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基于PULs研究两个中药复方多糖竞争性调节拟杆菌生长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20-04-11 07:15
【摘要】:目的:中药多糖是中药复方主要成份之一,中药多糖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基于多糖利用位点阐述参苓白术散多糖和理中汤多糖调节肠道拟杆菌生长的分子机制,为不同中药复方多糖调节肠道菌群的不同方式提供现代证据。方法:1、将两株拟杆菌(多形拟杆菌、脆弱拟杆菌)、两株厚壁菌(厚壁菌YT2、厚壁菌T30)分别选取拟杆菌、厚壁菌各一株混合,形成四个组合(多形拟杆菌和厚壁菌YT2、多形拟杆菌和厚壁菌T30、脆弱拟杆菌和厚壁菌YT2、脆弱拟杆菌和厚壁菌T30),分别在复合碳源BHI培养基、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进行体外混合培养,在不同时间段连续取样,在不同中药复方多糖作为细菌碳源,检测不同组合中拟杆菌、厚壁菌的生长曲线,以获得不同多糖碳源对混合菌的碳源竞争的影响作用。2、对自行分离的两株厚壁菌(厚壁菌YT2、厚壁菌T30)采用第三代PacBio RSⅡ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全基因测序。分别对两株拟杆菌、两株厚壁菌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多糖利用位点分析,从多糖利用位点角度解释参苓白术散多糖和理中汤多糖调节肠道菌群的微生态结构的作用机制。同时对分解多糖能力较强的两株拟杆菌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1、四种不同组合的混合菌在不同碳源(BHI、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环境下进行体外培养。对于多形拟杆菌和厚壁菌YT2组合,分别在(BHI、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不同培养基环境下培养,在32 h、44 h、24 h混合细菌最高峰总浓度分别为(31.97±0.67)×10~8 CFU/ml、(11.17±0.13)×10~8 CFU/ml、(8.64±0.26)×10~8 CFU/ml;对于多形拟杆菌和厚壁菌T30组合,分别在(BHI、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不同培养基环境下培养,在36 h、32 h、36 h混合细菌最高峰总浓度分别为(24.90±0.88)×10~8 CFU/ml、(14.74±0.36)×10~8 CFU/ml、(18.37±1.00)×10~8 CFU/ml;对于脆弱拟杆菌和厚壁菌YT2组合,分别在(BHI、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不同培养基环境下培养,在32 h、44 h、32 h混合细菌最高峰总浓度分别为(62.07±1.26)×10~8 CFU/ml、(32.66±1.63)×10~8 CFU/ml、(27.46±1.53)×10~8 CFU/ml;对脆弱拟杆菌和厚壁菌T30组合,分别在(BHI、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不同培养基环境下培养,在36 h、32 h、36 h混合细菌最高峰总浓度分别为(62.84±0.74)×10~8 CFU/ml、(37.22±1.39)×10~8 CFU/ml、(64.90±1.45)×10~8 CFU/ml。在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环境培养下:拟杆菌一直比厚壁菌生长更快;在BHI复合碳源环境培养下:厚壁菌生长前期快于拟杆菌,后期拟杆菌生长优于厚壁菌,且两种中药复方多糖对四种不同组合的混合菌调节存在差异。2、厚壁菌T30全基因组序列大小为5288332 bp,GC含量为35.35%,编码基因有5427个。厚壁菌T30具有2个基因簇,共识别了128个碳水化合物酶基因表达。厚壁菌YT2全基因组序列大小为3264034 bp,GC含量为28.76%,编码基因有3098个。厚壁菌YT2具有1个基因簇,共识别了79个碳水化合物酶基因表达。将两株拟杆菌与两株厚壁菌全基因组碳水化合物进行对比,发现多形拟杆菌拥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基因,多形拟杆菌有88个多糖利用位点,可利用淀粉蛋白质163种,多糖裂解酶15种以及糖苷水解酶226种;脆弱拟杆菌全基因组能够编码碳水化合物脂酶5种,多糖裂解酶3种,糖苷水解酶141种,糖苷转移酶83种,其中预测全基因组中多糖利用位点31个。厚壁菌T30已全部进行预测出71个多糖利用位点基因簇,其中明确含有碳水化合物基因的多糖利用位点共有47条。厚壁菌T30全基因组能够编码碳水化合物脂酶6种,糖苷水解酶20种,糖苷转移酶8种。厚壁菌YT2已全部进行预测出30个多糖利用位点基因簇,其中明确含有碳水化合物基因的多糖利用位点共有23条,其中够编码碳水化合物脂酶7种,糖苷水解酶14种,糖苷转移酶11种。拟杆菌具有多种不同的多糖利用位点,分解多糖能力很强;厚壁菌相对拟杆菌碳水化合物基因极少,且缺乏多糖利用位点识别基因对,分解多糖能力很弱,恰好与前文碳源竞争实验结论相对应,在多糖环境下培养,拟杆菌生长优于厚壁菌可能与多糖利用位点的多少相关。对于两株拟杆菌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多形拟杆菌在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环境培养下,被显著表达的12个多糖利用位点中有10个多糖利用位点在理中汤多糖比参苓白术散多糖环境培养下更好的被表达出来;有2个多糖利用位点在参苓白术散多糖比理中汤多糖环境培养下更好的被表达出来。脆弱拟杆菌在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环境培养下,被显著表达的13个多糖利用位点中有11个多糖利用位点在理中汤多糖比参苓白术散多糖环境培养下更好的被表达出来;有2个多糖利用位点在参苓白术散多糖比理中汤多糖环境培养下更好的被表达出来。结论:拟杆菌与厚壁菌的混合菌在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拟杆菌生长明显优于厚壁菌,拟杆菌更具有碳源竞争优势,且两种中药复方多糖对四种混合菌调节存在差异;通过全基因组碳水化合物对比,拟杆菌拥有多糖利用位点明显多于厚壁菌,拟杆菌分解多糖能力明显强于厚壁菌,与碳源竞争实验结论中拟杆菌更具有碳源竞争优势相符合,糖利用位点可能为参苓白术散、理中汤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机制之一。且通过拟杆菌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拟杆菌在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环境中多糖利用位点表达具有差异,以此证明,不同中药多糖可诱导典型肠道拟杆菌多糖利用位点的差异表达,这可能是不同中药复方以不同方式调节肠道拟杆菌的分子机制之一。
【图文】:

