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药十八反理论的人参藜芦药对吸收转运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5 19:26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与质谱联用(UPLC-MS)方法测定藜芦与不同比例人参配伍前后主要生物碱经Caco-2细胞吸收转运后的变化情况,从吸收转运的角度分析人参"叛"藜芦的机制。方法液质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1.7μm, 2.1 mm×50 mm)色谱柱,柱温为35℃,流动相为乙腈(A)和0.1%甲酸水溶液(v/v),梯度洗脱;3200 QTRAPTM串联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采用电喷雾电离源,电喷雾电压为5.0 kV,透镜管电压为90 V,金属毛细管电压为40 V、温度为250℃。结果正离子扫描模式下共鉴定出8种藜芦生物碱,比较藜芦加入不同比例人参后几种藜芦生物碱峰面积的变化情况,发现大量人参的加入使藜芦生物碱的溶出增加,从而增加其毒性作用。从吸收转运角度分析,藜芦与一定比例的人参配伍后,藜芦生物碱的小肠吸收度升高,说明人参可促进藜芦生物碱的体内吸收。结论该研究结果从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和吸收转运的角度再次验证了中药"十八反"中人参"叛"藜芦的配伍禁忌。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
2.1 溶液的制备
2.1.1 藜芦单煎供试品溶液
2.1.2 藜芦、人参共煎供试品溶液
2.1.3 内标对照品溶液
2.1.4 待测样品的配制
2.2 色谱与质谱条件
2.2.1 色谱条件
2.2.2 质谱条件
2.3 藜芦与不同比例人参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吸收转运的变化
2.3.1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与验
2.3.2 细胞毒性试验
2.3.3 转运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藜芦生物碱的分离与鉴定
3.2 藜芦与不同比例人参配伍前后化学成分质和量的变化
3.3 藜芦与不同比例人参配伍后藜芦生物碱吸收转运的变化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藏花酸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转运研究[J]. 王素莲,黄荳,杨发有,黄伟,熊玉卿,夏春华,胡晓.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15)
[2]壳聚糖纳米粒对小檗碱经Caco-2细胞单层膜转运的影响研究[J]. 袁秀妍,徐慧慧,邵福平,尹登科,杨晔. 中国新药杂志. 2018(06)
[3]黄芪川芎主要有效成分配伍的转运研究[J]. 周惠芬,何昱,张宇燕,万海同,戴柳玲,杨洁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04)
[4]藜芦与人参配伍连续8周给药对大鼠心脏毒性的影响[J]. 孟浩,王宇光,肖成荣,谭洪玲,赵永红,马增春,梁乾德,汤响林,高月.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03)
[5]基于UPLC/Q-TOF-MS不同比例人参配伍藜芦增毒的物质基础及动物毒性关联性研究[J]. 杨亮,王宇光,梁乾德,刘浩生,马增春,肖成荣,谭洪玲,汤响林,张伯礼,高月. 质谱学报. 2012(05)
[6]十八反中藜芦与人参配伍化学成分变化的UPLC/Q-TOFMS研究[J]. 王宇光,王超,梁乾德,马增春,陆倍倍,肖成荣,谭洪玲,高月.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1(10)
[7]人参与藜芦配伍后人参皂苷类成分煎出量变化研究[J]. 盛伟,张语迟,王淑敏. 中国药房. 2010(15)
[8]人参与藜芦合用对CYP1A酶活性的影响[J]. 王辰允,叶旋,王宇光,马增春,洪倩,谭洪玲,肖成荣,高月.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0(02)
[9]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现代认识[J]. 唐于平,吴起成,丁安伟,段金廒.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06)
[10]人参与藜芦配伍化学成分变化的HPLC-ESI-MS与ESI-MS研究[J]. 张旭,宋凤瑞,王隶书,刘志强,刘淑莹. 化学学报. 2007(09)
博士论文
[1]外排转运蛋白和药物代谢酶在二萜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屏障的作用及其机制[D]. 叶玲.南方医科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藜芦生物碱引起小鼠脑细胞DNA损伤的构毒关系研究[D]. 张青春.河南大学 2014
[2]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文献研究[D]. 位亚丽.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65086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
2.1 溶液的制备
2.1.1 藜芦单煎供试品溶液
2.1.2 藜芦、人参共煎供试品溶液
2.1.3 内标对照品溶液
2.1.4 待测样品的配制
2.2 色谱与质谱条件
2.2.1 色谱条件
2.2.2 质谱条件
2.3 藜芦与不同比例人参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吸收转运的变化
2.3.1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与验
2.3.2 细胞毒性试验
2.3.3 转运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藜芦生物碱的分离与鉴定
3.2 藜芦与不同比例人参配伍前后化学成分质和量的变化
3.3 藜芦与不同比例人参配伍后藜芦生物碱吸收转运的变化
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藏花酸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转运研究[J]. 王素莲,黄荳,杨发有,黄伟,熊玉卿,夏春华,胡晓.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15)
[2]壳聚糖纳米粒对小檗碱经Caco-2细胞单层膜转运的影响研究[J]. 袁秀妍,徐慧慧,邵福平,尹登科,杨晔. 中国新药杂志. 2018(06)
[3]黄芪川芎主要有效成分配伍的转运研究[J]. 周惠芬,何昱,张宇燕,万海同,戴柳玲,杨洁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04)
[4]藜芦与人参配伍连续8周给药对大鼠心脏毒性的影响[J]. 孟浩,王宇光,肖成荣,谭洪玲,赵永红,马增春,梁乾德,汤响林,高月.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03)
[5]基于UPLC/Q-TOF-MS不同比例人参配伍藜芦增毒的物质基础及动物毒性关联性研究[J]. 杨亮,王宇光,梁乾德,刘浩生,马增春,肖成荣,谭洪玲,汤响林,张伯礼,高月. 质谱学报. 2012(05)
[6]十八反中藜芦与人参配伍化学成分变化的UPLC/Q-TOFMS研究[J]. 王宇光,王超,梁乾德,马增春,陆倍倍,肖成荣,谭洪玲,高月.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1(10)
[7]人参与藜芦配伍后人参皂苷类成分煎出量变化研究[J]. 盛伟,张语迟,王淑敏. 中国药房. 2010(15)
[8]人参与藜芦合用对CYP1A酶活性的影响[J]. 王辰允,叶旋,王宇光,马增春,洪倩,谭洪玲,肖成荣,高月.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0(02)
[9]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现代认识[J]. 唐于平,吴起成,丁安伟,段金廒.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06)
[10]人参与藜芦配伍化学成分变化的HPLC-ESI-MS与ESI-MS研究[J]. 张旭,宋凤瑞,王隶书,刘志强,刘淑莹. 化学学报. 2007(09)
博士论文
[1]外排转运蛋白和药物代谢酶在二萜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屏障的作用及其机制[D]. 叶玲.南方医科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藜芦生物碱引起小鼠脑细胞DNA损伤的构毒关系研究[D]. 张青春.河南大学 2014
[2]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文献研究[D]. 位亚丽.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650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6508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