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大黄蛰虫丸抗肝癌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动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22:57
【摘要】: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大黄蛰虫丸是治疗肿瘤的经典名方。但是由于中药复方的复杂性,大黄蛰虫丸方中的药效物质尚不明确,这直接影响了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毫无疑问,明确大黄蛰虫丸的抗肿瘤药效物质是进一步开展药理机制研究的前提。本论文主要从未知成分鉴别确定、细胞活性筛选、主要成分体内药动学研究三个层次全面考察了大黄蛰虫丸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以期进一步阐释大黄蛰虫丸干预肿瘤的药效物质的科学内涵。采用HPLC方法进行大黄蛰虫丸指纹图谱的研究,建立大黄蛰虫丸指纹图谱,对市售大黄蛰虫丸进行了初步的质量标准控制。在客观表征大黄蛰虫丸整体化学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及变异数和共有峰的峰占比统计,并利用化学对照品,对其特征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同时为了验证这些成分以及更全面获得大黄蛰虫丸方中主要成分,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及Peakview分析软件鉴别出大黄蛰虫丸方中137种化学成分,筛选获得含量较高的成分,并对这次些成分进行了药味归属,其中大黄中15种,地黄20种,黄芩11种,桃仁和苦杏仁13种,白芍16种,甘草4种,动物药58种。结合HPLC指纹图谱结果,通过HPLC-UV液相色谱技术,对其中20种特征性成分(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尿囊素(Allanto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苦杏仁苷(Amygdalin)、龙胆酸(2,5-dihydroxybenzoic acid)、芍药苷(Paeoniflorin)、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对甲氧基苯乙酸(4-Hydroxyphenylacetic acid)、甘草素(Liquiritigenin)、黄芩苷(Baicalin)、柚皮素(Naringenin)、丹皮酚(Paeonol)、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n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甲醚(Physcion))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白芍中的没食子酸含量最高(2445.10±755.97)μg/g,其次是黄芩苷(2252.9±547.0)μg/g、苦杏仁苷(2164.10±694.51)μg/g 及毛蕊花糖苷(1795.83±604.25)μg/g等成分。君药大黄中各蒽醌类成分含量略有差异,以大黄酚水平最高,其次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含量较低;动物药中次黄嘌呤含量较高;含量较低的为黄芩素、龙胆酸等成分,低于150pg/g。由于药物发挥有效作用的是入血成分,我们对大黄蛰虫丸入血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并不是所有药材成分都能入血,在入血成分的半定量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原方中含量一般的成分在入血成分中含量占比变高,这可能与物质的转换或者代谢有关。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大黄蛰虫丸中主要成分干预耐药肝癌细胞SMMC-7721/DOX活力的影响,以期能够尽可能多的获得大黄蛰虫丸治疗肝癌相关的物质基础,实验发现次黄嘌呤、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汉黄芩素等5种成分对耐药肝癌细胞活力抑制作用强,可能是大黄蛰虫丸发挥直接的抑制SMMC-7721/DOX活力的主要药效物质。最后,我们尽可能多的选取这些入血有效成分,研究大黄蛰虫丸的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行为。结果显示有效成分的体内生物利用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综上,本文通过三个不同层次客观表征了大黄蛰虫丸抗肿瘤有效成分化学信息,结合细胞实验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获得大黄蛰虫丸干预耐药肝癌细胞的药效物质及其体内吸收代谢规律,以期为探讨大黄蛰虫丸抗肿瘤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图文】:

结构式,化学成分,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


黄等素(Baicalein)、汉黄岑素(Wogon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甘草酸(giycyrrhizic逡逑acid)、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大黄酚■邋(Chrysophanol)、大黄素甲醚(Physcion)逡逑等,其结构式见图1-2。逡逑5逡逑

参考文献,北京,系统研究,中干


图1-3技术路线图逡逑参考文献逡逑[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4;R28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缙,张艺芳,倪亚会;大黄蛰虫丸药物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3年04期

2 李徐旭;;大黄蛰虫丸中水蛭薄层层析鉴别[J];科技资讯;2012年32期

3 付小忍;沈涛;;论《金匮要略》大黄蛰虫丸补血原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86期

4 钟伟超;周楚莹;高磊;吕志平;黄少慧;;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成药;2017年12期

5 陈瑞领;;逍遥丸联合大黄蛰虫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9年15期

6 巩海涛 ,王雁群 ,贺广彬 ,孙红英;大黄蛰虫丸抗栓作用及机理的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2002年04期

7 刘旭东;赵壮志;吕萍;徐新杰;;大黄蛰虫丸对大鼠肝组织BAMBI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8年12期

8 李海英;董恒;高玉中;;大黄蛰虫丸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18期

9 杨勤龙;;大黄蛰虫丸为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J];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19期

10 梁小立;;大黄蛰虫丸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憬;谢作钢;薛洋洋;陈小燕;;大黄蛰虫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6年

2 周晓玲;谢胜;侯秋科;李灿;;小剂量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E抗原阳性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杜美英;;大黄蛰虫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50例疗效[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4 苏立稳;;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潘志恒;程木华;李林;王拥泽;许杰华;陈艺;;大黄蛰虫丸对慢性肝病患者核素肝细胞功能显像定量分析的影响[A];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孙秀光;;丹参注射液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7 张步锁;;甘利欣联合大黄蛰虫丸、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东生;陈方平;贺石林;解勤之;付斌;李昕;曹星玉;陈焱;;大黄蛰虫丸血浆药理学与血清药理学作用的比较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桂亚萍;吴晓峰;沃t$;;大黄蛰虫丸配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10 辛宏;苏立稳;党国义;;肝欣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白河;大黄蛰虫丸[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碧松;加味大黄蛰虫丸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陈继红;大黄蛰虫丸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保护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希琼;大黄蛰虫丸抗肝癌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动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刘会娜;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滨州医学院;2018年

3 秦宝宁;大黄蛰虫丸加减方治疗BG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王德莉;大黄蛰虫丸治疗乙肝纤维化疗效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刘珊珊;大黄蛰虫丸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冯双燕;复方大黄积雪草颗粒及大黄蛰虫丸对特发性FSGS的临床优选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田晓环;大黄蛰虫丸对S_(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韩彬;大黄蛰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肾缺血模型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赵敏;大黄蛰虫丸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张杨;大黄蛰虫丸促进血管新生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92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92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5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