拟杆菌,解过程,多糖,活性酶


将低聚糖向 SusC 转运过程。多糖利用位点除了 SusC 和 SusD 蛋白,还包括其他外膜糖蛋白结合蛋白,编码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基因(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反应调节剂和转运体,它们都有助于拟杆菌有效降解单个底物。其中利用位点降解何种多糖与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表达功能上是相关的,但常被大片段未知功能基因区域分开,以便进行更好的调控[6]。

生长曲线,拟杆菌,厚壁,多形


本实验中混合菌的不同组合,其中所包括拟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厚壁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可以通过革兰氏染色很好的区分,显微镜下算出每个固定视野中拟杆菌、厚壁菌的数量比。3.3 细菌数量换算结果通过计数多形拟杆菌、脆弱拟杆菌、厚壁菌 YT2、厚壁菌 T30 平板上的细菌个数转换出 1 OD600所包含的细菌个数。其中 1 OD600多形拟杆菌有 49 × 108个细菌;1 OD60脆弱拟杆菌有 126 × 108个细菌;1 OD600厚壁菌 YT2 有 7.38 × 108个细菌;1 OD600厚壁菌 T30 有 2.35 × 108个细菌。3.4 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对拟杆菌和厚壁菌组合的竞争性结果3.4.1 参苓白术散多糖、理中汤多糖对多形拟杆菌和厚壁菌 YT2 竞争结果混合菌多形拟杆菌和厚壁菌 YT2 在不同碳源为培养基的混合培养情况下,观察拟杆菌、厚壁菌体外碳源竞争情况。混合菌多形拟杆菌和厚壁菌 YT2 在 BHI 培养基中培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晖;文胡实;孙风荣;;牙龈拟杆菌诱导的免疫机制[J];口腔医学纵横;1989年03期

