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软肝胶囊对气滞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糖脂代谢相关酶及氧化产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06 05:38
目的:观察化瘀软肝胶囊对气滞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葡萄糖基酶、葡萄糖-6-磷酸酶、硬脂酰辅酶A1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化瘀软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SD大鼠在正常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除正常组大鼠外,模型组均采用自制高脂饲料(15%猪油+10%蛋黄粉+70%基础饲料+5%白砂糖)进行喂养,并配合绑腿刺激法及试剂干预法拟造气滞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模型组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喂养8周,并在造模开始第5周之后每天用纱布捆绑大鼠双后腿,以不损害表皮为度,使老鼠暴怒,继而与其他大鼠撕扯激斗,从而使全笼大鼠情绪暴躁不安。每日定时1次,每次刺激定时30分钟,为避免造成炎症干扰,可用0.5%的碘伏涂擦受伤部位,以预防感染及炎症干扰;并在造模第5周的周一、第6周的周三定时给造模大鼠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蛋白(BSA),浓度为50g/L,给药剂量为2.5ml/kg;在造模第6周起尾静脉缓慢注射浓度为0.1g/L的去甲肾上腺素(NE),起始剂量为每天...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NAFLD的认识
1.1 NAFLD的流行病学调查
1.2 NAFL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NAFLD的治疗与诊断
2.NAFLD中相关酶及氧化产物的变化
2.1 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对NAFLD的影响
2.2 SOD、MDA、GSH-px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2.3 GCK、G-6-P、SCD-1与NAFLD的相关性
2.4 结语
3.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
3.1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名的沿革
3.2 中医学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
3.3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辨证论治
3.4 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自拟高脂饲料
1.3 药品及试剂
1.4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动物模型建立
2.2 分组及给药
2.3 一般情况观察
2.4 实验取材
2.5 肝指数检测
2.6 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及观察
2.7 Elisa法测GCK、G-6-P、SCD-1 实验步骤
2.8 PCR检测GCK、G-6-P mRNA表达
2.8.1 提取组织总体RNA
2.8.2 RNA逆转录为cDNA
2.8.3 RT-PCR扩增
2.8.4 琼脂凝胶电泳
2.8.5 结果分析
2.9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3.2 肉眼观察大鼠肝组织外观形态
3.3 大鼠肝湿重与肝脏指数比较
3.4 肝组织匀浆检测结果
3.5 病理学组织观察
3.6 Elisa法测GCK、G-6-P、SCD-1 检测
3.7 PCR检测GCK、G-6-PmRNA表达水平
讨论
1.化瘀软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机制探讨
1.1 化瘀软肝胶囊的方药分析
1.2 化瘀软肝胶囊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2.化瘀软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代机制探讨
2.1 建立高脂饲料诱导的SD大鼠模型
2.2 化瘀软肝胶囊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中的影响
结语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独活寄生汤口服或熏蒸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MDA和GSH-Px水平的影响[J]. 崔杰,谈力欣,牛素贞,谷春芳. 江苏中医药. 2018(12)
[2]少阴固本调枢法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血清SOD、MDA、GSH-PX的影响[J]. 刘臻华,康学东,赵鲲鹏,杨丽霞,舒畅.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8(06)
[3]脂肪肝的研究进展[J]. 吴红莉,汪龙德,毛兰芳,杜晓娟,吴溪玮,吴亚娜,任培培,杨博. 中医研究. 2018(11)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J]. National Workshop on Fatty Liver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Fatty Liver Expert Committee,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传染病信息. 2018(05)
[5]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辛国,赵昕彤,黄晓巍. 吉林中医药. 2018(10)
[6]鳖甲煎丸治疗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J]. 李恒飞,鄢灯莹,徐建,陈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18(27)
[7]二陈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操电群,刘毅.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08)
[8]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J]. 高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01)
[9]山楂消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肥胖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 陈诗慧,梁绮君,胡晨鸣,余寿益,宋少英,李东彩. 时珍国医国药. 2017(12)
[10]《2017年亚太工作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南》摘译[J]. 刘应莉,张秋瓒.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12)
硕士论文
[1]基于IKKβ/NF-κB通路探讨祛湿化痰逐瘀法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机制[D]. 巫翠玲.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
