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12-10 23:55
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期刊中相关文献,综合阐述黄酮类化合物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其他系统等的作用,结果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神经保护、抗心肌缺血、降压、改善学习记忆、抗胃溃疡、保护生殖组织、抗炎、抗肿瘤以及降血糖等药理作用。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神经系统
2 心血管系统
3 消化系统
4 生殖系统
5 其他作用
5.1 抗肿瘤
5.2 抗菌、抗病毒
5.3 改善糖尿病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酮类化合物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 梅桂雪,孙捷,殷姝君,王晓静. 食品与药品. 2018(04)
[2]黄酮类化合物调控肿瘤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J]. 张洪,张惟郁,朱伟嵘. 中草药. 2017(24)
[3]山楂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J]. 张伟,刘建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08)
[4]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J]. 周强,王淳,李云萍,蒲文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2)
[5]杜仲总黄酮对大鼠神经源性肌萎缩的影响[J]. 陈全利,胡莉,魏玮,李三华.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06)
[6]淫羊藿总黄酮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细胞凋亡及p-P53、p-P38表达的影响[J]. 宋来新,赵海霞,袁丁,王拥军,张长城. 中药材. 2016(10)
[7]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J]. 刘惠娟,包勇,杨永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6(10)
[8]枳实黄酮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研究[J]. 谢薇,刘广超. 中国处方药. 2016(10)
[9]黄酮类化合物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陈钱,陈长军,候爽,叶小强,林峰,黄成然,陈凯,沈楠.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6(03)
[10]杜仲叶总黄酮降血压作用的研究[J]. 雷燕妮,张小斌. 陕西农业科学. 2016(05)
博士论文
[1]5-羟基多甲氧基黄酮抗结肠癌活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邱培菊.中国海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17750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神经系统
2 心血管系统
3 消化系统
4 生殖系统
5 其他作用
5.1 抗肿瘤
5.2 抗菌、抗病毒
5.3 改善糖尿病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酮类化合物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 梅桂雪,孙捷,殷姝君,王晓静. 食品与药品. 2018(04)
[2]黄酮类化合物调控肿瘤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J]. 张洪,张惟郁,朱伟嵘. 中草药. 2017(24)
[3]山楂黄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J]. 张伟,刘建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08)
[4]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J]. 周强,王淳,李云萍,蒲文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2)
[5]杜仲总黄酮对大鼠神经源性肌萎缩的影响[J]. 陈全利,胡莉,魏玮,李三华.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06)
[6]淫羊藿总黄酮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细胞凋亡及p-P53、p-P38表达的影响[J]. 宋来新,赵海霞,袁丁,王拥军,张长城. 中药材. 2016(10)
[7]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J]. 刘惠娟,包勇,杨永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6(10)
[8]枳实黄酮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研究[J]. 谢薇,刘广超. 中国处方药. 2016(10)
[9]黄酮类化合物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陈钱,陈长军,候爽,叶小强,林峰,黄成然,陈凯,沈楠.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6(03)
[10]杜仲叶总黄酮降血压作用的研究[J]. 雷燕妮,张小斌. 陕西农业科学. 2016(05)
博士论文
[1]5-羟基多甲氧基黄酮抗结肠癌活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邱培菊.中国海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17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7177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