2 吴信法;;近年来新发现的动物病原菌[J];中国畜禽传染病;1989年05期

3 李虹;;在牙周病中的牙龈拟杆菌、中间拟杆菌和放线共生放线杆菌[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9年02期

4 吴韶光;邓庆东;吴纪民;刘汉明;;几种拟杆菌质粒提取方法的比较[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年02期

5 张春梅;杨圣辉;陈晖;任蕾;果梅英;李金陆;;牙髓拟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0年02期

6 王克智;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拟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79年04期

7 许丽华,薛毅,史俊南;中间型拟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血清群分析[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1年02期

8 张郁,荫俊,史俊南,肖明振,陈建元,孙叶方,吴军正;牙髓拟杆菌内毒素对人牙髓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的体外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2年01期

9 韩晓云;邓红;蔡艳;付金衡;余宙;刘博;陈兴龙;;一株猪源拟杆菌的分离与发酵条件的优化[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12期

10 范子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诊断拟杆菌感染[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珊;张日俊;;肠源拟杆菌对机体营养代谢的调控[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孙晓娜;艾春青;;龙须菜多糖的体外消化及其对人体肠道菌群中拟杆菌的调节作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邵颖;束玲玲;祁克宗;;基于大肠杆菌和拟杆菌为指示菌的畜禽粪便水体污染示踪方法的建立与适用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4 庞小燕;赵立平;;用TGGE(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人胃肠道中拟杆菌的组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肖珊;张日俊;;小鼠低菌模型的构建及多形拟杆菌对其补偿生长作用的研究[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胡文文;;中高强度游泳运动锻炼对Ⅱ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A];2018“普通高校运动风险与损伤防控技术”学术研讨暨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18年

7 彭军;李勇;;益生菌与肠道功能[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黎明;张水平;孙晓勉;杨文方;王懿;任永惠;王维清;周博;;婴幼儿肠道菌群与辅食添加状况的相关性研究[A];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刘祥;张朝武;潘素华;裴晓方;余倩;;不同体脂人群肠道主要菌群的定量分析[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5年第6期[C];2005年

10 邵华丽;舒小莉;刘伟荣;孙伟;孙明芳;吴苔;袁天明;江米足;;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A];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肠道细菌拟杆菌可导致肥胖[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黄X;科学家发现一种历史悠久的新病毒[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谭惠子;健康人群肠道中低丰度拟杆菌的筛选及生理作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2 郭秀兰;猪肠道硬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数量的检测及其相对丰度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3 谷莉;不同鼠种的肠道菌群在不同饮食结构干预中的组成改变[D];中南大学;2014年

4 谢珊;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关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魏华;不同外源扰动因素对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崔成;抗生素、益生菌及银耳孢子发酵物对猪肠道硬壁门菌和拟杆门菌、脂肪沉积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辜沅;基于PULs研究两个中药复方多糖竞争性调节拟杆菌生长的分子机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武文杰;威海近海沉积物中细菌的富集培养及三株拟杆菌新物种鉴定[D];山东大学;2016年

3 王莹;海洋拟杆菌的富集培养与新物种鉴定[D];山东大学;2013年

4 刘倩倩;海洋沉积物中细菌的富集分离及三株拟杆菌新物种的多相分类[D];山东大学;2014年

5 耿曙光;安肠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王科;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型和福赛斯拟杆菌在牙周健康人群中的检测[D];四川大学;2004年

7 曹桂群;儿童肠道菌群的组成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儿童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2年

8 吴彦彬;新型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及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春圆;太阳能生物酶洗毛菌种的筛选与表征[D];大连工业大学;2012年

10 李少艇;基于高膳食纤维饮食研究肠道菌群与能量过度摄入的关系[D];暨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23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23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3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