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冠心静胶囊质量标志物研究及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20-08-08 00:28
【摘要】:目的:初步确定冠心静胶囊质量标志物,并建立基于质量标志物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联合应用UHPLC-QTOF-MS/MS成分分析鉴定技术、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冠心静胶囊的质量标志物:采用Phenomenex C_(18) Luna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检测,根据质谱信息鉴定冠心静胶囊中的化学成分;结合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技术,采用QI、SPSS和SIMCA-P软件,应用PCA、PLS-DA等方法,寻找27批冠心静胶囊批间差异成分;根据ADME/T参数和响应强度,从鉴定的成分中初步筛选出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寻找活性成分的药效靶点,同时采用OMIM、TTD、GAD、PharmGkb数据库寻找冠心病疾病靶点,关联活性成分-药效靶点-疾病靶点,筛选冠心静胶囊中的药效成分;综合批间差异成分、药效成分、组方配伍和成分可测定性,初步确定冠心静胶囊的质量标志物。采用HPLC-QTRAP-MS/MS正负离子切换监测模式定量测定质量标志物,并对不同批次冠心静胶囊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鉴定出冠心静胶囊中148个化合物,包括酸类及其衍生物、二萜醌类、单萜及其苷类、人参皂苷类、黄酮类、苯肽类等不同类型,寻找到冠心静胶囊27个批次间5个主要差异成分;根据ADME/T参数和响应强度筛选出46个活性成分,基于网络药效靶点和疾病靶点分析,筛选出7个药效成分;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酚酸B、迷迭香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人参皂苷Rg1、蒿本内酯、羟基红花色素A 9个化合物为冠心静胶囊的质量标志物;9个质量标志物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2),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以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不同批次样品中9个成分的总量变化为20.1543-34.3522 mg/g。结论:本研究整合化学成分-批间差异-药效成分-组方配伍,实现了冠心静胶囊中质量标志物的发现,为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提供了可行思路,基于质量标志物的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为科学可行的冠心静胶囊质量标准的最终制订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6.0;R285
【图文】:

色谱,正离子,负离子,总离子流


本实验中共鉴定冠心静胶囊中148个化学成分,其中经对照品确证的化合物为31个。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的总离子色谱见表1,各化学成分的保留时间和质谱信息见图1。

裂解规律,二级质谱,丹酚酸B,丹酚酸


13图 2 丹酚酸 B 的二级质谱图和裂解规律 The MS/MS spectrum and fragmentation pathway of Salviano参素(Danshensu),峰17,分子式为C9H10O5,保留时间为下准分子离子峰为m/z 197.0458 [M-H]-,与相对分子质量差为1.1 ppm。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特征碎片m/z 179.0331,

谱图,裂解规律,二级质谱,丹参酮Ⅰ


18图 3 丹参酮 I 的二级质谱图和裂解规律Fig.3 The MS/MS spectrum and fragmentation pathway of Tansh丹参醛(Tanshinaldehyde),峰 126,分子式为 C19H16O4,保 19.12 min,正离子下准分子离子峰为 m/z 315.1581 [M+H]+,与质量理论值相比,误差为-3.2 ppm。丢失一分子二氧化碳后得65.1205 [M+H-CO2]+。根据相关文献,可推测峰 126 为丹参醛。二氢丹参酮Ⅰ(Dihydrotanshinone I),峰 132,分子式为 C18H丹参酮Ⅰ具有相同的二萜骨架,但在 C15-C16 处的双键有所不S/MS 谱图中,[M+H]+离子为基峰,m/z 为 279.1007,与相对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妙然;秦灵灵;魏颖;徐暾海;刘铜华;;玉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年08期

2 徐王彦君;练杭芸;梁乾德;马增春;王宇光;汤响林;谭洪玲;肖成荣;高月;;UPLC-QTOF-MS比较当归和川芎煎液化学成分差异[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5年01期

3 宋书江;魏凤菊;魏腾瑶;董月君;;冠心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年S1期

4 黄财顺;向诚;李宝才;孔靓;王怀基;;基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活性成分筛选的现状和问题[J];中草药;2014年20期

5 练杭芸;徐王彦君;梁乾德;马增春;王宇光;汤响林;谭洪玲;肖成荣;高月;;UPLC-QTOF MS法比较赤芍、白芍煎液化学成分差异[J];质谱学报;2014年03期

6 许海玉;杨洪军;;整合药理学:中药现代研究新模式[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03期

7 甘晓燕;谭友莉;陈新;;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2期

8 张靖;丘小惠;徐文;朱大元;徐筱杰;卢传坚;;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复方三芪口服液化学成分特征图谱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05期

9 刘志华;孙晓波;;网络药理学:中医药现代化的新机遇[J];药学学报;2012年06期

10 沈岚;林晓;梁爽;洪燕龙;袁莹;冯怡;徐德生;阮克锋;;HPLC-DAD-MS~n联用技术表征大川芎方效应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07期



本文编号:2784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84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