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茴香二氯甲烷层的化学成分及其对TNF-α抑制活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10:28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果实二氯甲烷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考察其抑制TNF-α的活性作用。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分离技术对八角茴香的二氯甲烷层萃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运用旋光仪、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化学结构鉴定。通过ELISA方法评价分离的化合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ur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八角茴香的二氯甲烷层中共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解析,结构鉴定分别为p-hydroxyacetophenone(1)、4-hydroxybenzaldehyde(2)、trans-p-coumary aldehyde(3)、E-4-methoxycinnamaldehyde(4)、4-methoxycinnamyl alcohol(5)、gallic acid(6)、2-acetoxy-1-(p-methoxyphenyl)propan-1-ol(7)、1-acetoxy-...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炎症
1.2 八角茴香及八角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1.2.1 化学成分
1.2.1.1 挥发油成分
1.2.1.2 倍半萜内酯及其衍生物
1.2.1.3 二萜和三萜类
1.2.1.4 苯丙素和木质素类
1.2.1.5 黄酮类
1.2.1.6 有机酸类
1.2.2 药理活性
1.2.2.1 抗氧化作用
1.2.2.2 抑菌杀虫作用
1.2.2.3 抗炎镇痛作用
1.2.2.4 升高白细胞作用
第二章 实验材料
2.1 实验药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试剂
第三章 实验内容
3.1 八角茴香的提取与萃取流程
3.2 八角茴香二氯甲烷层的分离
3.3 化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TNF-α含量的影响
3.3.1 细胞毒活性实验
3.3.2 TNF-α含量测定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4.2 化合物2的结构鉴定
4.3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
4.4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4.5 化合物5的结构鉴定
4.6 化合物6的结构鉴定
4.7 化合物7的结构鉴定
4.8 化合物8的结构鉴定
4.9 化合物9的结构鉴定
4.10 化合物10的结构鉴定
4.11 化合物11的结构鉴定
4.12 化合物12的结构鉴定
4.13 化合物13的结构鉴定
4.14 化合物14的结构鉴定
4.15 化合物15的结构鉴定
4.16 化合物16的结构鉴定
4.17 化合物17的结构鉴定
4.18 化合物18的结构鉴定
4.19 化合物19的结构鉴定
4.20 化合物20的结构鉴定
4.21 化合物抑制TNF-α抑制活性实验结果
4.21.1 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
4.21.2 化合物抑制LPS诱导RAW264.7产生TNF-α含量的测定结果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海真菌Acaromyces ingoldii FS121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J]. 高啸巍,陈玉婵,孙章华,刘洪新,李赛妮,谭毓治,章卫民. 中药材. 2017(02)
[2]抗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侯晓丽,孙铭学,高焕焕,肖凯. 药学实践杂志. 2015(01)
[3]凹叶厚朴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 吴锦玉,吴岩斌,易骏,王涛,黄泽豪,吴建国,吴锦忠. 中草药. 2013(21)
[4]匙叶八角中一个新的倍半木脂素(英文)[J]. 来国防,董旭俊,杨剑坤,罗怀容,王易芬. 云南植物研究. 2010(03)
[5]八角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林森,孙振军,刘红星,黄初升,何冬梅. 大众科技. 2010(02)
[6]八角茴香真伪鉴别及其药理作用研究[J]. 方芳,张鹞. 亚太传统医药. 2009(02)
[7]丹参水溶性多酚酸的多级串联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断裂机理解析[J]. 王红蕾,齐崴,吴小东,何志敏. 质谱学报. 2008(03)
[8]八角茴香药用成分的提取及其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 林洁,兰琪欣,韦应芳,廖兰艳,韦国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02)
[9]八角茴香及其提取物莽草酸的研究进展[J]. 李伟,曹庸.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7(03)
[10]中药抗炎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阳洁,刘华钢. 广西科学. 2005(03)
硕士论文
[1]滇南艾中倍半萜类物质体外抗炎活性研究[D]. 刘兰.昆明理工大学 2018
