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4 00:32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西医联合用药 脑梗死 肺部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摘要】:目的了解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为中医院脑病科病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脑病科收治的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231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0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手段,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咳嗽、咳痰液、发热、湿Up音的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0.485、0.619、0.449、0.540,P0.05),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的CD4+和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治疗前(t=0.656、0.570,P0.05);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的CD4+和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显著低于治疗前(t=0.479、0.619、0.653,P0.05);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的CD4+和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0.607、0.524,P0.05);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8%,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56,P0.05);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7.6%,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
【关键词】中西医联合用药 脑梗死 肺部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基金】: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基金资助项目(ZY20133004)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脑病,发病后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临床预后,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是原发疾病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作为脑病科医院感染的常见情形,部分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犹春跃;张平;赵洪新;李刚;;脑梗死院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7期

2 刘菁菁;张菁;贺茂林;;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9期

3 景莉;范开华;王晓蕙;蒋燕;周倩;;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33例病原学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0年46期

4 蒋中平;;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16期

5 单彩云;尚美玲;吕素芹;;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1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民;;88例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3年09期

2 包玉梅;达尔罕;赵燕平;;早期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S2期

3 刘培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冯泉;叶国辉;陈景红;;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内科;2014年03期

5 陈琨;熊建琼;张瑜;向海燕;熊敏;;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15期

6 何改平;张彬;;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J];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14期

7 凌小林;;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07期

8 刘玉梅;张中彦;李禾禾;;老年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16期

9 姚东陂;张锦丽;;脑梗死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3年11期

10 彭伟;杨志强;周永涛;;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得民;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明理;急性脑梗死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克亮;;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及其对死亡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年04期

2 陈晓英;;呼吸内科病房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9年12期

3 梁聪美;;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2期

4 胡海芳;;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6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3期

5 屈新华;王玮;;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30例临床分析及防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3期

6 王艳丽;;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0年11期

7 胡付品;叶信予;吴培澄;吴n\;朱德妹;汪复;;2005年上海华山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年04期

8 马维勇;;慢支病人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7年01期

9 孟秀清;王洪涛;;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3期

10 陈雪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肺部细菌性感染的优化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云;张美霞;王沛;赵雅朴;;红细胞粘附分子在肺部感染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通讯;2001年02期

2 刘新宏,王蒙,官功昌,陈新义,何桂英,贺广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2年09期

3 陈玉玲,卢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年02期

4 张峙,叶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获得性肺部感染46例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2年03期

5 诸葛海鸿,孙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年03期

6 高立,戈友玲;70例次老年病人院内肺部感染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2年01期

7 王学荣,梁慧,韦爱坚;264例老年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尚建中,秦守杰;老年院内木糖氧化产碱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年10期

9 张杰,王辰;肺部感染细菌耐药现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01期

10 张孔;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致肺部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曼莉;;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陈秋美;;83例高龄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调查[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3 杨运旗;孙兰英;;肺部感染诱发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分析[A];贵州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汇编[C];2007年

4 黄晓英;徐建如;韩旭东;王亚东;张素燕;任轲;;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邹毅;管晓峰;黄淑玉;晏益民;;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住院患者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颜春松;万玲玲;;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型受体-1在肺部感染的诊断意义[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徐月妹;;重症肺炎肺部感染严重程度与患者肾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8 杨淑蓉;贾会学;李六亿;;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9 邵冰;徐西琳;熊维宁;熊盛道;;重组白介素-17蛋白对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急性肺部感染的干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阮惠芬;;急诊肺部感染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探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崔玉艳;天冷老年人要防肺部感染[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2 记者 于大波;曼德拉被确诊患有肺部感染[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3 受访专家: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 师谭杰 采写: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庄文斌 吴军亮;老人“发蔫”应排查肺部感染[N];广东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t,

本文编号:1086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086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