[2]从氧化应激反应研究血塞通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D]. 穆柏辰.云南中医学院 2016
[3]柔肝法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性肝炎患者肝功能、MDA、NO的影响[D]. 耿睿韬.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
[4]从瘀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理论探讨及三七治疗的实验研究[D]. 吴震宇.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11171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NAFLD的认识
1.1 NAFLD的流行病学调查
1.2 NAFL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NAFLD的治疗与诊断
2.NAFLD中相关酶及氧化产物的变化
2.1 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对NAFLD的影响
2.2 SOD、MDA、GSH-px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2.3 GCK、G-6-P、SCD-1与NAFLD的相关性
2.4 结语
3.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
3.1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名的沿革
3.2 中医学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
3.3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辨证论治
3.4 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自拟高脂饲料
1.3 药品及试剂
1.4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动物模型建立
2.2 分组及给药
2.3 一般情况观察
2.4 实验取材
2.5 肝指数检测
2.6 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及观察
2.7 Elisa法测GCK、G-6-P、SCD-1 实验步骤
2.8 PCR检测GCK、G-6-P mRNA表达
2.8.1 提取组织总体RNA
2.8.2 RNA逆转录为cDNA
2.8.3 RT-PCR扩增
2.8.4 琼脂凝胶电泳
2.8.5 结果分析
2.9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3.2 肉眼观察大鼠肝组织外观形态
3.3 大鼠肝湿重与肝脏指数比较
3.4 肝组织匀浆检测结果
3.5 病理学组织观察
3.6 Elisa法测GCK、G-6-P、SCD-1 检测
3.7 PCR检测GCK、G-6-PmRNA表达水平
讨论
1.化瘀软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机制探讨
1.1 化瘀软肝胶囊的方药分析
1.2 化瘀软肝胶囊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2.化瘀软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代机制探讨
2.1 建立高脂饲料诱导的SD大鼠模型
2.2 化瘀软肝胶囊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中的影响
结语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独活寄生汤口服或熏蒸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MDA和GSH-Px水平的影响[J]. 崔杰,谈力欣,牛素贞,谷春芳. 江苏中医药. 2018(12)
[2]少阴固本调枢法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血清SOD、MDA、GSH-PX的影响[J]. 刘臻华,康学东,赵鲲鹏,杨丽霞,舒畅.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8(06)
[3]脂肪肝的研究进展[J]. 吴红莉,汪龙德,毛兰芳,杜晓娟,吴溪玮,吴亚娜,任培培,杨博. 中医研究. 2018(11)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J]. National Workshop on Fatty Liver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Fatty Liver Expert Committee,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传染病信息. 2018(05)
[5]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辛国,赵昕彤,黄晓巍. 吉林中医药. 2018(10)
[6]鳖甲煎丸治疗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J]. 李恒飞,鄢灯莹,徐建,陈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18(27)
[7]二陈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操电群,刘毅.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08)
[8]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J]. 高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01)
[9]山楂消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肥胖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 陈诗慧,梁绮君,胡晨鸣,余寿益,宋少英,李东彩. 时珍国医国药. 2017(12)
[10]《2017年亚太工作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南》摘译[J]. 刘应莉,张秋瓒.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12)
硕士论文
[1]基于IKKβ/NF-κB通路探讨祛湿化痰逐瘀法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机制[D]. 巫翠玲.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
[2]从氧化应激反应研究血塞通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D]. 穆柏辰.云南中医学院 2016
[3]柔肝法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性肝炎患者肝功能、MDA、NO的影响[D]. 耿睿韬.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
[4]从瘀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理论探讨及三七治疗的实验研究[D]. 吴震宇.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11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7111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