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中药X用量变则功效异的隐喻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03:20
【摘要】:翻阅本草、方书可以发现,许多医家都有关于同一中药不同剂量导致不同功效的记载。例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蓝花,多用破血,少用养血。”又如《得配本草》中记载葛根:“少用,鼓舞生津止渴。多用,解肌发表退热”。这是历代医家对于中药量效关系的表述。近年来,中医学者对于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中药量效关系认识,并且中药的现代研究多沿用西药的量效研究范式。西药的量效关系是指药物功效不变,但可随血药浓度变化而增强或减弱。对比两类量效关系可以发现,古代医家所陈述的量效关系并非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其中或许蕴含了某种具有中医理论特色的中药量效关系,而此类量效关系在现代中药的运用中却较少涉及。由此,我们不禁疑问,在丰富的中医古籍文献中,对于类似上文红蓝花、葛根这样中药量效关系的描述还有哪些?这些相关描述是否可以揭示古代医家心中中药量效关系的一般规律?而古代医家又是如何认识发现这一独特的中药量效关系?本研究将这种由于剂量改变导致功效发生变化的量效关系称为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经过初步检索具有这种量效关系的中药发现,中药特色量效关系表述的出现与消失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早期被视为“副作用”的某些功效,在元、明时期出现了转变,“副作用”转变为治疗作用,应用于临床,医家对于此类药物的量效关系进行表述。19世纪中叶,西方医药传入中国后,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与表述方式均发生了转变。现代医药工作者多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相关的量效关系研究,并且对于中药量效关系的表述引入了现代医学词汇。但是这种研究方式与古代医家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为进一步发现古代医家对于具有此类特色量效关系的中药的认识过程,本研究首先收集具有此类量效关系的中药,再对其进行一一梳理。经查阅古代医籍,可以发现古代医家在描述此类中药量效关系时,医家的表述方式大体可归纳位两类:一为直接表述,例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蓝花,多用破血,少用养血。”,此类语句所描述中药的量效关系直接符合“中药X多用则功效A,少用则功效B”这一原创性的“量效”学说;二为医家直接将具有此类量效关系的中药应用于临床,而并未明确表述。例如:在《伤寒杂病论》中桂枝三两多为解表和营,五两则多用于平冲降逆。本研究以《伤寒杂病论》为古代医家临床经验书籍的代表,通过搜集历代本草中和《伤寒杂病论》中具有特色量效关系的中药,共整理出15味具有此类量效关系的中药。通过对此15味中药逐一进行相关的古代文献梳理,发现对于部分药物来说,古代医家通过总结在其之前医家的经验,进而表述药物的特色量效关系。然而,关于此类具有特色量效关系的中药,历代医家多讨论其治病的原因,或直接应用于临床。但却较少涉及分析其剂量不同导致功效不同产生的原因,以及古代医家关于这种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认知过程。通过古代文献梳理,分析古代医家对于这15味中药的认识,发现此类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产生均来自于药物对于人体气血的基本作用,这种基本作用又与中医理论中气血的生理病理机制密切相关。以药物对于人体气、血的不同作用,将15味中药划分为三类,以隐喻为工具,逐类进行分析。借助隐喻这一工具,将医家关于人体气、血的相关理论视为目标域S,寻找与其相对应的始源域P,通过类比、映射,发现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医家对于自然界、自身的现象和经验密切相关。这种由于剂量改变导致功效改变的中药特色量效关系是以古代医家对于中医气血理论的理解、自身对于“量”的体会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逐步发展、总结而来。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应用是中医理论“以平为期”“治病求本”治疗思想的体现,而这两种思想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从现有的研究看来,具有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中药在改变使用剂量时仍是取其基本作用,但所治疗的疾病程度不同。由于中医理论的特殊性,同一基本病机,病情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可能大相径庭。那么是否可以类推其他对于气血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改变剂量也会有类似的功效。研究过程中发现,医家关于药物不同配伍的表述,多与特色量效关系同时表述。但是医家并未解释为何要如此配伍,以及此类配伍对于药物的量效关系是否有所影响?此外,中药的现代研究一直沿用西药的量效研究范式,这种量效研究范式是否能满足指导中药临床用药的需求?西药的量效研究范式在现代的中药临床研究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中药特色量效关系是中医理论的一部分,因此,要进行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研究,首先应该思考中医理论是如何构建的,进而寻求研究方法上的突破。由此建立的中药特色量效关系学说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发现中药未知的用量疗效规律,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加以验证,更好地服务临床。而且从长远来看,具有中医理论特色的中药量效关系学说的建立对于中医理论的探索也具有积极的效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彤;贾春华;;中药特色量效关系钩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11期

