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不同临床效果比较。方法:文章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诊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入院后经系统检查,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即观察组行中药加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行单纯西药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估、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IL-6、TNF-α)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医师通过门诊复查方式对所有患者行12~36个月随访,平均(24.69±7.15)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IL-6、TNF-α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胃镜检查示治疗后较治疗前变化显著,值得临床医师广泛应用。
【作者单位】: 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效果
【分类号】:R573.3
【正文快照】: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原因较多,目前临床医学研究者对于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主要变化为胃部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炎症反应后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西药治疗虽然可以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很少能从根本上将其治愈,且西药不良反应较大,长期服用后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柯莹玲;单兆伟;;5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病因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2期
2 曾勇;;六君子汤合四逆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3 刘华一;杨阔;;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09期
4 高东五;刘小卫;陈万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年10期
5 胡水勋;林桂廷;方润龙;林慈东;林乙明;;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年03期
6 张清;陈璐;石强;石铖;钟伟兵;;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秀梅;王玉芳;耿丽萍;左连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COX-2和P-gp表达与胃癌发生[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1期
2 荣芳;侯恒;王勇;王满贵;李丽芬;;热休克蛋白27和三叶因子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9年05期
3 荣芳;王勇;王满贵;侯恒;李丽芬;;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癌变·畸变·突变;2010年04期
4 徐升;刘敏琪;;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6期
5 吴正祥,张明黎,解丽,王巧民;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血浆一氧化氮及食管动力的影响[J];安徽医学;2005年02期
6 褚衍六;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研究现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7 章小平;查安生;石美雅;邹晓华;;健胃冲剂治疗湿热证慢性胃炎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赖少清,王国清;贲门不同位点癌前病变情况调查[J];癌症;2001年03期
9 赖少清,王国清;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居民贲门癌前病变情况的调查[J];癌症;2001年05期
10 赖少清,王国清;贲门粘膜癌癌前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癌症;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红平;高原;;儿童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胃镜分析[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2 夏瑾瑜;周耀勇;赵友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HBV、HP感染与肝胃不和证关系的探讨[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王忆勤;郎庆波;李果刚;何新慧;何建成;颜新;庄燕鸿;叶进;郭永洁;陆雄;李福凤;赵立宇;王惠芳;李靖;;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完善慢性胃炎湿证辨证标准的研究[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赵立宇;褚惠民;李福凤;杨涛;徐贵华;燕海霞;姚笛;;慢性胃炎胃镜、病理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傅昌格;;资生丸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6 张道敬;;电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SOD、LPO含量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忆勤;付晶晶;陆雄;何建成;庄燕鸿;李果刚;姚笛;;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舌脉象客观化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付晶晶;王忆勤;陆雄;何建成;李福凤;庄燕鸿;李果刚;姚笛;;慢性胃炎中医湿证治疗前后舌象参数变化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锦芳;周媛;;慢性萎缩性胃炎湿热蕴脾证胃粘膜分泌TNF-α、IL-1β、sIgA水平的研究[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相宏杰;芪莲舒痞方影响Syk、Survivin、p53表达的实验研究及其治疗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申载薰;芪莲舒痞颗粒影响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DNA含量及NF-κB表达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姿慧;健脾化湿法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水通道蛋白3、4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魏玉霞;慢性萎缩性胃炎近10年中医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张瑞星;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在健康人中的表现及反流物成分的致病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6 吴道宏;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多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7 梅武轩;脾主运化水液与胃粘膜水通道蛋白3、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马剑颖;脾胃湿热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关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李合国;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COX-2、细胞凋亡的关系及清浊安中汤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张玉峰;慢性胃炎细胞凋亡基因表达与部分证型相关性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晶;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11年
2 金秉俊;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张勇;胃肠宁对肝郁胃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赵静;六君子加味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萎缩性胃炎胃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林丽云;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陈艳哲;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曹鹏飞;英连金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袁方;益气化瘀解毒方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胡淑琴;温胃消萎汤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林熠娟;清胆平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旭;徐珊;;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尹光耀,陈一,张武宁;胃康复冲剂对慢性胃炎脾虚证胃黏膜癌前病变病理生理学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5期
3 郭爱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12年02期
4 石爱华;;电热针结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年03期
5 林晓成;;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概况[J];河北中医;2009年05期
6 程冕;陈亮;史有松;;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J];淮海医药;2008年02期
7 李仲禧;;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年06期
8 聂小丽;;王国斌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摭拾[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张芸;;脉冲毫米波经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许宝才;;李春婷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中医学报;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沈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2例[J];陕西中医;2001年04期
2 刘岩,刘亮,刘惠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1年05期
3 郭青珍,侯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山西临床医药;2001年01期
4 朱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5例[J];铁道医学;2001年02期
5 董希俊 ,侯清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J];临床医学;2003年08期
6 冯秋玲 ,尹景彩;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4年11期
7 郭金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韩国征;蔡钢;;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08年08期
9 李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10期
10 段明毅;张晓松;李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8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万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2例疗效观察[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2 毕克坤;李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郑宏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夏振信;万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王敏;;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治疗[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夏振信;万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刘友章;欧志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张凤武;张燕宁;夏吴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96例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凤武;张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96例临床观察(摘要)[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王汝新;牛华珍;;温阳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92例疗效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胃宁和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达93.1%[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胃灵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自拟“玉竹黄精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消化系统疾病专辑[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本文编号:1112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112299.html