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0-16 22:38

  本文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中医病机 辨证治疗 导师经验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多种因素参与的漫长复杂过程,在青少年时期即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其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的大中型动脉,引起不同程度的血管管腔狭窄和堵塞,使受阻动脉远端缺血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甚至斑块破裂继发动脉粥样血栓形成,引发严重临床事件,大量研究已证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不仅取决于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大多数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不明显,狭窄程度都小于50%,更重要的是斑块本身的性质是否稳定,是否有血栓形成等继发病变。自从1999年ROSS提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学说”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各个环节,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脂质沉积,促进了泡沫细胞的形成和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在多个疾病过程中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并且是斑块不稳定的关键因素,在斑块纤维帽的降解、血管重塑、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等多环节发挥了促不稳定的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研究影响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因素及机制,寻找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策略和方法对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致残致死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治疗已取得一定成绩,中医注重整体调节身体机能,从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全面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方面具有潜在的疗效优势。随着对炎症机制的深入研究,中医也产生了新的理论指导探索实践。本文就近年来学者们进行的不稳定斑块的基础研究,影响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因素及斑块易损机制的研究、预示斑块易损的血清学标志及检测的研究、诊断和治疗等研究成果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发展、辨证治疗研究及从“瘀毒”论治的探索新思路的作一综述;并在最后总结了导师姜良铎教授从毒论理,从通论治,在“排毒解毒调补法”原则的指导下,应用角药组合结合辨识状态,达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打通管道,排出毒素”的作用。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中医病机 辨证治疗 导师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543
【目录】:
  • 目录3-7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9
  • 英文缩略词9-11
  • 综述一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西医研究进展11-35
  • 1 易损斑块的概念由来、组织学及病理学特征11-12
  • 1.1 易损斑块的概念由来11-12
  • 1.2 易损斑块的组织学特征及病理学特征12
  • 2 易损斑块的易损机制12-17
  • 2.1 易损斑块的自身原因12-16
  • 2.1.1 薄纤维帽13
  • 2.1.2 大脂核13
  • 2.1.3 活跃的炎症及免疫反应13-14
  • 2.1.4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14
  • 2.1.5 血管重塑14-15
  • 2.1.6 斑块内的新生血管15-16
  • 2.2 易损斑块的外部原因16-17
  • 2.2.1 血流动力学异常16-17
  • 2.2.2 血流成分异常17
  • 3 预示斑块易损的血清学标志物17-22
  • 3.1 C反应蛋白17-18
  • 3.2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8-19
  • 3.3 白细胞介素19-20
  • 3.3.1 IL-619
  • 3.3.2 IL-1819-20
  • 3.4 基质金属蛋白酶20-21
  • 3.5 核因子-kappaB21
  • 3.6 免疫调控信号通路CD40/CD4OL21-22
  • 4 易损斑块的检测技术22-23
  • 5 易损斑块的诊断标准23-24
  • 5.1 易损斑块的病理鉴定标准(尸检)23
  • 5.2 整体状态下易损斑块的鉴定标准23-24
  • 6 易损斑块的干预24-26
  • 6.1 一般性干预24
  • 6.2 药物干预24-26
  • 6.2.1 他汀类24-25
  • 6.2.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25
  • 6.2.3 β受体阻滞剂25
  • 6.2.4 抗凝剂及抗血小板制剂25
  • 6.2.5 抗氧化剂25-26
  • 6.3 介入治疗26
  • 6.4 基因治疗26
  • 7 易损患者的危险评估26
  • 8 展望26-27
  • 参考文献27-35
  • 综述二 中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病机及辨证治疗的研究进展35-51
  • 1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中医命名35
  • 2 中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病理实体的认识发展35-36
  • 3 中国古代文献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论述36-40
  • 3.1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实体36-37
  • 3.1.1 痰36-37
  • 3.1.2 瘀37
  • 3.1.3 痰瘀关系37
  • 3.1.4 毒37
  • 3.2 动脉粥样硬化与气血37-38
  • 3.2.1 气37-38
  • 3.2.2 血38
  • 3.2.3 气血关系38
  • 3.3 动脉粥样硬化与五脏38-39
  • 3.3.1 心38
  • 3.3.2 肝38
  • 3.3.3 脾38-39
  • 3.3.4 肺39
  • 3.3.5 肾39
  • 3.4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39-40
  • 3.4.1 形体、饮食、劳逸39
  • 3.4.2 外邪39-40
  • 3.4.3 情志40
  • 3.4.4 虚40
  • 4 中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病机的总体认识40-41
  • 5 其他理论41-42
  • 5.1 络病学说与动脉粥样硬化41-42
  • 5.1.1 "脉络-血管系统病"41
  • 5.1.2 "络道亢变"与新生血管41-42
  • 5.2 以"外科瘤痈"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2
  • 6 中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辨证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42-46
  • 6.1 补肝肾活血法42-43
  • 6.2 益气健脾化痰法43
  • 6.3 温阳益心法43
  • 6.4 活血化瘀法43-44
  • 6.5 痰瘀同治法44-45
  • 6.6 清热解毒法45
  • 6.7 活血解毒法45-46
  • 7 思考46-47
  • 8 导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经验47-51
  • 8.1 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体辨治47-48
  • 8.1.1 从毒论理47
  • 8.1.2 通则不病,病则不通47-48
  • 8.1.3 从通论治新思路48
  • 8.2 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病理状态48
  • 8.3 动脉粥样硬化的角药配伍治疗48-51
  • 8.3.1 角药配伍理论基础与从状态论治48-49
  • 8.3.2 角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应用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7
  • 个人简历5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敏;姜黄属中药及姜黄素活血化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献整理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5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045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9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