[2]薄荷酚类部位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D]. 陈向阳.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3]八角茴香油化学成分、香气性能及活性研究[D]. 郭向阳.浙江工业大学 2013
[4]八角果实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研究[D]. 陈自占.广西师范大学 2012
[5]八角果实75%乙醇提取物水溶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D]. 朱圣军.广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8797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炎症
1.2 八角茴香及八角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1.2.1 化学成分
1.2.1.1 挥发油成分
1.2.1.2 倍半萜内酯及其衍生物
1.2.1.3 二萜和三萜类
1.2.1.4 苯丙素和木质素类
1.2.1.5 黄酮类
1.2.1.6 有机酸类
1.2.2 药理活性
1.2.2.1 抗氧化作用
1.2.2.2 抑菌杀虫作用
1.2.2.3 抗炎镇痛作用
1.2.2.4 升高白细胞作用
第二章 实验材料
2.1 实验药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试剂
第三章 实验内容
3.1 八角茴香的提取与萃取流程
3.2 八角茴香二氯甲烷层的分离
3.3 化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TNF-α含量的影响
3.3.1 细胞毒活性实验
3.3.2 TNF-α含量测定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4.2 化合物2的结构鉴定
4.3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
4.4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4.5 化合物5的结构鉴定
4.6 化合物6的结构鉴定
4.7 化合物7的结构鉴定
4.8 化合物8的结构鉴定
4.9 化合物9的结构鉴定
4.10 化合物10的结构鉴定
4.11 化合物11的结构鉴定
4.12 化合物12的结构鉴定
4.13 化合物13的结构鉴定
4.14 化合物14的结构鉴定
4.15 化合物15的结构鉴定
4.16 化合物16的结构鉴定
4.17 化合物17的结构鉴定
4.18 化合物18的结构鉴定
4.19 化合物19的结构鉴定
4.20 化合物20的结构鉴定
4.21 化合物抑制TNF-α抑制活性实验结果
4.21.1 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
4.21.2 化合物抑制LPS诱导RAW264.7产生TNF-α含量的测定结果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海真菌Acaromyces ingoldii FS121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J]. 高啸巍,陈玉婵,孙章华,刘洪新,李赛妮,谭毓治,章卫民. 中药材. 2017(02)
[2]抗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侯晓丽,孙铭学,高焕焕,肖凯. 药学实践杂志. 2015(01)
[3]凹叶厚朴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 吴锦玉,吴岩斌,易骏,王涛,黄泽豪,吴建国,吴锦忠. 中草药. 2013(21)
[4]匙叶八角中一个新的倍半木脂素(英文)[J]. 来国防,董旭俊,杨剑坤,罗怀容,王易芬. 云南植物研究. 2010(03)
[5]八角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林森,孙振军,刘红星,黄初升,何冬梅. 大众科技. 2010(02)
[6]八角茴香真伪鉴别及其药理作用研究[J]. 方芳,张鹞. 亚太传统医药. 2009(02)
[7]丹参水溶性多酚酸的多级串联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断裂机理解析[J]. 王红蕾,齐崴,吴小东,何志敏. 质谱学报. 2008(03)
[8]八角茴香药用成分的提取及其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 林洁,兰琪欣,韦应芳,廖兰艳,韦国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02)
[9]八角茴香及其提取物莽草酸的研究进展[J]. 李伟,曹庸.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7(03)
[10]中药抗炎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阳洁,刘华钢. 广西科学. 2005(03)
硕士论文
[1]滇南艾中倍半萜类物质体外抗炎活性研究[D]. 刘兰.昆明理工大学 2018
[2]薄荷酚类部位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D]. 陈向阳.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3]八角茴香油化学成分、香气性能及活性研究[D]. 郭向阳.浙江工业大学 2013
[4]八角果实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研究[D]. 陈自占.广西师范大学 2012
[5]八角果实75%乙醇提取物水溶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D]. 朱圣军.广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8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448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