2 汪萌芽,孙瑞元;时反应量效关系及其研究现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7年02期

3 李春林;;中药不同剂型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J];河北中医;1989年05期

4 汪萌芽;孙瑞元;;时反应量效关系数学模型的探讨[J];科技通报;1986年04期

5 何莉莎;宋攀;赵林华;仝小林;;方药量效关系临床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2019年01期

6 贺德辉;中药量效关系刍议[J];时珍国医国药;2000年10期

7 朱春胜;聂安政;王笑;张冰;;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9年07期

8 张永;周永学;;基于量效关系探讨扶阳派运用附子特点[J];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05期

9 徐平湘;杨东旭;胡小敏;徐艳霞;;量效关系中实验动物及实验方法的改进[J];西北医学教育;2004年06期

10 曾武涛;黄润莲;冷秀玉;刘东红;杨波;卢集森;陈科奇;陈国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量效关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迎春;;药理研究中的量效关系分析[A];定量药理研究方法学培训班讲义[C];2010年

2 刘秀英;;毒理学默认量效关系模型的重新审视[A];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学术会议、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程能能;;量效关系与临床试验中的剂量选择[A];中国药理学会数学药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理事会暨第四届全国定量药理研究方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程能能;;量效关系与临床试验中的剂量选择[A];第三届全国定量药理研究方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琦;任东青;邝芳;孙敬民;王晋;庞轶兵;郭鹞;郭国祯;;脉冲式电磁辐射对大鼠血脑屏障影响的量效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隋海霞;;芹菜素安全性及降血压量效关系的研究[A];第四届第二次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与营养食品所毒理室联合召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郑青山;;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的若干问题[A];全国新药临床试验学术研讨会报告汇编[C];2004年

8 刘红杰;金若敏;张文斌;宋哲平;黄怡文;陆雄;;薄荷油致大鼠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A];2007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胡世凤;黄巨恩;李校X;宁舒婷;苏莎;郑文宏;黄炫彰;;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颈动脉窦损伤的保护及量效关系的探讨[A];中南地区第六届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庞立伟;孙永海;张宏;;吗啡与氯诺(?)康复合应用量效关系及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晓宣 北京市朝阳中医医院;不可忽视中药量效关系中的法律问题[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2 周焕新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东阳社区门诊部;对量效关系的一点新认识[N];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

3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也谈中药的量效关系[N];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

4 仝小林;方药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5 本报评论员;风险控制是产业链安全的基础 标准建设的核心是量效关系[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

6 王稹 严洁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药量效关系验案举隅[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7 国家973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项目组 仝小林 傅延龄 王跃生 徐国良 连凤梅 饶平凡 赵林华 王松;中医药“量化时代”已经来临[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8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科 蒋健;附子运用有讲究(五)[N];上海中医药报;2016年

9 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胡小松;如何破解“吃”的困惑[N];大众科技报;2011年

10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罗云波;提起食品安全 别草木皆兵[N];健康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卫平;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吴丽莎;虾过敏原提取物量效关系的表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周易;余无言临床药物用量经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高峰;大承气汤方药配伍成分变化与药效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余玲玲;腧穴敏化和电针镇痛的量效关系[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陈丽名;生姜量效关系及人体药物反应差异性的机体因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陈欣燕;基于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的随症施量用药策略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年

8 王跃生;经方葛根岑连汤、麻杏石甘汤量效关系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李海凤;丹参注射液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标本同治方案中的作用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倪胜楼;基于半结构式访谈和多阶段随机问卷调研的中医临床方药量效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彤;中药X用量变则功效异的隐喻认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王铭;骨折不愈合过程中P75NTR与时间量效关系的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8年

3 刘艳梅;小儿咳喘宁口服液治疗儿童支气管炎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李晓杰;中药组方量效关系的多目标优化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4年

5 刘辉;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肺损伤治疗效果及量效关系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6 王婧;费氏弧菌和青海弧菌在抗生素检测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建珠;不同灸量隔姜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治疗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爱萍;清肝泻火治疗紧张型头痛随证施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孙志新;止嗽胶囊治疗咳嗽(外邪未尽肺气不利)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桂晓臣;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维库溴铵量效关系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23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23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5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