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模拟失重后超重对猴舌横纹肌细胞HSP70、C-fos、C-jun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31 18:24

  本文关键词:模拟失重后超重对猴舌横纹肌细胞HSP70、C-fos、C-jun表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模拟失重 +Gx Hsp70 c-fos表达 c-jun表达


【摘要】:背景和目的: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特殊的航天重力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报道发现,无论是超重过载还是失重或模拟失重效应,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然而,两者共同作用下,机体是否产生了更严重的损害,相关报道很少,关于口腔方面的研究更是不为多见。本实验旨在观察模拟失重30天后高+Gx环境对舌横纹肌细胞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以及肌细胞内HSP70(Heat shock protein70)、c-fos、c-jun蛋白表达情况,探讨模拟失重和超重过载作用下,舌横纹肌是否产生损伤,为航天员口腔保健提供参考。 方法:(1)20只健康雄性猕猴,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3只)、模拟失重30d组(B组,3只)、单纯超重+13G组(C组,3只)、模拟失重30d后超重组(D组,11只)。(2)采用-10°头低位卧床建立失重模型。(3)改良58型动物离心机建立超重过载模型。(4)各组实验结束后1天,取猴舌横纹肌组织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分别观察细胞形态以及HSP70、c-fos、c-jun表达的情况。(5)采用阳性细胞计数法和光密度值测定法,半定量分析比较各实验组HSP70、c-fos、c-jun表达情况。 结果:(1)组织病理学观察,正常对照组猕猴舌横纹肌细胞结构正常;各实验组舌横纹肌细胞结构基本正常,偶见细胞间质稀疏,细胞排列紊乱以及横纹不清或消失。(2)免疫组化观察显示,正常对照组舌横纹肌细胞HSP70呈阴性表;其他实验组舌横纹肌细胞胞核与胞浆均着色明显,呈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变化显著。对照组舌横纹肌细胞c-fos呈阴性表达,细胞浆着色不明显;实验组舌横纹肌细胞“横纹”结构及部分细胞核着深棕色,呈强阳性表达。对照组舌横纹肌细胞c-jun蛋白表达为弱阳性,细胞浆着色浅。实验组舌横纹肌细胞部分胞核、胞浆深染,“横纹”着深棕色,呈强阳性表达。(3)HSP70免疫组化积分显示,D组比B组和C组变化显著(P<0.05),但D组内各亚组无明显差别(P>0.05)。(5)c-fos免疫组化光密度值显示,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3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jun免疫组化光密度值显示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2组和D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舌横纹肌细胞对模拟失重和高+Gx作用具有一定的耐受性。(2)30d模拟失重和高+Gx均可引起猴舌横纹肌细胞HSP70、c-fos和c-jun蛋白表达的增强,提示舌横纹肌细胞在模拟失重和高+Gx作用下可发生缺血缺氧,受到损伤。(3)模拟失重30d可协同高+Gx作用,加重舌横纹肌的损伤程度。
【关键词】:模拟失重 +Gx Hsp70 c-fos表达 c-jun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85
【目录】:
  • 目录4-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2
  • 实验一 模拟失重及高+Gx 对猴舌横纹肌细胞结构及 HSP70 表达的影响12-23
  • 1 引言12
  • 2 材料和方法12-17
  • 3 结果17-20
  • 4 讨论20-22
  • 5 小结22-23
  • 实验二 模拟失重及高+Gx 对猴舌横纹肌细胞结构及 C-fos 表达的影响23-31
  • 1 引言23
  • 2 材料和方法23-26
  • 3 结果26-28
  • 4 讨论28-30
  • 5 小结30-31
  • 实验三 模拟失重及高+Gx 对猴舌横纹肌细胞结构及 C-jun 表达的影响31-39
  • 1 引言31
  • 2 材料和方法31-34
  • 3 结果34-36
  • 4 讨论36-38
  • 5 小结38-39
  • 全文总结39-40
  • 参考文献40-45
  • 附录45-46
  • 致谢46-47
  • 综述47-55
  • 参考文献53-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志斌,张立藩,陈杰;模拟失重可能降低大鼠心肌肌浆网功能[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4年04期

2 何杨举;短期模拟失重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3 杨玉华,高淳;失重或模拟失重对人体交感肾上腺活动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年03期

