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基于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抗包虫中药单体筛选及治疗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25 12:23
  目的:包虫病的治疗目前以苯并咪唑类药物为主,阿苯达唑是国际公认最有效的抗包虫药物,但由于阿苯达唑治疗周期长(6个月以上),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新的有效抗包虫药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实验研究基于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通过目前临床推荐使用的有效抗包虫药物与包虫β-tubulin结合能,验证抗包虫药物与包虫β-tubulin结合能的大小与对包虫的治疗效果是否正相关,进一步验证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在抗包虫药物筛选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而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抗包虫的中药单体。随后通过体外实验,验证所筛选出的中药单体实际抗包虫效果,并从细胞毒性实验方面进一步筛选未来可能进入临床应用的药物。方法:利用Schrodinger 9.3.5软件对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计算机同源建模,用Schrodinger 9.3.5软件分子对接验证苯并咪唑类药物,用AutoDock软件分子对接筛选中药单体的筛选。通过已筛选苯并咪唑类药物和中药单体处理体外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观察原头节形态学变化及计算死亡率。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检测药物处理原头节培养液碱性磷酸酶活性,Western ...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包虫病
        1.1.1 囊型包虫病
        1.1.2 泡型包虫病
    1.2 包虫病的治疗
        1.2.1 外科手术治疗
        1.2.2 西药治疗
        1.2.3 中药治疗
        1.2.4 中西药联合治疗
    1.3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
        1.3.1 分子对接技术
        1.3.2 分子对接技术原理
        1.3.3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筛选中的应用
    1.4 微管蛋白
        1.4.1 微管蛋白的结构和作用
        1.4.2 药物的靶蛋白——微管蛋白
        1.4.3 抗寄生虫药苯并咪唑类药物与微管蛋白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对抗包虫药物的筛选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计算机同源建模
        2.2.2 并苯咪唑类药物与细粒棘球绦虫β-Tublin蛋白分子对接的验证..
        2.2.3 中药单体与细粒棘球绦虫β-Tublin蛋白分子对接的筛选
    2.3 实验结果
        2.3.1 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三维结构模型
        2.3.2 计算机模拟验证苯并咪唑类药物与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分子对接
        2.3.3 计算机模拟对接示意图
        2.3.4 计算机模拟筛选中药单体库与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分子对接.
    2.4 讨论
        2.4.1 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计算机同源建模
        2.4.2 苯并咪唑药物与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模型分子对接的验证
        2.4.3 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与β-tubulin结合的中药单体
第三章 分子对接验证苯并咪唑类药物与筛选中药单体体外抗原头蚴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
        3.1.2 阿苯达唑亚砜对映体拆分试剂
        3.1.3 药物配置
        3.1.4 主要试剂
        3.1.5 主要仪器及设备
        3.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阿苯达唑亚砜对映体拆分
        3.2.2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培养
        3.2.3 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3.2.4 Westernbloting检测原头节β-TublinmRNA的表达
        3.2.5 qPCR检测原头节β-TublinmRNA的含量
        3.2.6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阿苯达唑亚砜拆分
        3.3.2 苯并咪唑类药物体外抗包虫的观察
        3.3.3 苯并咪唑类药物对原头节的抑制率
        3.3.4 并苯咪唑类药物对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3.3.5 并苯咪唑类药物对原头节β-Tublin蛋白表达的影响
        3.3.6 并苯咪唑类药物对包虫β-TublinmRNA表达的影响
        3.3.7 中药单体体外抗包虫的观察
        3.3.8 中药单体对原头节的抑制率
        3.3.9 中药单体对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3.3.10 中药单体对包虫β-Tublin蛋白表达的影响
        3.3.11 中药单体对包虫β-TublinmRNA表达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体外药物处理原头节的实验研究
        3.4.2 分子对接技术验证苯并咪唑类药物体外抗包虫的实验研究
        3.4.3 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中药单体体外抗包虫的实验研究
第四章 阿苯达唑亚砜与中药单体的细胞毒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HepG2细胞
        4.1.2 药物配置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4.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培养
        4.2.2 实验分组
        4.2.3 HepG2细胞增殖的检测
        4.2.4 HepG2细胞周期影响的检测
        4.2.5 HepG2细胞早期凋亡的检测
        4.2.6 Westernblot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
        4.2.7 qPCR检测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mRNA的含量
        4.2.8 细胞免疫荧光检测HepG2细胞的微管形成
        4.2.10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4.3.2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形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4.3.3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4.3.4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4.3.5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3.6 阿苯达唑亚砜及对映体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4.3.7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细胞微管的影响
        4.3.8 中药单体PFM和NIP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4.3.9 中药单体PFM和NIP对HepG2细胞凋亡及其形态的影响
        4.3.10 中药单体PFM与NIP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4.3.11 中药单体PFM与NIP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4.3.12 中药单体PFM与NIP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4.3.13 中药单体PFM和NIP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mRNA的影响
        4.3.14 中药单体PFM与NIP对HepG2细胞微管的影响
    4.4 讨论
        4.4.1 细胞毒性实验
        4.4.2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细胞毒性实验
        4.4.3 中药单体PFM、NIP细胞毒性实验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本文编号:3875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875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3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