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紫苏叶、厚朴共煎煮前后挥发油成分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1-12-22 04:32
目的探究不同配伍比例紫苏叶、厚朴(2∶1、1∶1和1∶2)共煎煮后挥发油提取率及其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单煎和共煎煮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共煎组挥发油提取率均高于单味药挥发油提取率,紫苏叶、厚朴配伍比例1∶2时最高。随着厚朴比例升高,厚朴挥发油主要成分α-桉叶醇、β-桉叶醇、γ-桉叶醇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紫苏叶挥发油主要成分L-紫苏醛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共煎组挥发油中厚朴主要成分α-桉叶醇、β-桉叶醇、γ-桉叶醇等成分含量高于其共煎组挥发油的理论含量值,而紫苏叶主要成分L-紫苏醛、2-己酰呋喃等成分含量低于其共煎组挥发油的理论含量值。煎煮后新生成化合物α-细辛脑、β-细辛脑、洋芹脑等成分含量随紫苏比例的降低而下降。结论紫苏叶、厚朴共煎煮可提高挥发油提取率,改变挥发油成分种类及含量,其中新生成化合物的含量与紫苏配伍比例密切相关;这可能导致共煎煮后的药理活性发生改变。
【文章来源】: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0,31(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紫苏叶、厚朴共煎煮前后挥发油总离子流图
厚朴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如α-桉叶醇、β-桉叶醇、γ-桉叶醇,其含量在共煎组(2∶1),(1∶1)比单煎混合挥发油成分理论含量高,但在共煎组(1∶2)中成分百分含量与理论含量接近。紫苏叶主要活性成分2-己酰呋喃、L-紫苏醛含量在共煎组(2∶1)、(1∶1)均较挥发油混合理论值大幅度降低,在共煎组(1∶2)中成分百分含量比理论含量略高。结果如图2。3.5 紫苏叶、厚朴共煎产生的新化合物分析
不同共煎组均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新化合物,其中有3种为共有新化合物,并且其含量随着紫苏叶配伍比例的下降而下降,结果见表2和图3。2∶1共煎组、1∶1共煎组、1∶2共煎组分别产生了4、6、3种新化合物,分别占药对挥发油总量的8.99%、4.09%、1.95%,其中共有新化合物有α-细辛脑、洋芹脑、β-细辛脑3种。随着紫苏叶配伍比例降低,3种新化合物含量下降,以β-细辛脑含量变化最为明显,由此,共煎组(2∶1)产生新化合物含量最高。此外,共煎组(2∶1)还产生了异榄香脂素(0.13%);共煎组(1∶1)还产生了3种新化合物,分别是异榄香脂素(0.06%)、塞瑟尔烯(0.04%)、α-愈创木烯(0.12%)。4 讨论
本文编号:3545766
【文章来源】: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0,31(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紫苏叶、厚朴共煎煮前后挥发油总离子流图
厚朴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如α-桉叶醇、β-桉叶醇、γ-桉叶醇,其含量在共煎组(2∶1),(1∶1)比单煎混合挥发油成分理论含量高,但在共煎组(1∶2)中成分百分含量与理论含量接近。紫苏叶主要活性成分2-己酰呋喃、L-紫苏醛含量在共煎组(2∶1)、(1∶1)均较挥发油混合理论值大幅度降低,在共煎组(1∶2)中成分百分含量比理论含量略高。结果如图2。3.5 紫苏叶、厚朴共煎产生的新化合物分析
不同共煎组均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新化合物,其中有3种为共有新化合物,并且其含量随着紫苏叶配伍比例的下降而下降,结果见表2和图3。2∶1共煎组、1∶1共煎组、1∶2共煎组分别产生了4、6、3种新化合物,分别占药对挥发油总量的8.99%、4.09%、1.95%,其中共有新化合物有α-细辛脑、洋芹脑、β-细辛脑3种。随着紫苏叶配伍比例降低,3种新化合物含量下降,以β-细辛脑含量变化最为明显,由此,共煎组(2∶1)产生新化合物含量最高。此外,共煎组(2∶1)还产生了异榄香脂素(0.13%);共煎组(1∶1)还产生了3种新化合物,分别是异榄香脂素(0.06%)、塞瑟尔烯(0.04%)、α-愈创木烯(0.12%)。4 讨论
本文编号:3545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5457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