 詹林墅;血压波动性的比较研究及血压波动性在血管损伤中的重要性[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黄丽英;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及CXCL16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10 顾勇;缺血缺氧损伤相关的血脑屏障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720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720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a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