4 李莹辉,丁柏,汪恭质,岳茗,谭映;药物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心肌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5 马进,张立藩,杨天德;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平滑肌收缩反应性的变化[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6 贾铁利,张津丽,郑超,王哲;短期模拟失重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年16期

7 向求鲁,沈羡云,孟京瑞,刘光远;模拟失重时兔脏器血流量反应特性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1989年02期

8 余志斌,张立藩;失重/模拟失重对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4期

9 石宏志,王宝珍,高建义,钱锦康,范全春;中药对抗模拟失重引起的“脾气虚”的效应[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3期

10 毛秦雯,张立藩,马进,张远强,黄威权,甄志强;模拟失重大鼠脑血管周围肽能神经支配的可塑性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福森;武惠斌;吴元亮;张红;;模拟失重条件下微生物的变化[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王宝珍;李勇枝;程张红;刘国印;辛冰牧;;观察中药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瘀”证的防治效果[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贾斌;郑琪;张卫菊;谢丽;骞爱荣;商澎;;亚磁场及中性悬浮模拟失重对MLO-Y4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薛军辉;马进;张作明;谢满江;;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脑动脉与肠系膜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的差异性改变[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熊江辉;李莹辉;杨唐斌;聂捷琳;张德良;赵保路;;一氧化氮对模拟失重下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张舒;张勇;王冰;吴兴裕;;模拟失重环境下BMP-2对成骨细胞诱导作用变化的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刘成林;李瑞先;;悬吊模拟失重对大白鼠骨成分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8 张晓铀;丁柏;聂捷琳;;药物对模拟失重环境下成骨细胞的防护效应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张立藩;;模拟失重所致大鼠股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与动脉收缩蛋白相关[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张立藩;;模拟失重所致大鼠股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与动脉收缩蛋白相关[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 刘伯明;漫步太空 为国争光[N];黑龙江日报;2008年

2 杭仁;在模拟失重中“适应”太空[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本报驻法国记者 毛文波;悬浮在空中的手术台[N];科技日报;2006年

4 吉星邋本报记者 赵宇清;为太空行走提供逼真环境[N];黑龙江日报;2008年

5 韩文强;吴一福;失重致立位耐力下降机制被揭示[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本报特派记者 赵波;揭秘太空超人训练营[N];中国国防报;2008年

7 本报驻巴黎记者  宋斌;法国完成首例“太空外科手术”[N];光明日报;2006年

8 通讯员 刘培香 记者 李丽云;哈工大9项新技术伴“神七”飞天[N];科技日报;2008年

9 记者 廉丹;中外媒体探访北京航天城[N];经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徐建东 王静;“新科学宫”:三项东北第一迷少年[N];哈尔滨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菲;回转模拟失重对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2 章烨;模拟失重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3 王军民;“益肝康”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胞浆游离钙及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4 暴军香;模拟失重大鼠血管、心肌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张林;模拟失重加辐射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和太空燮理汤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文涛;慢性铅暴露与小鼠脑海马CaMKⅡ、pCREB、NOS、NO、即早基因及学习记忆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程金平;环境汞污染对大鼠脑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3年

8 詹瑞森;IN-1及NT-3联合作用后轴突再生修复与c-fos、c-jun基因转录调节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7年

9 张殿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玉军;COX-2在食管上皮癌变中的作用及戊地昔布抗食管癌的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凯;模拟失重后超重对猴舌横纹肌细胞HSP70、C-fos、C-jun表达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2 刘敬东;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与c-fos,c-jun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3 李琴;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中c-fos、c-jun的表达[D];武汉大学;2005年

4 刘冬梅;原癌基因C-fos、C-jun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5 罗杨;冲击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6 朱季子;c-fos、c-jun和c-myc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09年

7 王特为;针刺对备用DRG生长的影响及内源性c-fos、c-jun和GDNF、NT-4的作用初探[D];昆明医学院;2004年

8 黄斯;c-fos、c-jun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07年

9 郭慧恩;应用组织芯片研究c-jun、c-fos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与stat3的相关性[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10 姜莹;碘缺乏对子代大鼠小脑组织形态损害及c-fos,c-jun与GAP-43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67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767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4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